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臉支付 銀聯商務“藍鯨”入場

導讀:

刷臉支付的戰局越發有意思了。

銀聯商務對外發布了其人臉支付終端“全民付藍鯨”,簡稱“藍鯨”。

支付國家隊銀聯商務

順應時代發展潮流

基於央行金融安全標準

重磅打造刷臉付神器

「全民付藍鯨」

(以下簡稱:藍鯨)

刷臉支付 銀聯商務“藍鯨”入場

刷臉支付 銀聯商務“藍鯨”入場

刷臉支付 銀聯商務“藍鯨”入場

銀聯商務的“藍鯨”

以動物為代號,大家是否聞到一股熟悉的味道,支付寶的輕量級人臉支付終端代號“蜻蜓”,主要是由於蜻蜓的複眼有點像人臉支付終端裡面的攝像頭。而微信支付同類產品的代號是“青蛙”,藍鯨被認為是已知的地球上生存過的體積最大的動物,長可達33米,重達181噸。或許銀聯商務想做點“大”的事,鯨吞行業?

據瞭解,銀聯商務的“藍鯨”只擁有一個攝像頭模組,便支持微信和銀聯的人臉支付。

刷臉支付 銀聯商務“藍鯨”入場

消費者在進行人臉支付時,先選擇銀聯還是微信的人臉支付,隨後按照各自的相應流程進行操作。如選擇銀聯,則進行支付口令的輸入,微信則是輸入手機號。

在銀聯發佈“刷臉付”時,其原則便是“共建互利共贏”。

  1. 微信支付的刷臉支付攝像頭都是華捷艾米提供,攝像頭算法為騰訊優圖,
  2. 銀聯的刷臉付產品是聯合產業鏈各方合作推出,包括雲從、依圖、商湯、曠視、奧比中光等。
  3. 支付寶採用了螞里奧的攝像頭,攝像頭算法是百度。

銀聯的“刷臉付”兼容目前主流的攝像頭及算法。也就是說,只要微信支付和支付寶願意,銀聯“刷臉付”都可以與二者完美實現聚合,技術在不存在問題。

當然,微信與支付寶之間,聚合仍然是比較困難的。從上面可以看出微信支付採用了華捷艾米攝像頭,攝像頭算法為優圖,而支付寶採用了螞里奧的攝像頭,攝像頭算法是百度。二者之間的聚合,單一攝像頭實現比較困難。

此外,對於與微信支付的聚合,支付寶快消零售業務負責人鋒笙在接受採訪時也曾表示,“算法、通道和數據都不盡相同,因此短期內出現聚合的可能性不大。” 但對於商戶來說,擺放兩臺人臉支付終端成本太高,聚合需求是非常大的。

未來,主流人臉支付產品可能是微信支付、支付寶、微信支付 銀聯、支付寶 銀聯、所以理論上來說,“藍鯨”不僅僅是可以讓微信支付和銀聯的人臉支付聚合,還可以讓支付寶與銀聯的人臉支付聚合。前提是,支付寶首肯。

不過就目前“藍鯨”將銀聯和微信支付的人臉支付聚合,已經有許多讓人聯想的空間。

能夠聚合微信支付的人臉支付,“藍鯨”必然是獲得了微信支付的允許。而銀聯商務與銀聯之間的密切關係,不禁讓人聯想。

刷臉支付 銀聯商務“藍鯨”入場

一週前,支付寶“新商業新生態”大會上,支付寶對外宣佈將推出支付寶合作伙伴成長計劃,從政策、創新、能力、人才與大阿里生態打通等五方面入手助力支付服務商完成數字化轉型,共建繁榮、健康、多贏的數字化經營生態。

支付寶所指數字化經營生態目前是基於刷臉支付IoT設備上的。

支付寶從來沒有將刷臉支付產品看做是一臺收單工具,而是將其定位為“商戶數字化經營平臺”,在提供支付服務的同時藉助阿里經濟體的勢能推進商戶數字化轉型。基於這樣的立場,支付寶顯然是希望商戶端使用“蜻蜓”系列產品而非“寄人籬下”。在刷臉支付的推廣上,支付寶以近乎“激進”的姿態牢牢站穩頭把交椅。微信支付雖然緊隨其後,但是擅長to C的微信面對擅長to B的支付寶而言,微信刷臉付始終沒有像此前掃碼支付的勢如破竹。

在人臉支付這件事上,支付寶有絕對的領先優勢。其產業鏈更加成熟,攝像頭廠商螞里奧、AI算法廠商商湯及曠視、終端廠商商米都有阿里系的資本投資背景。此外,早在2014年,支付寶便已經開始研發人臉支付,其技術實力和產業認知更強。

當然,縱使微信支付與銀聯結盟,畢竟是兩套人臉支付體系,賬戶不同。對於用戶來說,即使聚合也要面臨何種支付方式的選擇。

對於微信支付來說,其人臉支付方式更加便捷,只需要輸入手機號,多次使用之後,甚至只需要輸入手機尾號或者不需要輸入,既可完成支付,而銀聯“刷臉付”需要輸入6位數支付口令。從便捷的角度來看,微信支付更有優勢,且微信作為國民級App,比銀聯更有用戶基礎。 刷臉設備是銀聯商務在向商戶端推廣,刷臉支付服務由銀聯和微信支付共同提供。在這樣的業態下,微信支付可以獲得什麼呢?顯然是渠道拓展能力。微信強大的產品能力加上以銀聯商務為代表的線下收單機構強大的地推能力,必然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將“微信刷臉付”推向終端商戶,實現彎道超車。

隨著三大巨頭的相繼入局,刷臉支付行業已經呈現出三足鼎立的局面,可以預見的是,在未來,隨著刷臉支付市場的進一步擴大,更多的人會享受到刷臉支付的紅利,刷臉支付行業勢必迎來新的發展高潮,期待刷臉支付帶給我們更多的驚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