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鑑選讀(79)|五國合縱伐秦

通鑑選讀(79)|五國合縱伐秦

【秦紀一】

秦始皇帝五年

(己未 公元前二四二年)

蒙驁伐魏,取酸棗、燕、虛、長平、雍丘、山陽等二十城;初置東郡。

初,劇辛在趙與龐煖善,已而仕燕。燕王見趙數困於秦,廉頗去而龐煖為將,欲因其敝而攻之,問於劇辛,對曰:“龐煖易與耳。”燕王使劇辛將而伐趙。趙龐煖御之,殺劇辛,取燕師二萬。

柏楊曰:

戰國時代七國之中,燕王國最為膿包。俗雲:“燕趙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似乎有趙無燕。只有樂毅當統帥時,燕軍才能一戰,其他時候,則戰無不敗。而所有君王,也只有姬平(四任昭王)一人,可稱豪傑。自姬樂資(五任惠王)以降,不知道自己振作,卻整天打趙王國領土的主意,而又不堪趙王國一擊。宏觀的看,燕王國應該誠心誠意,盡其全力幫助趙王國才對,因為趙王國像座大山,擋住秦王國的暴風。一旦大山倒塌,燕王國也就被席捲一空。想不到燕王國一再爆破那座大山,唯恐爆破不垮。有些人的腦筋,確實是糞做的。

諸侯患秦攻伐無已時。

柏楊曰:

直到今天,重組南北合縱同盟,仍不為晚。問題在於各國腐敗,已入骨髓。掌握權柄的人,口袋裡滿裝秦王國賄賂的金銀財寶。沒有好的政治,就沒有好的作戰部隊。將領都是用不尊嚴的手段獲取高位。士兵則全來自窮苦人家,在軍中半飽半飢。於是官也好、兵也好,全無鬥志,一旦投入戰場,自然潰散。各國不知道改革政治,加強戰力,卻想靠那些離心離德的軍隊,保護自己的特權並創造奇蹟,可謂異想天開。

通鑑選讀(79)|五國合縱伐秦



秦始皇帝六年

(庚申 公元前二四一年)

楚、趙、魏、韓、衛合從以伐秦,楚王為從長,春申君用事,取壽陵。至函谷,秦師出,五國之師皆敗走。楚王以咎春申君,春申君以此益疏。觀津人朱英謂春申君曰:“人皆以楚為強,君用之而弱。其於英不然。先君時,秦善楚,二十年而不攻楚,何也?秦逾黽阨之塞而攻楚,不便;假道於兩週,背韓、魏而攻楚,不可。今則不然。魏旦暮亡,不能愛許、鄢陵,魏割以與秦,秦兵去陳百六十里。臣之所觀者,見秦、楚之日鬥也。”楚於是去陳,徙壽春,命曰郢。春申君就封於吳,行相事。

秦拔魏朝歌,及衛濮陽。衛元君率其支屬徙居野王,阻其山以保魏之河內。

札 記

秦軍兵鋒日盛,而燕趙猶自相鬥。楚、趙、魏、韓、衛合從以伐秦,是各國最後一次聯合抗秦的軍事行動,至函谷關而秦師一出即告瓦解,可見其戰鬥力之弱。

通鑑選讀(79)|五國合縱伐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