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戰鬥,有一種愛叫不見面

小橋街道毛勝寺社區是一個八千多戶居民的大型社區,1月5日後返寧的外省人員超千戶。社區副主任相夢瑩和這裡的社區工作者們為社區的防疫工作奔忙不停。“大家都是普通人,誰不擔心,誰不害怕呢?”社區工作者從不避諱對疫情的擔心害怕,但為了居民和家人,“我會一直帶好口罩、手套,我們有方法來保護自己。”她們說會盡力保護好自己。一次性手套稍不小心就會破了口子,她們也只是笑笑,“人少的環境裡節省著用,沒問題。”社區工作者每天的主要工作是為無人管理樓院的居民和社區裡被隔離的居民服務,包括日常消毒、聯繫測量體溫、買菜送菜、給老人們買藥等等。


防疫戰鬥,有一種愛叫不見面

“社區和居民一對一聯繫,他們有什麼生活需求,都儘量幫他們買到,然後送到家門口。”有的居民在特殊時期心理波動較大,社區工作人員還定期打去電話安慰,“我們相當於也充當了一個心理醫生。”因為是買好了菜放在被隔離人家門口就離開,所以很多居民並不知道每天為他們服務的人是誰、長什麼樣。在疫情特殊時期,不見面服務就是最好的服務。“我們不在乎是不是被居民記住,能為他們服務好就行了。”這是全體社區工作人員的心聲。從年三十至今,社區工作者奔忙不停很多時候都顧不上吃飯。轄區居民覺得他們太辛苦,也會給他們送奶茶、八寶粥等等。


防疫戰鬥,有一種愛叫不見面


防疫戰鬥,有一種愛叫不見面

副主任相夢瑩,今年29歲,她說媽媽挺擔心她,但從來沒有表露出來,她說她知道,有些事情總得有人做。工作人員崔玉傑談到自己的孩子,有些沉默,她說孩子和丈夫都很理解她,丈夫誇她“為居民服務的時候全身都充滿力量”。工作人員劉燕華懷孕剛滿3個月,孕期各種反應依然堅守崗位,“老公雖然有些不理解這份工作,但是他很支持我。”同樣在孕期的工作人員韓永芳與劉麗紅每天在電話這頭跟轄區居民做著溝通,細心又暖心,給電話另一頭的居民吃下一顆顆“定心丸”,“我們在乎的不是表揚,而是我們每個居民都能健康。”工作人員田文湘每天都在與鍵盤“較勁”,疫情期間及時更新各類重點人員的信息,上報工作又快又準。她說特殊時期能為抗疫工作服務她很快樂。工作人員都風蓮、劉世琴雖剛來社區不滿4個月,但已然成為抗疫一線的“尖兵”,逐戶摸排練就了自己的順口溜:“勤洗手、多通風,減少外出、出門戴口罩…”平凡的社區人在不平凡的日子裡做著平凡的工作,她們堅信,只要每個人做好自己,防疫戰鬥很快會取得勝利。


防疫戰鬥,有一種愛叫不見面


防疫戰鬥,有一種愛叫不見面


防疫戰鬥,有一種愛叫不見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