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誤解千年的《道德經》出土,揭開歷史,原來我們連名字都叫錯了

《道德經》是春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所著,雖然正文只有短短五千字左右的內容,但是囊括萬千,包含修身、齊家、治國等內容,貫穿老子的人生哲理。

《道德經》被譽為是萬經之王,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佈量最多的文化名。被稱之為是中國古代超級智慧,偉大的東方哲學,中國至今的智慧思想都無法超越。

被誤解千年的《道德經》出土,揭開歷史,原來我們連名字都叫錯了

在1993年,挖掘出了戰國時期的竹簡,距離老子生活的年代有了一百多年,這是真正的歷史。從這些都可以看出,後世的道德經有了很大的改變。

原版的是至虛,極也;守情,表也,後世的版本將情改為了靜。別看只是一字之差,意思卻有很大的差別。

真正的大道,歸根結底都是一個情字,並不是安靜。有了隨風而去的真性情,才能夠活的很灑脫。

被誤解千年的《道德經》出土,揭開歷史,原來我們連名字都叫錯了

因為內容發生了變化,所以現在的專家也是根據變化後的道德經,去理解和詮釋的,結果還硬生生的將道德經和儒家學說扯上了關係。

從出土的原版經典來看,道德經和儒家確實是沒什麼關係。自從原版的道德經曝光之後,專家們爭相拜讀,才知道以前誤解了老子的很多思想,果然,原版的道德經多了些人情味。

被誤解千年的《道德經》出土,揭開歷史,原來我們連名字都叫錯了

當時參與挖掘馬王堆古墓的專家侯良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到:《道德經》傳了上千年,但實際上我們把名字也讀錯了上千年。

《道德經》在挖掘的過程中其實是《德道經》,德經在道經前,但是千百年來以訛傳訛,再加上內容打亂,我們誤解了老子的原意。

被誤解千年的《道德經》出土,揭開歷史,原來我們連名字都叫錯了

在內容上,帛書《德道經》和通行版《道德經》有個別的差異,雖然數量少,但是卻對章節的意思的理解完全不同,所謂“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如通行版中的“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中的“則取大國”在帛書版中為“則取於大國”,少一個“於”字,意思完全不同。

被誤解千年的《道德經》出土,揭開歷史,原來我們連名字都叫錯了

《道德經》中藏著很多關於宇宙人生的秘密,甚至還有初期的相對論思想,這五千多字實際上是老子的從政主張。

西方很多的學者至今還在研究這五千字的內容,但是由於文化的差異,他們永遠不會明白我們的古聖先哲他們的思想智慧和傳統結晶。

被誤解千年的《道德經》出土,揭開歷史,原來我們連名字都叫錯了

《道德經》原版字字珠璣,但是一般人是看不懂的。

因此建議大家讀一讀這一套道德經白話文版,它裡面不僅僅是通俗易懂的白話文,還帶著很多道德經裡面的故事,並且全書配有600多張豐富的彩圖。

我們大人在看的同時,還可以讓孩子一起看,讓孩子們從小接受國學文化,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的薰陶。

被誤解千年的《道德經》出土,揭開歷史,原來我們連名字都叫錯了

學習道德經,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重新梳理自己的思維方式,提升自己人生的領導力,任何一個認真對待生活的人都應該讀一讀道德經,“一以貫之”,每一個人都應該做自己的領導者。

馬雲行商數十載,工作包裡總是放著幾本書,這幾本書總會不斷更換,但是唯獨一本《道德經》,一直都在。

被誤解千年的《道德經》出土,揭開歷史,原來我們連名字都叫錯了

馬雲有一次看《道德經》時突然很興奮地說:“哎呀!這哪是我在讀老子,明明是老子在讀我,而且他讀到了我內心的最深處。

一套《道德經》收藏版只需要68塊錢,不管你是自己看還是當禮物送給別人,都非常合適!

被誤解千年的《道德經》出土,揭開歷史,原來我們連名字都叫錯了

只要靜下心來看完,相信都會對你們的人生產生積極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