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濤中飄零的一葉

波濤中飄零的一葉

初知樋口一葉是從本科時日本文學教科書上簡短的一行字。介紹不多,重點有三:一是天妒英才,24歲早逝;二是曾蒙恩師關照,但獨身男女、流言四起,後與恩師絕交;三是名作:《青梅竹馬》、《濁流》、《十三夜》。

彼時為了備考,我花一個通宵速記了日本古典文學到近代文學的所有興趣點。而樋口一葉給我印象最深的竟是她恩師的名字:半井桃水。因為我覺得“半井挑水”會更合理。

讀研期間,宿舍有位妹子研究日本女性文學。我對川端情有獨鍾,對與川端無關的人和作品,都自動地屏蔽。那位妹子和我探討過的所有內容中,至今能記住的大概就是她說過五千日幣的圖像是樋口一葉。

來日本後,出門喝水吃飯,事事得花錢,打開錢包就能看見她的畫像。生活三年後,又深感日本女性地位是真正的低,就越發想去查明白這位面容姣好、文采天賦極高的女子。


一、基本生平及家庭


樋口一葉出生於1872年、現東京都千代田區內幸町,卒於1896年。24歲6個月時因肺結核病逝,已過世121週年。

本名樋口奈津,筆名是一葉。至於為何取“一葉”為筆名,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說來源於中國古詩“梧桐一葉落,天下盡知秋”,遭受父親亡故後的她就像秋天的落葉般悽苦可憐。另一種是說來源於中國的傳說“一葦渡江”,據說達摩祖師渡過長江時,連船都沒有,在江岸折了一根蘆葦,化作一葉扁舟,飄然過江。樋口一葉曾與人笑言:她和達摩祖師一樣,一無所有。由此筆名可見,樋口一葉的漢學知識豐厚。

一葉的父母原本都為現甲州市的農民。由於婚事遭眾人反對,且一葉的父親上進心強、不喜務農,於是兩人私奔到現東京都。父親喜愛學問,擅長撰文記錄,還留有旅行日誌與自傳。一葉對文學的熱愛應是遺傳父親。

一葉從四、五歲開始看小人書,每天都為父親朗讀報紙,有著不輸男兒的志向與傲氣。看到女兒喜愛讀書又天賦異稟,父親一心想培養她出人頭地。一葉在小學時成績名列前茅,但十一歲時母親認為女子多讀書無益、應該學習針線活和家事,堅持要求她退學。退學之後的一葉心情悲傷。關於是否讓一葉升學,父母的意見分歧很大。父親不忍見女兒如此痛苦,想讓聰穎的一葉繼續學習,購買了《萬葉集》、《古今集》、《新古今和歌集》等書籍。也為了讓一葉學習到正統的和歌,父親四處尋找良師,後來拖熟人幫助,把一葉送入了中島歌子的私塾。當時和歌被認為是女性的高級修養,因此一葉的母親沒有反對。

一葉十七歲時父親創業失敗債臺高築,留下大量債務含恨離世。從此一葉成為了家庭支柱。一葉家有大姐、大哥、二哥、一葉、小妹,兄弟姐妹五人。大姐嫁人。大哥喜愛讀書但身體病弱、23歲時去世。二哥品行不端、和父母關係惡劣,從樋口家分出去獨立門戶。父親去世後,一葉與母親妹妹一起生活,承受家庭支出,生活極度貧困。


二、未婚夫


一葉沒有結婚,但曾有過未婚夫。在一葉學習和歌和古典文學期間,與學法律、參加自由民權運動的涉谷三郎訂下了婚約。由於父親的債務,狀況發生變化。涉谷三郎害怕還債的壓力,悔婚。

涉谷三郎的悔婚給一葉的心理留下了不可治癒的傷痛。在與涉谷三郎交往期間,一葉受到自由民權運動和男女平等思想的影響。

家庭窮苦,母親和妹妹以做針線活和幫人洗衣服來維持生計。但一葉不做這些。一是因為她眼睛近視,二是接受了新思想的她認為做針線活是女性的專屬工作。

一葉還差點與夏目漱石家結親。夏目漱石的父親與樋口一葉的父親原為上下級關係,所以攀起了婚事。但一葉的父親經常找漱石的父親借錢,而且要求大量的彩禮,漱石的父親擔心成為親戚後會更麻煩,於是拒絕了這門親事。

因為家庭,婚事受到影響,一葉心痛但無可奈何,所以在作品裡表現出了這種想擺脫父親兄弟男權影響的慾望。


三、文學之路


樋口一葉苦於生計時聽說同一私塾的學姐田邊花圃寫小說收入頗豐,受到刺激,於是,決定今後以寫小說為生,立志成為小說家。

十九歲的樋口一葉經友人介紹,拜當時大報社的作家半井桃水為師,跟隨他學習寫作。二十歲時發表了《暗櫻》。

一葉的生活捉襟見肘,老師半井桃水便時常幫助她,在經濟和寫作上都盡力支持她。半井桃水是個單身的美男子。不多久,圍繞樋口一葉和半井桃水的流言蜚語就四處興起。一葉不堪謠言的壓力,忍痛與老師絕交。

失去了經濟援助的一葉雖然在發表小說,但收入尚不能應付所有開支。那時能得到大量稿費的都是寫暢銷大眾小說的人,一葉認為那些小說不是自己想寫的內容,在寫作方面也陷入了苦悶。而一葉的母親不管這些,還以一葉尚未寫出的作品的稿費為擔保,到處找人借錢。一面是自己想些的文字寫不了,一面是滾雪球般增長的債務,一葉處於艱難的窘境。

為了改善這一狀況,樋口家搬到現臺東區,開起了雜貨店。雜貨店的附近是煙花柳巷。一葉瞭解到一些少女為了生活被迫賣身的事情,看到這些少女在“火坑”裡仍然努力地生活著,一葉受到啟發,決定將自己的作品方向定位於描寫下層人民的生活。

1894年12月樋口一葉在雜誌《文學界》上發表了《大年夜》,1895年開始連載《青梅竹馬》。從1894年12月到1896年1月,是樋口一葉創作生涯的巔峰期,被稱為“奇蹟的十四個月”。在短時間內,一葉寫出了《大年夜》、《濁流》、《青梅竹馬》、《岔路》和《十三夜》等一系列珠璣之作,頓時轟動文壇。

其中《青梅竹馬》是一葉的小說中最長的,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文中的優美文體被稱為“雅文體”。一葉被譽為當代的紫式部,當代的青少納言。


四、五千日幣上的女人


2004年11月1日開始日本銀行發行的五千元紙幣上採用了樋口一葉的圖像,這是繼1881年發行有神功皇后圖像的紙幣之後,時隔123年第二次使用女人的圖像。

首先是1999年6月日本製定了一項基本法,旨在推進男女平等和互相尊重,創造無性別歧視、看中能力的社會。於是決定在日幣上選用一位女性的圖像。

選中樋口一葉,無疑是由於她在文學上的傑出成就。她是日本近代批判現實主義文學早期開拓者之一,作品深刻地反映了明治時期社會下層人民的悲慘生活。一葉對生活的貧苦有深切的體會,這使得她的作品沒有女作家特有的脂粉氣和無病呻吟,她用獨特優雅的擬古典文體對女性的命運進行現實主義創作,架起了現實主義與自然主義之間的唯一橋樑。明治時期的女性作家眾多,乃至成為了“閨秀作家”派。但影響至今的、能與男作家抗衡的唯有樋口一葉。她的作品是簡潔有力的肺腑之言,具有長久的文學生命力和思想高度。

另外,一葉本身的經歷就是底層女性追求獨立自主、努力擺脫男權的代表。她沒有受過高等教育,在女性難以立足的封建時代肩抗家庭重擔,堅持與貧窮鬥爭、與生活抗爭,並最終遺憾地早逝。她苦難的一生是對男女不平等的舊時代最犀利的諷刺。




周作人曾評價樋口一葉:“觀察有靈,文字有神;天才至高,超絕一世。只是其來何遲,其去何早。”這是對一葉“文學天才”的詮釋。

但我更希望的是:在一葉逝去的一百多年後,日本的民眾能更多地想起她、讀讀她的作品、給予現實中的女性真正的平等與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