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主編溫儒敏“一針見血”:語文最大的“弊病”就是不讀書

部編版主編溫儒敏“一針見血”:語文最大的“弊病”就是不讀書!

在過去的教育界中,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口號:“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很多學生家長對此深信不疑,奉為真理。但近年來,隨著教育各項改革,開始流行“得語文者得天下”的說法了,這句話也成為了學生家長老師指導孩子的風向標。

早在部編版出來之前,總主編溫儒敏教授就曾透露過:統一使用部編版教材後,高考命題將會發生大的改革,各門學科的考試卷面字數,題量都會增加!

“高考是選拔人才的考試,適當拉開距離,還要考閱讀速度,有15%的學生答不完題是正常”。言下之意,如果孩子閱讀不好,可能做不完考試試卷。

部編版主編溫儒敏“一針見血”:語文最大的“弊病”就是不讀書

語文是文字語言科目,也是最基礎的學科,但也是最重要的學科。

試想一下,如果一個人連最基礎的學科,最基礎的語言都學不好,憑什麼去學好其它科目?

這些年來,很多學生和家長都忽視了語文的學習,他們認為,語文隨便學學,到了考試時,只要答案差不多都能得分;再加上“學好數理化,走偏天下都不怕”這句話的引導,讓大家更不重視語文學習了。

語文真有說的那麼“不堪”嗎?

至少我不這麼認為。

事實證明,語文這門學科要想考及格很容易,甚至不用怎麼學!但要想考高分,卻難如登天,從每年的高考中就能發現,數學考140+的數不勝數,但語文130+的卻少得可伶。

部編版主編溫儒敏“一針見血”:語文最大的“弊病”就是不讀書

部編版主編溫儒敏曾一針見血指出了當今語文學習的最大弊病:“現在語文教學最大的弊病就是不讀書”,學生不讀書,很難學好語文,甚至連最基本的邏輯思維理解能力都沒有。老師不讀書,怎麼可能教得好語文。

溫主編的話再次證明了我國教育未來的發展方向,要想學習成績優秀,就得先學好語文,要想學好語文,就得多讀書。

這裡的多讀書可不僅僅是為了學好語文,如果你這樣理解,那就有點膚淺了。

古話曾說“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這話聽上去有點迷信,但只要正確理解,不亞於人生秘籍。


部編版主編溫儒敏“一針見血”:語文最大的“弊病”就是不讀書


猶太人是世界公認最有智慧的人,佔世界總人口不到0.2%,而斬獲世界諾貝爾獎的科學家中就有23%是猶太人;美國的百萬富翁中有20%也是猶太人;

據權威數據統計,全世界每年讀書最多的就是猶太人,人均每年讀64本;韓國人均每年11本,法國約8.5本,日本約8.5本,但中國很遺憾,除了學生讀的教科書外,人均不到一本。

由此可見,我國的讀書量何其低。

部編版主編溫儒敏“一針見血”:語文最大的“弊病”就是不讀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