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被拒絕的次數越多越容易成功?有了這5招,再也不患得患失

沒有誰喜歡被拒絕的滋味。尤其是被拒絕後那種失望的心理,剛剛點燃起來的希望小火苗因為被拒很快就熄滅了。

有人甚至因為被拒,變得害怕嘗試,因為不願再一次從別人的口中聽到“對不起”。

一次次簡歷投出去沒有得到任何回覆,一次失敗的面試,一聲“抱歉,我們已經招滿人了”的拒絕,在這些拒絕面前,有人一蹶不振,寧願窩在家裡,像只鴕鳥一樣把頭埋著沙子裡,不再去嘗試,也就沒有被拒。

為什麼被拒絕的次數越多越容易成功?有了這5招,再也不患得患失

這些人在逃避被拒的同時,也失去了未來的種種可能。而這些可能,剛好是人生最重要的東西,是希望。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成功的秘訣之一就是要不斷失敗。

失敗的次數多了,你才會發現原來重新振作起來是那麼簡單。被拒絕一次,這扇門關上了,但是還有千千萬萬扇門,等著你去一一敲開。那麼多扇門,那麼多種選擇,那麼多的希望,都在等著你。

為什麼被拒絕的次數越多越容易成功?有了這5招,再也不患得患失

另闢蹊徑,換個角度看待被拒絕這件事。

克服被拒的負面情緒的影響只是第一步。真正實踐起來,你會發現,被拒絕的次數多了,被接受的次數也奇蹟般的多起來了。

作家Kiki Schirr曾經給自己定下這樣一個目標:她將在2018年獲得100次拒絕。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她基本上需要每週被拒2次。為了達到每週被拒2次的目標,她至少每週要做兩次申請,包括髮稿給不同的出版商等等,她決定把握住任何能申請和發稿的機會,不管是不是連她自己都認為成功的希望很渺茫。

結果到了當年5月底,她宣告這個目標失敗了。與被拒的目標相反,她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成功。

當你不顧結果奮力去嘗試一切機會時,現實將以溫柔回報。

與其排斥“被拒絕”這件事,不如投以真心面對。

失敗是生活的一部分,被拒絕這件事,跟年輕人長了顆痘痘,中年人冒出根白頭髮一樣簡單平凡。我們要學會用平常心去對待。

  • 設置一個目標

為自己設置一個可以量化的被拒絕的目標。比如說,“我要在三個月之內收到30封拒信,或者遭遇10次面試失敗”,就比“我要投很多簡歷,被拒很多次”要更清晰明瞭。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你至少需要投出去30次以上的簡歷,爭取到10次以上的面試機會。

明白這個小把戲的點了吧?想達到被拒絕的目標次數,也沒那麼簡單呢。

  • 改變你對拒絕的理解

可以換個角度來理解拒絕。把拒絕當成一種確認的結果。就像你手裡有一大串鑰匙,但是你不知道那把鑰匙能打開眼前的門。你嘗試著用不同的鑰匙開門,每失敗一次,你就得到了一個有用的結論:這把鑰匙打不開這扇門。

你不是被拒絕,你只是離結果更近了一步。

你甚至會為每一次失敗興奮不已,你迫不及待地開始了下一次新的嘗試。

“被心儀的公司拒絕了又怎樣?至少嘗試過了,我也不會再多花時間和精力在這家公司上了。我可以把精力放在其他的公司上面了。”

  • 想不想做一個另類的紀念

我有個考上了耶魯的同學。有一次我去他家玩,我看到他的書架上擺著一個相框。相框裡不是任何人的照片,而是一封普林斯頓大學的拒信。

同學告訴我,他申請國外大學時,最想去的是普林斯頓大學,其次才是耶魯。沒想到他很快收到了普林斯頓的拒信。他沒有丟掉這封拒信,相反,他把這封拒信放進了相框,擺在他的書架上,用於提醒自己。同時也是用一個另類的紀念方式,紀念自己的這次失敗。

有了這次失敗,才有了後來無數次的成功。

著名恐怖大師史蒂芬·金在剛開始寫恐怖小說的前幾年,也收到過不少出版社的拒信。他把拒信用釘子釘在一面牆上,做成了一面“拒信檣”。他承認,現在看到這些拒信的時候不但沒有感到挫敗,反而很是驕傲呢。

  • 管他能不能成功,試了再說

有人申請工作的時候,會很仔細地看崗位描述和崗位要求,如果覺得自己有那麼一兩條不滿足,就會放棄。這樣怎麼行?豈不是少了很多被拒絕的機會?

廣撒網的做法還是有道理的,管他能不能成功,先試了再說。

能百分之百滿足崗位要求的人簡直就是鳳毛麟角,公司列舉出的條件也不過是想要按圖索驥,要是遇到了低調但是有真實力的汗血寶馬,不管符不符合千里馬的特徵,照樣也會收入麾下。

你不願嘗試,就已經輸給那些願意嘗試的人一大截了。

  • 享受這個過程,出奇制勝

埃裡克森兒童發展研究院的前院長詹姆斯·加伯裡諾曾經做過這樣一個研究。他以五六年級的女孩為研究對象,讓她們給低齡的兒童做家庭教師。

其中一些女孩被告知,幹得好的話可以免費領取電影票,而另一些女孩則沒有被告知。結果呢?被告知的女孩在溝通上花費的時間更長,心情也更容易低落,反而沒有那些只以助人為樂的女孩幹得好。

不要過分擔心你可能失去某個機會或者得到某個機會,放開手腳去做,享受這個可能會被拒絕的過程,反而有可能收穫更多成功。

還記得那些陪著朋友去面試、試鏡,最後朋友沒被錄取,反倒自己被錄取,日後成為大紅大紫的明星的人吧?無心插柳,反而發揮得更好。


為什麼被拒絕的次數越多越容易成功?有了這5招,再也不患得患失

拒絕是通向成功的道路。

想要成功,就不得不先經歷一次又一次的失敗。被拒絕,是失敗的一種方式,而且是一種殺傷力很大的方式,容易讓人一蹶不振,失去信心。

勇敢面對被拒絕,甚至主動設置被拒絕的目標,能幫助你化解被拒帶來的失落感和挫敗感,能讓你有機會見到更多的可能。

野火燒過的草地更容易長出新綠。從十把鑰匙中找到一把正確的鑰匙,最多要失敗九次。

成功的秘訣之一就是要不斷失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