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灣新區能不能變成浙江新浦東?

前言:寧波杭州灣新區,又稱寧波前灣新區,屹立於浙江省寧波市北部、寧波杭州灣跨海大橋南岸。居於上海、寧波、杭州、蘇州等大都市的幾何中心,是寧波接軌大上海、融入長三角的門戶地區。


前灣新區能不能變成浙江新浦東?


發展歷程。

☆2001年11月,杭州灣跨海大橋開工,慈溪經濟開發區由慈溪市城區遷入杭州灣新區,正式啟動區域開發建設。引進世界500強企業已經達到13家16個項目。

☆2005年6月,國務院批准在慈溪經濟開發區內設立浙江慈溪出口加工區 。

☆2009年11月,寧波市委、市政府作出《關於加快開發建設寧波杭州灣新區的決定》,在整合慈溪出口加工區、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基礎上,設立寧波杭州灣新區管委會。

☆2010年2月,寧波杭州灣新區黨工委、管委會正式掛牌成立。

☆2011年2月,國務院正式批覆《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規劃》。

☆2014年2月,寧波杭州灣新區從浙江慈溪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2015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慈溪經濟技術開發區更名為寧波杭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

☆2018年6月,《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中,明確提出要規劃建設寧波杭州灣新區浙滬合作示範區 [4] 。

☆2019年7月,寧波前灣新區成立。寧波前灣新區規劃控制總面積604平方公里, 寧波杭州灣新區353.2平方公里全域劃入。


前灣新區能不能變成浙江新浦東?


  • 寧波主城區在地理位置上有點小尷尬、三面靠山、一面臨海、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寧波藉助靠海的優勢曾一度成為全國第五、如今寧波舟山港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一、但隨著杭州互聯網科技的崛起、在衝刺萬億GDP的時候、杭州反超寧波、2018年寧波也正式邁入了“萬億俱樂部”、轉型發展高端科技產業、在衝刺2萬億的新徵途寧波想扳回一局···
  • 三面為山、擴張有限、向北跨越、再造一座“寧波市”、兩點一線、平行發展、寧波北部新城已是寧波下屬最高政治級別新區、而這座新區就是杭州灣新區。


  • 寧波北部慈溪+餘姚、這兩座縣級市GDP高達2800億、超200萬人口、但是到寧波主城區均在40公里左右、相比之下、到杭州灣新區均在20公里左右、因此在北部建立城市副中心勢在必行。



  • 杭州市主城區的發展東起餘杭、向西50公里也進入山脈、於是往南發展蕭山及大江東、也就是浙江四大規劃之一的“江東新區”、寧波南起東錢湖往北僅20公里則遇山脈、而唯一突破口只能是跨山再造一座副市中心(浙江四大規劃之一前灣新區)、最終將原本阻撓城市發展的山脈打造為城中綠肺



  • 三大風景山未來或成為寧波大都市中最珍貴的城市綠化、也將要是高端別墅豪宅雲集之地。



  • 除此之外、從浙江大灣區的規劃來看、北部新城雖屬於寧波、但更高於寧波····
  • 寧波下屬副市中心為何又高於寧波?從浙江大灣區規劃來看、杭州是大灣區的咽喉、前灣新區屬於“舌頭”、寧波主城屬於“下顎”、舌頭鏈接的是咽喉和下顎部分、這一條線也是浙江重要的經濟線、浙江第一條高速就是杭甬高速、當然更重要的是在2022前修建完成開通的杭甬複線超級高速(中國首條不限速),時速突破120公里/小時、而這一次將以前灣新區為中心。



  • 從地理位置看、前灣新區往西和可達紹興濱海新區(浙江四大規劃新區之一)、也拉近了到杭州的距離、往南到寧波主城開車也在1小時內、同時“舌頭”也鏈接了上顎嘉興、上海、十三五規劃中的通蘇嘉甬和滬甬高鐵、以及滬甬跨海二橋均在這裡登陸;因此、寧波北部城市副中心、是寧波打開門戶對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浙江大灣區發展的重要紐帶、而因交通而建立起來的城市中心的價值高於“窩”在下面的主城區。
  • 滬嘉甬跨海鐵路
  • 滬嘉甬高速鐵路,這條高速鐵路是連接嘉興至寧波,橫跨杭州灣沿海高速鐵路大通道的一部分,目前這條鐵路正在規劃之中,並且已經列入了國家鐵路的發展規劃,也被納入通蘇嘉甬鐵路的整體項目,設計招標目前已經全部完成,正在進行現場的勘測工作,預計在不久的將來就可以動工開建,這就意味著杭州灣首條跨海大通道正式開建。這條鐵路對於寧波有重大意義。


  • 大家肯定都很好奇,為什麼會說對於寧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呢?寧波同樣是浙江省的一個副省級城市,也是首批沿海開放的城市,位於東南沿海中國大陸海岸線的中段,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以及非常豐富的自然資源與旅遊資源,並且被稱作東亞文化之都。而寧波同樣是作為這條高鐵通道的其中之一的城市,並且是作為一個重要的樞紐而存在的一個城市。


  • 眾所周知,寧波現在到達上海,全程大約300公里左右,但是如果這條鐵路建成以後,寧波到大上海僅有200公里的路程,大約51分鐘就可以到達真正的實現了一小時的交通圈,並且這條鐵路建成以後再也不需要繞行杭州,對於寧波接軌大上海以及融入長三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也將在最大的程度上完善了國家沿海鐵路的通道,對於像寧波這樣的沿海城市的發展也具有非常大的推動作用。


  • 同時這條鐵路也將打開寧波向北的鐵路大通道,也將真正的落實長三角的經濟群,在這個區域實現一個比較具有規模的經濟群,對於沿線所經過的各個城市都能最大程度的實現,經濟的可協調發展以及人均水平的上升。
  • 通蘇嘉甬鐵路這個名稱,在各地以往的表述中並不存在。江蘇和浙北的說法叫通蘇嘉鐵路,寧波則叫滬嘉甬鐵路或跨杭州灣鐵路通道。也就是說這兩段鐵路,其實是沿線各地籌劃了許久的項目,路徑、走向也不盡相同,還各自從自己的角度給了命名。


  • 一位業內人士曾表示,通蘇嘉甬鐵路中的嘉興至寧波段,就是滬嘉甬鐵路的嘉興至寧波段,其實是一回事,都需要跨越杭州灣。
  • 看兩條鐵路的具體走向:通蘇嘉甬鐵路起於滬通鐵路南通西站,經蘇州至嘉興接滬杭客專嘉興南站至寧波,是沿海高速鐵路大通道的一部分。


  • 再看滬嘉甬鐵路,去年12月,中國鐵路總公司和浙江省發改委在寧波市組織召開了滬嘉甬鐵路跨杭州灣通道規劃方案研究專家論證會,當時原則同意了規劃方案研究報告推薦的滬嘉甬鐵路宏觀線路走向方案。根據現有方案,滬嘉甬將從寧波出發一路向北,經杭州灣在嘉興登陸,接軌嘉興南站後連接滬昆高鐵滬杭段,引入上海虹橋站。


  • 長久以來,受地形和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長三角的鐵路建設基本圍繞著滬、寧、杭大城市展開,上海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通蘇嘉甬鐵路則直接把上海撇開了,成為浙東直達江蘇的捷徑。
  • 未來,寧波人坐火車北上經這條線路,既可以到上海,也可以到蘇州、南通,甚至更北的地方,寧波人北上有了更多的選擇。


  • 一直以來,受到杭州灣的天塹阻隔,加上有上海、杭州兩座重要城市,因此寧波人坐火車北上,到上海必須繞行杭州,到蘇錫常地區,必先繞行上海。即便是全程時速300公里,寧波到上海的高鐵旅行時間也要2個小時,到蘇州的旅行時間則在2個半小時左右。


  • 通蘇嘉甬鐵路建成後,將在嘉興與滬杭高鐵相連,寧波至上海鐵路里程縮短至約200公里,較目前通過杭州繞行,縮短100公里左右。按照高速鐵路開行速度,寧波到上海全程運行時間將縮短至約50分鐘,滬甬之間真正實現“一小時交通圈"的目標。同時,嘉興將成為沿海鐵路線上一個鐵路樞紐,交通地位進一步提升。


  • 其實短路也好、腹地修十字鐵路網也罷,隨著滬、寧、杭間高鐵網絡的建成,未來的長三角鐵路的建設重點開始向腹地傾斜,重在路網的加密、連接。而通蘇嘉甬鐵路就是眾多要建的短路捷徑。


  • 一座跨海鐵路橋
  • 值得一說的是,通蘇嘉甬鐵路必然會跨越杭州灣,籌劃多年的杭州灣跨海鐵路橋由此將誕生。其實,早在浙江在本世紀初提出修建3個杭州灣跨海公路通道後不久,在杭州灣建跨海鐵路橋的設想就已提出。如今,寧波杭州灣跨海大橋、嘉紹大橋、錢江通道三個公路通道已貫通杭州灣南北。杭州灣跨海鐵路橋這次也終於啟動推進了。


  • 按照原來滬嘉甬鐵路宏觀線路走向方案,據傳杭州灣跨海鐵路橋大致將在姚北下海,在海鹽澉浦一帶登岸,橋位在嘉紹大橋的下游、寧波杭州灣跨海大橋的上游。


  • 從長三角範圍看,通蘇嘉甬鐵路建成後,以高鐵計,寧波至上海、蘇州都可以實現“1小時交通圈",比現在要節省近一半時間。業內人士表示,通蘇嘉甬鐵路對長三角各城市間發展有著重要意義。更重要的是,浙江省提出未來五年將建設大灣區大花園大通道大都市區,繪現代化藍圖,而這條鐵路將杭州灣大灣區許多重要城市連點成線,通過大通道加強大灣區的發展縱深,縮短大都市區之間的時空距離。
  • 機場
  • 到2035年,寧波將有更多的機場
  • 未來15年間,寧波將佈局規劃1個運輸機場兼顧通用航空功能,4個A2級及以上通用機場,以及視具體情況和要求佈局建設若干個A3級通用機場。

  • 寧海象山餘姚杭州灣新區都有機場
  • 在全省新一輪的通用機場佈局體系中,杭州、寧波、溫州、舟山、義烏、台州、衢州、麗水、嘉興機場九大運輸機場為第一層級,要求兼顧通用航空功能。其中,杭州、寧波、溫州機場主要為大型公務機等提供保障服務。
  • 全省規劃佈局60個A2級及以上通用機場——構建全省通用機場佈局體系的主要組成,具有保障各類通用航空運營和服務的基本功能,其中寧波佈設了4個。


  • (寧波杭州灣新區通用機場航站樓效果圖。圖自中國寧波網)
  • 其中,寧波杭州灣新區機場屬於區域型通用機場,其功能定位是:公務和私人飛行、短途運輸、作業飛行、應急救援、低空旅遊、航空飛行培訓等。
  • 寧海、象山、餘姚機場屬於地方型通用機場。這類機場主要開展交通運輸、低空旅遊、工農林作業飛行等業務,具備開展應急救援和醫療救援等社會公共服務功能。

  • (開建在即的寧海通用機場航站樓效果圖,圖自寧海發佈)
  • A3級通用機場寧波有望達到9個
  • 按照規劃,A3級通用機場(含直升機起降點)會按需佈局建設若干個,功能為自然災害救援、緊急事件處置、城市消防、警務飛行、低空旅遊、工農林作業等用途。
  • 直升機起降點,包括應急救援、醫療救援、緊急事件處置、城市消防、旅遊景區、內河湖泊及海島起降點。
  • A3級通用機場由地方政府申報並納入浙江省通用機場佈局規劃體系,爭取達到平均每千平方公里1個以上(全省約100個以上)。
  • 根據寧波市陸域面積9816平方公里來計算,寧波陸域內A3級通用機場可以達到9個。
  • 從全省來看,通用機場總體形成“960X”格局,即由9個運輸機場兼顧通用航空功能、60個A2級及以上通用機場組成骨幹網絡,一批A3級通用機場為基礎節點的通用機場網絡體系。
  • 到2030年,建成50個左右A類通用機場,形成以運輸機場(滿足通航功能)和A1級通用機場為主體、A2級通用機場為補充,功能完善、層次清晰的通用機場體系,全省80%的縣(市、區)擁有通用機場。
  • 到2035年,通用航空服務基本覆蓋省內所有縣級行政單元,實現通用機場“縣縣通”。
  • 建成浙江省應急救援保障體系,航空應急救援30分鐘響應時間基本覆蓋全省所有區域;通用機場與運輸機場發展相互促進,與其他交通方式的銜接更加緊密,與城市發展更加協調。
  • 升級意義
  • 寧波前灣新區將高效發揮寧波杭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國家級平臺的帶動作用,堅持生態優先、創新引領、產城融合、集約高效發展,著力打造世界級先進製造業基地、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標誌性戰略大平臺、滬浙高水平合作引領區、杭州灣產城融合發展未來之城。此外,寧波前灣新區要堅持體制機制創新,按照“一個平臺、一個主體、一套班子、多塊牌子”的體制架構,按有關規定和程序成立新區管理機構,保持寧波杭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慈溪出口加工區等現有國家級牌子不變,同步撤銷寧波杭州灣產業集聚區等浙江省級以下產業平臺牌子。
  • 實質作用
  • 直接促進寧波、嘉興經濟社會的發展,帶動周邊地區杭州、紹興、台州、舟山、溫州等地的發展,並對全省、乃至長江三角洲南翼地區的整體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 有利於發揮以上海為龍頭的集聚和輻射作用,進一步提升浙江省的綜合競爭力。大橋的建設,將大大縮短浙東南沿海與上海之間的時空距離,使浙江省可在更大範圍、更高層次、以更優越的地理優勢,融入國際大都市經濟圈,這對於輻射浙江省廣大腹地,優化提升產業結構,改善投資和發展環境,吸引外資,提高浙江省綜合競爭力,具有十分深遠的積極作用.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寧波、嘉興、杭州,杭州灣跨海大橋工程建設,將為優化發展環境,進一步吸引和利用外資,創造更為優越的條件。
  • 有利於推進城市化發展戰略,大橋建設將進一步密切嘉興、寧波、紹興、台州等城市的聯繫,促進浙江省杭州灣城市連綿帶和沿海對外開放扇面的形成,從而將這一區域提升為以上海為龍頭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都市群的最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大橋建設對周邊縣市的城市化發展也將產生深遠的影響,慈溪、海鹽等地瞄準這一千載難逢的戰略機遇,已有不少的規劃設想,大力吸引人口、產業的集聚,促進新區新城的崛起,做好、做足“大橋經濟”文章。
  • 作為我國沿海大通道中的第一座跨海大橋,突破了杭州灣的瓶頸,優化了國道主幹線的路網布局,改變了寧波交通末端狀況,大大提升了寧波這一極具發展潛力的經濟中心城市的競爭力。大橋建設也有利於支持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促進寧波、舟山深水良港資源的整合開發和利用,有利於旅遊業的發展和國防建設,有利於緩解杭州過境公路交通的壓力,“在新世紀新階段,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開放要有新局面”。加快杭州灣跨海大橋建設,正是再創改革開放新局面的巨擘手筆。它是縱貫杭州灣的通途,也是樹立在廣大人民心中的豐碑。

HDI

前灣新區能不能變成浙江新浦東?


杭州灣大灣區滬杭總人口達5170.07萬人。其中浙江城市的戶籍人口比例相對較高。戶籍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中國指標代表著城市人口流動性。杭州灣區內,人口流動性的本土化程度和人口粘性也相對較強。

GDP

前灣新區能不能變成浙江新浦東?


上海遙遙領先,排名第二的是杭州,寧波緊追杭州排在第三。紹興、嘉興兩市GDP排在全國城市前60,舟山受其人口數量制約,排在100名之後。

人均GDP


前灣新區能不能變成浙江新浦東?


人均GDP,杭州超過上海,拿下第一名。主要原因在於杭州作為浙江省的省會城市,集聚眾多民營企業及互聯網企業,人均GDP相對高。舟山市人均GDP超過了紹興、嘉興,跟上海、寧波不相上下。

產業佈局

01數字經濟

堅持數字驅動,加快突破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領域核心關鍵技術,加快佈局若干數字經濟新興產業。加快技術創新與推廣應用,提升發展通訊與網絡、集成電路、高端軟件等產業。以產業化數字化發展為導向,加快發展基於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跨境電商、社交電商、新零售、移動支付等新業態新模式,重點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數字地理信息、數字創意、數字安全、數字旅遊、數字教育、數字物流、數字港口等領域的應用。


02先進製造產業

搶抓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硬件技術爆發式湧現、融合式衍生契機,加快攻克制約先進製造產業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的關鍵技術,充分運用新技術推動環杭州灣區域先進製造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發展,提升發展汽車關鍵零部件、新能源汽車等汽車製造。優化發展軌道交通產業,強化發展關鍵基礎零部件,積極培育發展大型幹線飛機制造、通用飛機、關鍵零部件以及航空服務等航空產業。推動發展智能終端等新產品、新技術。


03新材料產業

搶抓新材料產業新興細分領域發展契機,加快推動新材料高端化發展。立足優勢,瞄準行業需求,面向前沿,強化創新平臺建設,完善制度和政策保障,集中力量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著力推進新材料產業化和規模化應用,加快打造特色產業鏈,促進新材料產業鏈縱向延伸、橫向拓展。以“鏈式發展”為導向,提升發展稀土磁性材料、電子硅材料、高性能金屬材料、高性能纖維材料、光伏材料、化工新材料、海洋新材料等優勢產業;以“支撐行業”為導向,加快發展新能源汽車材料、高性能膜材料以及電子信息與智能材料;積極發展石墨烯、3D打印材料以及材料基因組等前沿領域。

前灣新區能不能變成浙江新浦東?


04生命健康產業

加強高技術創新引領,發展世界一流的生命科技產業。提升發展醫藥裝備製造、醫療器械等領域。加快發展新藥研發、特色原料藥及藥物製劑等生物醫藥領域。積極發展健康信息服務、數字健康、數字養老等健康服務領域。


05海洋高技術產業

以智慧海洋工程建設為引領,重點發展高技術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海水淡化及綜合利用、海洋生物資源利用、海洋能等海洋高技術製造,加快發展海洋大數據服務、港口物流、航運金融服務等海洋高技術服務,加快建設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港口經濟圈,增強港口經濟圈的輻射帶動能力,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構建“一帶一路”戰略支點。


06創意設計產業

將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作為助推高端製造業發展的重要突破口,增強文化創意與設計服務對相關產業的滲透提升和帶動能力,推動實現從“浙江製造”向“浙江創造”轉變。推動專業設計服務高端化發展,大力發展工業設計、時尚設計等領域,鼓勵依託專業設計服務發展創意農業、體育文創等新興業態。


07未來產業

面向未來,加快攻克一批基礎型、應用型技術,前瞻佈局量子信息、柔性電子、區塊鏈、虛擬現實等關鍵技術研究與產品開發,拓展應用場景,探索行業應用,推動未來產業快速發展。

上升空間還有多少?!

引用“任澤平”先生說過的話:上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


前灣新區能不能變成浙江新浦東?


目前,從未來人口數和供求關係來看,杭州灣新區累計引迚工業企業項目近500個,集聚了大眾、吉利、德國博世、日本島津、韓國萬多、美國偉世通、中信集團、聯合利華、方太、雅迪等18家世界500強企業的投資。其中吉利、大眾兩家企業年產值4000億,吉利二期即將投入生產預計年產值在增加2000億。由於有眾多高端產業目前杭州灣每年高層次人才猛增1.5萬人以上,目前杭州灣新區常駐人口22萬人,規劃2020年人口導入將達到約35萬人,2030年達到55萬人,千億產業集群入駐帶來高端人才的流入,同時也帶來巨大的居住需求。

從價格上來看目前整個長三角區域,上海、寧波、杭州房價都呈上升趨勢,而杭州灣作為南下產業門戶對比環滬周邊百強縣級市而言均價停留在12500左右。周邊的慈溪在16000左右,橋對面的嘉興在18000左右,湖州也在16000左右。

從貨幣政策來看,3月份房貸利率換錨眾使議論紛紛。對於既定發生的購房者們其實影響不大,對比2012年7.35%基準下浮至今的4.75%長期來看是下行趨勢。狹義來看基準利率的陣痛與槓桿大小成正相關。對於市值較小的標的影響隨之減弱。


結語:

前灣新區(杭州灣新區)從國家經濟戰略部署中“一帶一路”起到重要輔助推進作用,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總產值為11.59萬億僅為長三角GDP23.7萬億的一半,而從人口上來看粵港澳大灣區為7000萬人僅為長三角人口總和的1/4,所以未來經濟增長的重心將側重發展準一線,及以下城市群。資源與人才流轉共享想打破現有的格局,相信未來結果是可期,這是時間上的問題。你們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