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張大千相見恨晚,她終生未婚,雖是緣淺奈何情深,畫作更見風骨

與張大千相見恨晚,她終生未婚,雖是緣淺奈何情深,畫作更見風骨

她與張大千的愛情故事令人唏噓,張大千初見她的畫作時,被深深震撼,以為是哪位老先生大家所做,更是直言要拜那位畫者為師。

與張大千相見恨晚,她終生未婚,雖是緣淺奈何情深,畫作更見風骨

直至相見才發覺是位動人女子,但張大千仍跪下拜師。兩人相見恨晚,漸生情愫,但張大千自覺已有妻妾而不能在愛情中委屈她。竟徑直向她跪下,言明心中所思。至此,倆人以兄妹相稱。

與張大千相見恨晚,她終生未婚,雖是緣淺奈何情深,畫作更見風骨

她是張大千偷偷鐫刻“秋遲”方印所意喻之人,也是《蒼莽幽翠圖》的情之所起,更是張大千旅居各國都不忘寄些泥土以展情思的“三妹”。

與張大千相見恨晚,她終生未婚,雖是緣淺奈何情深,畫作更見風骨

她將對張大千的一縷縷相思以手中線為其縫製成衣服,也代替張大千收選門徒,張大千弟子們稱呼她為師孃。

與張大千相見恨晚,她終生未婚,雖是緣淺奈何情深,畫作更見風骨

她是李家三小姐,字秋君。早年跟隨大家吳淑娟學習作畫,與張大千的蜂纏蝶戀中,畫藝也在其指點下穩步前進。

與張大千相見恨晚,她終生未婚,雖是緣淺奈何情深,畫作更見風骨

李秋君的一生與丹青作伴,更有文人風骨。當時正值山河破碎之際,她心憂祖國而盡了自己的一份力,收留受難孩童,組織抗日後援,更是因救助有功而得了嘉賞。

與張大千相見恨晚,她終生未婚,雖是緣淺奈何情深,畫作更見風骨

李秋君的畫如她的為人一般,細膩動人,質感極高。最初學工筆畫,山水、仕女無不涉獵,活靈活現,令人稱讚。同時又喜歡臨摹前朝作品,對前人技法都略知一二。

與張大千相見恨晚,她終生未婚,雖是緣淺奈何情深,畫作更見風骨

及至邁入四十歲,李秋君開始專攻山水畫,青山綠水無不生動,格局以仿唐為主,技法模擬學習董源、董其昌。

與張大千相見恨晚,她終生未婚,雖是緣淺奈何情深,畫作更見風骨

誰能料到,這世上還能有這麼一段愛而不得,深情相思的故事。能讓自由散漫的張大千魂牽夢縈,主動下跪三次!

與張大千相見恨晚,她終生未婚,雖是緣淺奈何情深,畫作更見風骨

但換個角度,愛雖不得,但兩人已心心相印,雖是緣淺奈何情深。這結局有些悽美,但又讓人感動。如此李秋君稱得上是一位奇女子,才貌雙絕,又在深愛中成全,無畏流言蜚語。

—END—

本平臺所發佈的圖片均蒐集自網絡公開資料,編輯並不確定作品之真偽,不作為投資收藏的依據,僅供書畫愛好者參考!本文系原創,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以上為嘉賓觀點言論,不代表本館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