建設路四大金剛只剩SM錦悅,值得等嗎?你品,你細品!

最近成都樓市有個奇怪的現象。一方面,大牌房企頻繁高調高地,甚至刷新地價,引發市場高度關注。另一方面,許多賴在主城核心區的老盤,久久不推新,不知道放了購房者多少次鴿子。


比如,建設路四大金剛之一——SM錦悅。朗基城賣完了,首創天禧68開了幾次盤了,連太陽公元都推盤了,這個樓盤就是不開。


建設路四大金剛只剩SM錦悅,值得等嗎?你品,你細品!


有業內人士表示,對樓盤價格有較高的期待,是SM錦悅“鴿”大家的主要原因。此前有媒體報道,SM錦悅大約是在2001年以每平米幾百塊錢的價錢拿下的32畝地塊。再看看同是“金剛”的太陽公元,4000多地價,最新房源賣到27700元/平米的均價。好奇SM錦悅的心裡預期價格是多少,到現在也不願意推盤。


畢竟,這是一個產品更新換代的時代,購房者對居住體驗和物業服務都極為看重。SM錦悅拖得越久,所處的地位就越尷尬,產品可能越難滿足當下的居住需求。


除了被放鴿子的購房者不滿,部分SM錦悅的準業主也對該樓盤很有意見。


01

延遲交房引發業主不滿

成華區建設局:不具備交房條件


2017年6月,SM錦悅推出一批次房源318套,合同約定交房時間為2019年12月31日。


但是,截止目前,項目並未交房。部分購房者在“地方領導留言板”上多次投訴“SM錦悅無故延期半年交房,拒不交房”。


對此,成都市成華區委辦公室給出的回覆是:“由於1棟和7棟清水房住宅暫不具備交房條件,開發企業於2019年12月23日向購房者發出延期交付通知書,暫定於2020年6月30日前交付。”


根據成都住建局的回覆,該項目的竣工報告、消防報告、附屬設施都存在問題,導致房源不具備交房條件。


建設路四大金剛只剩SM錦悅,值得等嗎?你品,你細品!


2020年1月3日,開發商給出回覆,給予每戶業主6個月的物業費,作為延期交房的補償。


但仍舊引發了業主的強烈不滿。有業主表示,衝著建設路小學等優質的教育資源才購買了SM錦悅。可目前由於開發商自己的原因,造成無法交房,孩子落不了戶,嚴重影響上學問題。


有購房者甚至吐槽,躲過了“爛尾樓”,躲過了“捂盤”。可自家樓盤熬成了“現房”,結果又延期交房。買了幾年的房子,就是住不進去!


02

產品難以滿足當下需求


2006年,SM集團旗下房產公司在成都打造了大型綜合購物中心——SM城市廣場。


SM錦悅是SM集團在中國打造的第一個住宅產品,佔地僅僅32畝,容積率4.7,主力戶型為70-120平米,涵蓋剛需改善客群。事實上,項目享受的建設路配套才是最大賣點,產品本身槽點卻不少。


建設路四大金剛只剩SM錦悅,值得等嗎?你品,你細品!


部分戶型居住體驗感欠缺。以70.99平米套二戶型為例,該戶型呈現奇怪的T字形佈局,打開門整個戶型的內部空間被一覽無餘的展示出來,幾乎沒有私密性可言。同時,該戶型的飯廳沒有窗戶,極大影響通風和採光。部分戶型還存在,陽光空間佈局較小、動靜分區混亂、衛生間門與次臥門正對等問題。


中庭被擠壓。不到40畝的高密度迷你盤,小區公共空間可以說基本沒有。疫情過後,人們對社區的環境要求比以前更高。而SM錦悅這個盤,多個業主在小區裡散步,怕是一不小心就“打堆堆”。另外,品質有所欠缺的樓盤,在後期可能會有許多的租戶。面對嘈雜的各種人群、小區里人來人往的情況,業主的居住品質將受到較大的影響。


部分產品難以滿足改善需求。據瞭解,項目即將推出近400套房源。90平米以上的改善戶型房源將達到100多套。也就是說,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客群都是首改客戶。另外,裝修標準有新風系統和中央空調,品牌多為美的、科勒、歐派、方太、三雄極光等,屬於中高端產品的裝修方案。而改善客群面對這樣的產品是很尷尬的。樓盤中庭幾乎沒有,但是裝修等方面又想吸引改善客群。高不成低不就,與其買迷你盤,不如去主城其他核心區域選擇品質更好的項目。


物業服務、樓盤質量存在不確定因素。該項目是SM集團在成都的最後一個項目了。此外,該房企在成都沒有其他住宅項目,購房者很難對樓盤品質有個預期。再者,一期準業主針對延遲交房產生了很大的不滿。你品,你細品。


03

地產下半場

產品力和物業服務達到均好才是王道


地產下半場,產品力和物業服務達到均好才是王道才是吸引購房者的制勝法寶。吃”行情“紅利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項目各方面的均好性才能讓樓盤達到更好的溢價。這個高溢價直接體現在樓盤價格,以及後期二手房價格上。


比如,南京的蘇寧某樓盤與仁恆某樓盤,僅一街之隔,房價最高差2.7萬/平米!


2009年7月,仁恆項目一期迎來首開,當時折後均價15000元/平米;2016年11月2日,仁恆項目四期加推,均價45000元/平米,房價上漲3倍,宣告收官。


建設路四大金剛只剩SM錦悅,值得等嗎?你品,你細品!

南京仁恆某樓盤實景


仁恆項目二手房掛牌均價在5.6-6.6萬元/平米之間。其中,項目的四期,曾經有中介稱成交價高達8.82萬元/平米。


蘇寧項目,2012年10月首次開盤,均價約3萬元/平米;到2016年5月,所有房源賣完收官時,均價仍為3萬元/平米。


小區的二手房掛牌均價為3.9萬元/平米。相比大街對面的仁恆項目,價格相差了1.7萬-2.7萬/平米之多。


有業主表示,小區環境和戶型設計,是兩個樓盤價格較大的原因。


仁恆樓盤的項目體量比較大,小區環境舒適度強,物業、產品等口碑一直較好;蘇寧樓盤小區內部景觀發揮空間小,業主休閒空間受限。從容積率來對比,蘇寧樓盤為3.5,相對仁恆樓盤的2.79來說,相對高一些,因此在居住的舒適度上會比較低。戶型方面,蘇寧項目為了儘可能滿足觀景的需求,將陽臺全部設置成了圓弧形,這樣的設計使得戶型的利用率大大降低。背後暗含的死角的浪費空間,十分可惜。


再比如,北京的宋家莊板塊。作為北京地鐵中三個三線換乘的車站之一,人流量比較多。附近的樓盤由於小區環境、產品力和物業服務的差距,導致不同樓盤房價可以相差一倍。


豪宅項目魯能某樓盤,當時均價約85000元/平米。與其一街之隔的紅獅某樓盤屬於限價房,當時均價在43000元/平米左右。周邊的鑫兆項目屬於普通商品房,在當時的均價為44000元/平米左右。


可以看到,好的小區環境、居住體驗感、物業服務,在後期對於房子的價值空間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一方面,產品各方面的均好性,給業主提供好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好的房子也是優質資產的體現。所以,當下買房,一定要有長遠眼光,避免貪小便宜吃大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