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印記丨臨武水務局、交通運輸局:改善基礎設施建設 助推農民脫貧致富

00:00

扶贫印记丨临武水务局、交通运输局:改善基础设施建设 助推农民脱贫致富

紅網時刻通訊員 郝建波 胡恆琿記者 姜姿 郴州報道

農村飲水安全和道路設施建設是脫貧攻堅工作中的關鍵,臨武縣水務局、交通運輸局落實幫扶措施,創新方法,多方籌資,通過改善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助推貧困村經濟發展。

扶贫印记丨临武水务局、交通运输局:改善基础设施建设 助推农民脱贫致富

臨武縣水務局

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縣水務局多渠道籌資,投入4000餘萬元,解決全縣安全飲水項目缺口問題。積極引導群眾主動參與安全飲水項目建設,資金使用效率大大提高。2020年,縣水務局對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6388戶19782人的安全飲水開展了“問題清零”和“安全飲水回頭看”行動,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實現全部達標。

臨武縣今年計劃投入飲水安全項目建設資金5000萬元,對長河、萬水洞等水廠實行改擴建,新建大沖水廠、西瑤水廠等項目,徹底解決三十六灣礦區季節性缺水和水質較差的問題。

臨武縣水務局脫貧攻堅“軍令狀”

1、確保全縣貧困人口飲水全面達標。

2、加強水質達標率建設,對千人以上飲用水源地進行技術劃分保護。

3、加強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後管護工作,通過制定管護公約、加強水費收繳、實施水廠智能化、制定政策等措施促進農村飲水工程良性運行。

扶贫印记丨临武水务局、交通运输局:改善基础设施建设 助推农民脱贫致富扶贫印记丨临武水务局、交通运输局:改善基础设施建设 助推农民脱贫致富

臨武縣交通運輸局

2018年以來,縣交通運輸局以鄉村道路改善提升為重點,以村組公路為突破點,加快推進貧困村農村公路網暢通,打破了制約全縣貧困村發展的交通瓶頸,切實解決了貧困村行路難的問題。

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全縣自然村通水泥路項目建設總里程為222公里,2018年完成59個項目55公里;2019年完成157個項目167公里,共涉及117個行政村262個自然村;2019年底全縣實現農村公路“組組通”,25戶100口人以上的自然村均通上了水泥路。

為了加快農村公路等交通項目建設,臨武縣在政策、資金等方面予以全力支持,確保了各項工作順利推進。對農村公路窄路加寬項目,村道項目補助20萬元/公里,縣鄉道由財政全額配套。對自然村通水泥路建設的技術標準作了規定,將生命安全防護設施、警示標誌和公路附屬設施一併納入設計,所需資金全部由財政配套;路面建設除省市補助資金外,按3.5米寬路面標準進行全額補助;對自然村通水泥路的路基建設安排5萬元每公里的扶持資金。

臨武縣交通運輸局脫貧攻堅“軍令狀”

1、加快交通項目驗收審計工作。

2、完成交通扶貧項目工程款撥付工作。

3、更新交通扶貧項目庫,謀劃2020年交通項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