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康認賊作父,是逼不得已,還是心甘情願?

提到楊康,大家首先想到的便是認賊作父,貪慕虛榮。

楊康認賊作父,是逼不得已,還是心甘情願?

楊康

其實楊康一生註定生活在亦真亦假中,養父如親父般疼愛他,給他權利與富貴,親父卻不知所向。一個人,從窮日子走上富日子是一種夢般的嚮往,從富日子走向窮日子是一種折磨。昔日,尊貴小王爺身份,淪為街頭賣藝,內心多少有些不平衡,何況楊康生性孤傲,這樣的落差更促使楊康在真偽中交織、痛苦、迷茫.......

雖是楊家後代,但到楊鐵心時,楊家已不是什麼名門,而是一鄉村野夫之家。但是楊康從小就在金國趙王府中長大,錦衣玉食,千人寵愛,萬人服侍,標準的富家子弟生活。《射鵰英雄傳》中已經說了,即便完顏洪烈明知楊康不是自己親生兒子,但楊康一出生便叫他“爹爹”,近二十年相處下來,父慈子孝,親密無間。

楊康認賊作父,是逼不得已,還是心甘情願?

對天起誓

大漠中楊康遇壞人襲擊,完顏洪烈為救楊康身負重傷,楊康當即便對天發誓願意折壽十年換其養父一命,而當楊康中了歐陽鋒的蛇毒後,完顏洪烈不惜下跪懇求歐陽鋒解救楊康,這對於完顏洪烈這樣一個梟雄和政治家來說是在不易,足見完顏洪烈對楊康視如己出,儘管完顏洪烈毀了楊康,但對幾乎從未與楊家有過接觸的楊康而言,並沒有“楊家”概念,儘管身上流著楊家的血脈,但在楊康心中,他的家人只有母親包惜弱和父親完顏洪烈。

想必楊康是恨生父楊鐵心的,十八年來楊鐵心從未盡父親的責任,到頭來卻連累母親慘死,還打攪他的富貴生活。

楊康認賊作父,是逼不得已,還是心甘情願?

辱罵郭靖

十八年的小王爺生活,把平民的血液薰染,楊康認定自己不是平常人。所以,當武功超群,充滿才智的歐陽克出現在他面前,他也不屑一顧,只當是為效忠完顏洪烈的奴才。當以義兄相稱的郭靖出現在楊康面前,他也同樣有些瞧不起,認為此人笨頭笨腦,不過是逃離在大草原的一難民,從某種程度上,楊康十分認定自己,身份尊貴,風流帥氣,心智聰慧,自有主張,不願一般人擺佈。

楊康算不上大惡人,有請,有抱負,只是殘酷的現實抹殺了他的真,離開王府,爹孃雙雙去世,他變成一無所有之人,目睹穆念慈為生活奔波勞累而於心不忍,以及旁人的奚落,更增添刺傷他的自尊心,他再也無法忍受,所以,只能抓住養父完顏洪烈這根救命稻草。

極度迷惘——洗心革面——極度落差——再度失足——幡然醒悟,楊康走得冗長而沉重,想想,一個十八歲的少年經歷如此複雜的內心掙扎,是不是這時,我們也可以拂去些對楊康的指責?換作今日一個十八歲年少,有幾個能比楊康做得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