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路痴的悲哀!請不要對我說“差不多”

作為路痴,自己本身就很悲哀了!

我好像生來就分不清東南西北的,經常在自己家門口迷路。在小區裡散步會找不到自家的樓在哪,然後打電話問媽媽。

記得有一次,我下班回家的時候,不小心走到一條小道上,卻看不清回家的方向,天已經很晚了,我不忍心打攪家人。那個地方很偏,連旅店都沒有,我只好在網吧趴了一夜。

我常想,究竟是因為“我是路痴”的想法讓我變成路痴了,還是“我就是路痴”?據說總是給自己這樣的心理暗示,人就會真的變成這樣的。

一個路痴的悲哀!請不要對我說“差不多”

今天,我再次體驗到“一個路痴的悲哀“了!

和朋友約好了見面的時間,結果朋友告訴我昨天發我的地址不夠準確,我需要再走800米左右,是在人民大學西門。

這下可難到我了,我不知道我自己的定位,另外我還不會用導航,我有時真感覺自己彷彿是個古代人。那怎麼辦呢?朋友說,那你問別人怎麼走就好了。

於是,我每到一個岔路口就問一個路人,人大西門在哪?我應該往哪邊走?

送外賣的小哥告訴我,”人大西門,你一直往前走就到了。“

保安叔叔對我說,”人大西門,你往右拐就好。“

碰到一個學生模樣的告訴我,”人大西門,左轉再走500米。“

左走,右走,我順從地按照每一個路人的指示行走著,以為這樣就可以找到地址。可是我竟然發現,走了很久之後,我又回到了我最初的起點。

我越發為自己感到悲哀了,可是我怎麼會又走回來了呢?我不是都按照他們的指示走的嗎?莫非他們的指示有錯誤的?

我開始不僅僅為自己的路痴感到悲哀了,更為自己不假思索地輕信而悲哀了!

於是,我又重新開始問路,保安叔叔拍著胸脯對我說:“沒錯,人大西門確定在那頭!”

小區的老人也很真誠地告訴我:“人大西門應該往後走。”

這次問路時,我總會在問完之後再加一句,你確定嗎?我就是從那邊走過來的,他們告訴我應該是往這邊走的。然後他們都很斬釘截鐵地對我說:非常確定!

於是,我按”非常確定“的路線又走了一遍,相信這次應該沒錯了,可是最後,我發現自己又再次走到了最初的起點。

我一時無語。這是朋友已經來接我了,他說:”我還以為你走了很久了呢?原來還呆在原處啊!“

這時的我,連解釋的勇氣也沒有了。

可是,我想不通的是,為什麼每個人都很確信地告訴我不同的方向?

一個路痴的悲哀!請不要對我說“差不多”

難道是他們太善良,不願意讓我失望,於是就給我指了個方向?若是這樣,那又為什麼在我的屢次反問中仍然讓我相信他的正確呢?他不怕我誤入歧途嗎?

難道是他們只想表現下自己的英雄主義,感受一下為我這個迷途羔羊指引方向的驕傲與興奮?自我滿足才是最重要的,管她是向左走,還是向右走呢?

或許他們只是想戲弄下路人,並以此為樂?

我從不會以惡意來揣測人性,可是我真的想不通“那些人啊,以確定的口吻告訴我完全背道而行的方向的,究竟是在想什麼”呢?

朋友在埋怨我的時候,我也在不停地埋怨他,就是因為他發了錯誤的地址,我才走了這麼多彎路。他卻振振有詞地辯解道:“兩個地址一共就差了幾百米,不是差不多嗎?”

是啊,也就差了那麼一點,而我卻走成了無數個小數點。而我也突然間彷彿明白了點什麼,那些為我指路的路人難道也是這麼想的?

地球是圓的,無論是往東還是往西,往北還是往南,總之都會走到原處的,人大西門也一定會出現在行走的路上。幾百年前,那個航海的麥哲倫不是很早證明了這一點嗎?

想起以前策劃一個演唱會,只因一個助理把歌手的時間原定的14:00看成了下午4:00,結果公司尋找歌手替補,又多花了十幾萬。

這週日,我本來計劃好去上海出差的,結果朋友告訴我,要改日子了。那家機構說還沒定下具體見面的時間。我說我票都買了,他很抱歉地對我說:“我以為差不多應該是這個日子的!”

我不禁為這些讓我苦惱的“差不多先生”而憤恨了,真是一群沒有科學嚴謹思維的人,誤人誤己!難怪魯迅先生那麼為“中國人”的劣根性“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然後,我又開始深思自己身上的“差不多”情節了:

如果我能自己再和朋友確認下地址,是否可以讓他能夠提前意識到錯誤而告訴我正確的地址,這樣我就少走了很多彎路?

如果我能夠準備地判斷每個人信息的準確性,哪些人值得相信,哪些人只是在忽悠,是否我就可以不會在迷亂的信息中找不到方向?而不是“差不多”就相信了!

如果我其實早已知道朋友大大咧咧地做事風格,是否可以再跟他提前確認下,出差見客戶是否真的確定下來了,客戶都已經確認了嗎?這樣不至於已經買了票又只能改簽了。

一個路痴的悲哀!請不要對我說“差不多”

“差不多”就這樣了,“差不多”就這個時間了,“差不多”就這個地址了,“差不多”就是這個數據了……

好了,“差不多”今天就寫到這裡了!

只是,我希望,在這個世界上,以後差不多就遇不到”差不多“了!


澤漪日記,關注生命成長,給您溫暖與力量!與您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