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經典《道德經》裡的“ 味無味”辨證養生觀

餐飲是營養健康的基石。“人是鐵,飯是鋼”是人們強調飲食的重要,順應自然的重要性。道家養身保健非常重視營養問題。

老子在《道德經》第十三章中說:“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所謂“味無味”,就是吃任何東西都不要貪圖其味。如果我們吃東西的時候,總是品味滋味,好吃的就多吃,不好吃的少吃或不吃,長此以往,就會養成偏食的習慣。現在醫學證明偏食容易破壞膳食平衡,導致人體營養缺乏,不是缺鐵就是缺鈣或是缺乏維生素,對健康非常不利。兒童偏食,容易導致發育不良,長成畸形。成人偏食。容易導致各種慢性病的發生。如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就是由於人們多吃鹽、吃油膩的食物,吃大魚大肉引起的。有些年輕女性為了美麗,養成偏食素食的習慣,結果常引起缺鐵性貧血的發生。

現在營養學認為:營養要全面,膳食要平衡,關鍵要將糖、蛋白質、脂肪、纖維素、維生素、微量元素這些基本營養素按比例均衡攝取,才能保證身體健康。如何做到這一點?必須防止偏食的發生。如何防止偏食的發生?老子告訴我們“味無味”,吃任何東西都不要老追求滋味。要知道人類進食的生物意義就是為身體提供新陳代謝的營養物質,而不是去滿足“口舌之慾”。懂得了這個道理,我們在進食時候,就應該提醒自己:不管好吃不好吃,有營養的應該吃;不管葷食素食,對健康有好處的就應該吃;我們是吃“營養”,而不是吃“滋味”。長期堅持這種自我提醒,就能幫助我們除掉不良習慣,逐步達到營養全面,膳食平衡。老子為我們糾正偏食提供了一個好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