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地的冰与火之歌

东北大地的冰与火之歌


进入12月,东北最冷的地方已经达到零下30度。


大家都知道,东北是中国最冷的地方,可是很多人不知道,东北也是中国最“热”的地方。


这里是中国火山活动最强烈的地区,有着五座活火山,火山遗迹遍布整片大地。


有句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某个角度来看,东北人身上那种爱憎分明的性格和这片冰火两重天的大地还真是有些相像。


东北大地的冰与火之歌

(飞机飞过东北大地)


东北地区火山活跃大约是从侏罗纪开始的。


那时太平洋板块刚成型,开始向古亚洲大陆之下俯冲。


彼时日本列岛还未诞生,中国东北地区处于大陆边缘,直接面对太平洋板块的俯冲。


东北大地的冰与火之歌

现在的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以及东北地区和日本列岛的位置关系


俯冲到地壳之下的太平洋板块发生部分熔融,岩浆冒出地面,造就了东北大地频繁地火山喷发。


火山爆发规模巨大、范围甚广,就如日本印尼等紧邻太平洋的地区一样。


这种火山活动直到距今一万年内才慢慢减弱,不过仍然有包括长白山和五大连池等火山喷发。


东北大地的冰与火之歌

俯冲带示意图,不过东北地区火山喷发的原因,包括岩浆的来源以及如何汇集等问题目前还未有确切的结论


火山是大自然的雕塑家,它造就了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遍布火山的东北有很多藏在闺中的隐秘风景不被大众所知。

火山喷发停歇,熔岩翻滚冷却,伴随着大陆漂移、冰期来去,千百万年里东北大地上演绎着一场辉煌的“冰与火之歌”。


东北大地的冰与火之歌

东北火山群分布图


爆炸而生的火山明珠



东北的火山很多都是暴脾气,比如阿尔山和龙岗火山,未等岩浆冒出地表就原地爆炸了。


这样爆炸后留下一个大坑,大坑积水成湖便形成了如今的阿尔山天池群和龙湾天池群。


这类“天池”有一个优雅的名字,叫玛珥湖,来源于德国艾菲尔地区对当地火山口湖的称呼。


东北大地的冰与火之歌

阿尔山火山群--驼峰岭天池


另外还一种天池就是大家熟知的长白山天池,是由火山喷发而出的岩浆和碎屑垒筑而起的圆锥形火山口积水而成。


这类火山口湖通常有规则的外形,坐落在高处,是名副其实的“天”池。


东北大地的冰与火之歌

长白山火山群--长白山天池


玛珥湖的火山口壁一般比较低平,没有火山锥样的基座,其形态取决于当初爆炸的规模。


规模大,形成的火山口就大,湖壁比较矮;


反之,爆炸规模小,火山口小,火山碎屑堆在周围,才凸显出火山锥。


东北大地的冰与火之歌

龙岗火山群--大龙湾


阿尔山火山群有七个保存完好的火山口湖:天池、地池、驼峰岭、双沟山、柴河源、银池、月亮池。


东北大地的冰与火之歌

阿尔山火山群--阿尔山天池


龙岗火山群形成了以大龙湾、三角龙湾、龙泉龙湾、四海龙湾等为代表的八个不同大小的火山口湖。


东北大地的冰与火之歌

龙岗火山群 摄影/宋利


这些湖泊,静卧在高高的山顶,清澈的湖水被森林环绕,宛若山间的碧玉一样。


石海与杜鹃的奇妙CP


东北的火山地貌中时常能见到一种顽强矮小的灌木—杜鹃花。


这些杜鹃花似乎特别喜欢挑战艰难的环境,它们在其它植物无法存活的熔岩石海中生长得极其旺盛。


在乍暖还寒的春天,紫色的杜鹃花在波浪起伏的黑色石海中尤为显眼。

东北大地的冰与火之歌

逊克火山群--红星火山公园 伊春的红星火山地质公园,每到春季,杜鹃花开满整片石海。摄影/谭景涛


黑色的冷却熔岩与紫色的杜鹃花就像一对情侣,熔岩流到哪里,杜鹃花就开到哪里。


从伊春的红星火山地质公园到五大连池、再到达尔滨湖、阿尔山、镜泊湖,这些火山熔岩地貌中都伴生着杜鹃花。

东北大地的冰与火之歌

诺敏火山群--达尔滨罗的杜鹃花,达尔滨湖紫色的杜鹃于火山熔岩石塘之上倏然绽放,花开十里,蔚为壮观


东北大地的冰与火之歌


黑色的熔岩因为杜鹃花的存在不再显得那么冷漠,多了一份柔情,紫色的杜鹃因为坚毅的岩石也被映得更加鲜艳妖娆。


这真是一副绝佳的搭配。


春天的花期通常会有一场春雪。白色的雪披在杜鹃和熔岩上,像是喷上了一层冷烟花,好像大自然在庆祝他们的婚礼。


东北大地的冰与火之歌

逊克火山群--红星火山公园


身材各异的火山锥


不同的构造环境和喷发强度造就了东北火山多种多样的形态。


乌兰哈达火山群中的察哈尔火山体态优美,规模较大,锥体结构完整,从北到南主要包括三座火山,当地人称北中南三座炼丹炉,是火山中最新崛起的明星。

东北大地的冰与火之歌

乌兰哈达火山群--从空中俯瞰三座炼丹炉,右上角为北


东北大地的冰与火之歌

乌兰哈达火山群--北炼丹炉


东北大地的冰与火之歌

乌兰哈达火山群--中炼丹炉 摄影/张建新


长白山火山喷发猛烈,火山锥整体被掀起,留下一片低矮的底座,与日本的富士山相比,长白山少了一种优雅,而是多了一种刚毅残缺的美。

东北大地的冰与火之歌

长白山火山群--长白山


五大连池和镜泊湖火山相对来说则要安静一些,火山喷发出大量熔岩,沿着河谷流淌,形成堰塞湖和大片熔岩台地和石海。

东北大地的冰与火之歌

五大连池火山群--五大连池


达里诺尔火山群在锡林浩特附近的一片火山,由于地壳抬升和风化作用,如被刀削平的山一样排列在草原之上,被称为平顶山,形成独特的火山景观。

东北大地的冰与火之歌

达里诺尔火山群--平顶山


在达里诺尔湖周边,有一片辽阔的火山熔岩台地和大量的火山锥,几十座火山聚在一起,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火山群落。

东北大地的冰与火之歌

达里诺尔火山群--从空中俯瞰火山群


东北大地的冰与火之歌

达里诺尔火山群--火山锥


还有的火山藏在大山深处,很少人到访,比如隐匿在大兴安岭腹地的四方山,它是诺敏火山群中形态最好的火山锥,圆形的火山口中积水而成一个迷你的火山口湖。

东北大地的冰与火之歌

诺敏火山群--四方山


东北大地的冰与火之歌

诺敏火山群--四方山


冷却的火山熔岩


在阿尔山、五大连池和镜泊湖,火山喷发的岩浆在地面形成广阔的熔岩台地,犹如波涛汹涌的海洋,有熔岩绳、熔岩洞、熔岩陷谷等各种奇异的景观。


东北大地的冰与火之歌

镜泊湖火山群--熔岩台地


阿尔山大黑沟有一片呈馒头形的熔岩丘,是全国独有的一种地貌形态。


东北大地的冰与火之歌

阿尔山火山群--龟背岩


火山喷发的时候,极高温度的熔岩涌出地面,在流动过程中,表层先凝固成壳,而下面熔岩流仍在继续流动。


熔岩表壳被下面熔岩流牵引,发生塑性变形,从而形成了千姿百态的熔岩地貌。


五大连池最近一次火山喷发于1719—1721年,距今仅270年,地质地貌保存完好,熔岩流动景象清晰,面积达64平方公里,非常壮观,被称为“天然火山博物馆”。


东北大地的冰与火之歌

五大连池火山群--火山锥及熔岩


长白山望天鹅风景区有一面翻滚的岩墙,是球状的熔岩在冷凝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节理。


东北大地的冰与火之歌

长白山火山群--望天鹅火山球状熔岩


伊通火山群中的西尖山,整座山体由玄武岩柱构成,柱体截面的多边形极其规则,每个石柱像是高大的石塔一样,蔚为壮光。

东北大地的冰与火之歌

伊通火山群--西尖山


当火山喷发遇到河流


火山熔岩非常霸道,它所通过的地方,一切事物都将覆灭,可谓是见佛杀佛,遇鬼杀鬼。


熔岩遇到河流,会将河道堵住,形成如镜泊湖、五大连池、达尔滨湖、阿尔山七大连池这样的火山堰塞湖。

东北大地的冰与火之歌

镜泊湖火山群--镜泊湖


东北大地的冰与火之歌

诺敏火山群--达尔滨湖


东北大地的冰与火之歌

五大连池火山群--五大连池 摄影/冰城馨子


熔岩流动时具有强大的破坏力,不过当其冷却下来,威风就大减,此时就到河流展示力量的时候了。


水滴石穿,只要时间足够,河流可以切割一切。


阿尔山的火山熔岩台地终究没有抵挡住河水常年不断的侵袭,被切割出一条峡谷。


东北大地的冰与火之歌

阿尔山火山群--哈拉哈河峡谷 摄影/珲色天空


在长白山西坡,由火山碎屑堆积而成的平原被河水切割出深达80米的峡谷,两岸悬崖绝壁坡陡如削,峡谷之中耸立着奇特的熔岩石峰林。

东北大地的冰与火之歌

长白山火山群--锦江大峡谷 摄影/tobe125


冰天雪地中的温暖


火山不仅是岩浆的喷发,它还通过另外一种方式彰显着存在感,比如温泉。


除了冰与火的直面碰撞,寒冬里冒出地表的温泉最能体现火山与东北大地的奇妙姻缘。


阿尔山冬季气温最低可达零下30多度,可是哈拉哈河的一段,不论天气多冷,河段从不封冻,河水热气腾腾,还长着水草。


东北大地的冰与火之歌

阿尔山火山群--哈拉哈河不冻河


在长白山瀑布附近,无数条热流从地底涌出,终日不断。


冬天,其它地方都是白雪皑皑,唯有这里热气缭绕,上升的水汽挂在旁边的岳桦枝头形成晶莹剔透的雾凇。


东北大地的冰与火之歌

长白山火山群--瀑布和温泉


结尾


目前东北大地上的火山活动暂趋于停歇,不过这只是休眠,在一万年内喷发过的五大连池、长白山等活火山仍有苏醒的可能性,不知下一幕“冰与火之歌”何时上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