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賢畢至巷姓黃


圖話福州古厝 | 群賢畢至巷姓黃


本期,我們走進——

黃 巷


黃巷位於南后街東側,塔巷之南,東西走向。
晉永嘉年間,衣冠南渡,八姓入閩,黃姓聚居於此,故名黃巷。
宋時改新美坊,明萬曆以後複稱黃巷,沿用至今。


圖話福州古厝 | 群賢畢至巷姓黃

圖話福州古厝 | 群賢畢至巷姓黃

圖話福州古厝 | 群賢畢至巷姓黃

夜幕下的黃巷


圖話福州古厝 | 群賢畢至巷姓黃

圖話福州古厝 | 群賢畢至巷姓黃

黃巷光影


圖話福州古厝 | 群賢畢至巷姓黃

圖話福州古厝 | 群賢畢至巷姓黃

圖話福州古厝 | 群賢畢至巷姓黃

漫步黃巷


圖話福州古厝 | 群賢畢至巷姓黃

圖話福州古厝 | 群賢畢至巷姓黃

黃巷深處,靜聽時光


黃巷歷史上名人甚多。


校書郎黃璞;


崔大夫;


戶部尚書林泮,侍郎薩琦,明名士林蕙與清知府林文英祖孫;


榜眼林枝春,巡撫李馥、梁章鉅,經學家陳壽祺、陳喬樅父子,知府薩龍光,臺灣府學教諭葛鳳鳴、赴琉冊封正使趙新,五子科甲名士郭階三和郭柏蔭、郭柏蒼父子兄弟,及其家族後裔郭曾炘、則澐、可詮、可信、可諮、化若等等。


圖話福州古厝 | 群賢畢至巷姓黃

圖話福州古厝 | 群賢畢至巷姓黃

舊時黃巷 資料圖


圖話福州古厝 | 群賢畢至巷姓黃


黃樓,亦稱“小黃樓”,位於黃巷中段北側舊19號、新36號。


圖話福州古厝 | 群賢畢至巷姓黃

故居大門


史載東晉永嘉之亂,衣冠南渡,中原黃氏入閩聚居此巷,黃巷因此而得名。


唐進士、崇文閣校書郎黃璞相繼居此,建樓閣曰黃樓。


圖話福州古厝 | 群賢畢至巷姓黃

園宅花園雲霧繚繞


傳說唐末黃巢軍入福州,因聞黃璞的大名,命令兵士夜過黃巷“滅燭而過”,勿擾其家,從此黃巷名聲大振。


圖話福州古厝 | 群賢畢至巷姓黃

俯瞰黃樓


清雍正年間至乾隆前期為林枝春所居,後傳清代名臣梁章鉅。


花廳“黃樓”為雙層樓閣,楹門窗戶都用楠木,而且做工講究,雕刻精巧。


圖話福州古厝 | 群賢畢至巷姓黃

圖話福州古厝 | 群賢畢至巷姓黃

圖話福州古厝 | 群賢畢至巷姓黃

黃樓內景


樓兩側靠牆是糯米與三合土製成的雪洞樓前天井,對面太湖石壘成的假山,小巧魚池,拱形小石橋跨越其上,橋欄板上刻“知魚樂處”四字。


沿小橋進入假山,怪石重疊,曲徑盤旋。


沿石階而上坪頂,東側一座半邊涼亭,造型精美。


庭內環境清幽,格調高雅,具有江南園林的特色。


2006年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圖話福州古厝 | 群賢畢至巷姓黃

小黃樓舊景 資料圖


圖話福州古厝 | 群賢畢至巷姓黃

小黃樓內的假山、拱橋和魚池 資料圖


圖話福州古厝 | 群賢畢至巷姓黃


位於黃巷北側舊18號、新36號。


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梁章鉅由江蘇布政使任上引疾歸裡,再度居住黃巷,並精心在唐名士黃璞故居遺址“黃樓”東側構築相當精巧的花園,因名“東園”。


圖話福州古厝 | 群賢畢至巷姓黃

圖話福州古厝 | 群賢畢至巷姓黃

圖話福州古厝 | 群賢畢至巷姓黃

亭臺樓閣 花木扶疏


“東園”內分12景:藤花吟館、榕風樓、百一峰閣、荔香齋、賓月臺、小滄浪亭、寶蘭堂、瀟碧廊、般若臺、澹囦沼、浴佛泉和曼華精舍,並各系以詩。


圖話福州古厝 | 群賢畢至巷姓黃


位於黃巷中段北側舊18號、新34號,梁章鉅故居“東園”東鄰。


主座後為花園,內建“小嫏嬛館”,系清代著名學者陳壽祺藏書樓,藏書8萬卷。


現存一座四開間閣樓,與一座八角形閣樓相連接。


1992年由福州市人民政府掛牌保護。


圖話福州古厝 | 群賢畢至巷姓黃

圖話福州古厝 | 群賢畢至巷姓黃

圖話福州古厝 | 群賢畢至巷姓黃

百年書樓,墨韻猶存


圖話福州古厝 | 群賢畢至巷姓黃

樹齡百年以上的蘋婆樹 ©林建華


圖話福州古厝 | 群賢畢至巷姓黃


位於黃巷東段北側舊6、7號,新4號,俗稱“五子登科”宅第。


始建於明末,原系衙門。


清同治年間,名宦郭柏蔭顯貴後購置重修,其父郭階三,生五子,皆登科第,宅前因懸“五子登科”牌匾。


圖話福州古厝 | 群賢畢至巷姓黃

門面壯觀


圖話福州古厝 | 群賢畢至巷姓黃

圖話福州古厝 | 群賢畢至巷姓黃

規模宏大,古樸雄偉的故居內景


該故居保留完整,規模宏大,門面壯觀,明、清兩代建築風格並存,是福州典型的民居建築。


2005年公佈為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


圖話福州古厝 | 群賢畢至巷姓黃

院內假山鬱鬱蔥蔥


圖話福州古厝 | 群賢畢至巷姓黃


位於黃巷北側西口新46號,清乾隆年間先由藏書家薩龍光購置。


內有書齋稱“聞雨山房”,分前後院,俗稱上底齋、下底齋。


院牆頭線條簡練,瀉水平緩,具有明代及其以前古樸、典雅的建築特色,是“三坊七巷”中最古老的建築物之一。


圖話福州古厝 | 群賢畢至巷姓黃

圖話福州古厝 | 群賢畢至巷姓黃

具有明代及其以前建築特色


圖話福州古厝 | 群賢畢至巷姓黃


位於黃巷中段新65、67號。


明代建築,坐南朝北,建築面積1413平方米,兩座毗鄰。


主座前後三進。


清藏書家李馥晚年在此營“居業堂”,藏書十餘萬卷,不乏善本。


圖話福州古厝 | 群賢畢至巷姓黃

綠樹挺拔


圖話福州古厝 | 群賢畢至巷姓黃


在黃巷南側,為南北走向的禿頭弄。


清咸豐、同治間,有朱天章者精喉科,居此,人呼此弄為“喉科弄”。


圖話福州古厝 | 群賢畢至巷姓黃

圖話福州古厝 | 群賢畢至巷姓黃

弄堂狹窄,亦如喉管


圖話福州古厝 | 群賢畢至巷姓黃


在黃巷南側,也是南北走向的禿頭弄。


圖話福州古厝 | 群賢畢至巷姓黃

圖話福州古厝 | 群賢畢至巷姓黃

不起眼的小巷,曾是攝影愛好者心中的“聖地”


民國初,莊心波就弄口對面清王燮花園舊址創鏡中天照相館,是為福州歷史上最早的照相館之一,曾轟動一時,弄因此名照相弄。


圖話福州古厝 | 群賢畢至巷姓黃

照相弄舊照 資料圖


圖話福州古厝 | 群賢畢至巷姓黃

1931年標明福建南街黃巷鏡中天照相館拍攝的拿書的福州婦女 來源@東南網



圖話福州古厝 | 群賢畢至巷姓黃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這裡面有太多的故事值得探尋。
《圖話福州古厝》是福州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影像事業部出品的一檔原創圖文欄目,通過每週一期的線上展覽形式,帶領讀者雲遊福州古厝。


圖話福州古厝 | 群賢畢至巷姓黃


下一期,

我們將帶你走進——

安 民 巷


攝影 俞松

文字 劉新徵

監製 劉新徵 金振玉


參考文獻:

[1] 唐希. 話說三坊七巷[M]. 福建電子音像出版社,2010.

[2] 曾意丹. 福州古厝[M].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19.

[3] 黃啟權 主編. 三坊七巷志[M]. 海潮攝影藝術出版社, 2009.

[4] 張作興 主編. 閩都古韻[M]. 海潮攝影藝術出版社, 2004.

*部分圖片來自福州新聞圖片社、三坊七巷官微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