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沙湖香酥羊背

寧夏沙湖香酥羊背

在寧夏,羊肉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佳餚食材。燉羊肉,烤全羊,燜羊肉,炒羊肉是常見的羊肉做法,做法不一,吃法萬千,味道更是種種不同。但我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寧夏沙湖酥香羊背。一頭羊除了羊腿,肉就都在羊背上了,所以烤羊背也是在烤羊最精華的部分之一,菜品自然上乘。

寧夏沙湖酥香羊背又叫做“古夏烤羊背”,羊肉選用的是我們寧夏當地優質末齒綿羯羊,若是鹽池灘羊或者是中寧的散養放牧羊則口味更佳,這種羊所產的羊肉壯而不膩,肉鮮不羶,肥瘦適當,質感細膩。經過醃製、煮制,最後烤制而成,工序略微複雜,口感獨特,外焦裡嫩,香味十足。

在《呂氏春秋·本味》中記載:“夫三群之蟲,水居者腥,肉玃(音jue)者臊,草食者羶。惡臭猶美,皆有所以。凡味之本,水最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變,火為之紀。”意思是:說到天下三類動物,水裡的味腥;食肉的動物味臊;吃草的動物味羶。無論惡臭還是美味,都是有來由的。味道的根本在於水。酸、甘、苦、辛、鹹五味和水、木、火三材都決定了味道,味道燒煮九次變九次,火很關鍵。

寧夏沙湖香酥羊背

世上食材大抵如此,也就是說,羊肉的做法亦離不開水的控制與火的技藝。草食者羶,除羶氣便成了做羊肉最核心的廚藝,剩下的就是給羊肉提味增香。烤羊肉有三種方法,第一種是煮至羊肉九成熟後放烤架上進行烤制,第二種是羊肉煮至半熟後進行烤制,第三種是全生進行烤制。至於說哪種烤制口味好就因人而異了,相傳商紂王不但喜好生烤羊肉,還要將嫩羔羊鞭打而死,得到帶血的羊背肉進行烤制,烤出來的羊背肉嫩而香,帶有血的濃烈肉質,口感上佳。上了年紀的人則喜歡煮一下再進行烤制的羊肉,這樣的肉感比較酥軟,肉汁生香,不幹巴,還細膩。

但是我比較喜歡生烤的羊背肉,這樣的吃法更能發揮羊背肉體本身的潛在味道,所謂自然的就是最好的,原始的烹飪能給人欣喜與慰藉。寧夏沙湖烤羊背選用肥美的白條羊背,肥瘦相間,口感柔和,口味香濃。烤羊背最重要的就是秘製的配料,將二十餘種中草藥磨碎成末,加上天然調味品,然後將羊背放入其中醃製24-36個小時,放在火上進行2個小時左右的烤制,烤的時候在羊背肉順著骨縫劃幾刀,讓其受熱均勻,等到羊背色澤焦黃產生美拉德反應後撒上調料然後繼續烤制,烤熟的羊背即可食用。

寧夏沙湖香酥羊背

烤羊背肉所用的火材與羊肉本身也有密切的聯繫,一等的烤肉用的是柴禾,二等的烤肉用的是炭火,三等的烤肉用的是電爐。我所見的寧夏沙湖烤肉也有用電爐的,但是我不建議去使用,這種羊背肉與柴禾所烤的肉根本不是一個檔次。寧夏的沙湖烤羊背外表的肉質酥脆但是不膩,原汁原味,而裡邊的肉經過中草藥的充分醃製後味道香濃、可謂色美肉香、外焦內嫩、肥美鮮嫩。如果是香辣口味的,則辣的開胃還不傷身,肥的香濃而不油膩,香的爽口而不寡淡,來寧夏一定要品嚐寧夏沙湖香酥羊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