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叫——剧场

创意是与生俱来的,只不过被遮挡起来了,取得创意的过程是去除屏障的过程,去除偏见,重新看世界。

——赖声川


近日,由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副主任杨硕副教授撰写的专著《剧场的魅力——对戏剧演出“剧场性”特征的探寻》已出版。

全书的内容从当代导演的视角出发,编写了关于开发戏剧演出自身固有的艺术特性和演出魅力。

“让观众深刻体会和了解,到底为什么只有走进剧场才能收获到?为什么在电影院和电视机前都无法替代在剧场的观赏感受?”

知乎上有个帖子问如何评价剧场的演员?

第一句回复是:“不要小看任何一个舞台上的演员”。


走进剧场,你才能真正感受到演员的专业。每一句话,每一个词,吐字发音清晰,在各个角落都能听到。演员基本上每天都在训练基本功和台词,有些台词需要翻来覆去,不停的调整、不停的训练,甚至吃饭、睡觉的时候都在分析角色到底该如何诠释的更丰富、更饱满……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和大众传媒的飞速发展,艺术作品从创作范畴到欣赏和审美范畴似乎都已经进入了一个“争夺观众眼球”的时代。

我们的戏剧艺术,特别是话剧,作为剧场艺术,正在接受着来自影视、网络文化、商业秀场、文化旅游实景演出等艺术形式在视觉、听觉上所创造出的新、奇、酷炫、震撼的舞台效果的严重“挑战”。


同样是要欣赏一个好故事,人们为什么非要去剧场?同样是要欣赏真人的表演,为什么人们会去选择看戏剧?在数字影像技术可以创造出一个极具想象力的、让人叹为观止的影像世界的今天,为什么人们没有放弃在剧场里的审美过程?

但其实,舞台上的话剧和现在的电影、影视剧的表现形式还是有很大不同的。比如:电影可以通过镜头语言来表现画面内容,酷炫的剪辑,更换场景的拍摄,把一切都可以交代得很清楚。

而话剧,从头到尾就在舞台上,场景的转换需要靠舞台设计;情绪的代入需要依靠演员本身;细腻、歇斯底里的对话,都容不得一点点的差错,最后这一切会融合在一起,打动观众的内心。


如今,大同大剧院的大剧场随着26场演出渐渐地走进了这座城市的市民内心,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城市剧院正在随着古都平城一同成长、发展……

2020年,我们扬帆起航,用更好的作品及优质的服务让大家喜爱剧院、了解剧院、感受剧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