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河之聲】草原景觀新節點

ང་ཚོས་སྐད་ཆའི་ལམ་ནས་མདུན་སྐྱོད་ཀྱི་བསང་ཆུ་སྒྲོག

我們用聲音講述奮進中的夏河

ང་ཚོས་སྐད་ཆའི་ལམ་ནས་འཕེལ་རྒྱས་ཀྱི་ངོ་མཚར་འབྲི།

我們用聲音記錄發展中的時代

བསང་ཆུའི་གསུང་དབྱངས། ཁྱོད་ཀྱི་སྙན་དུ་སྒྲོན།

夏河之聲 在您耳邊

བསང་ཆུའི་གསུང་དབྱངས། ཁྱོད་དང་ལྷན་དུ་ཡོད།

夏河之聲 與您相伴


【夏河之聲】草原景觀新節點



雪山掩映下,國道213線似一條玉帶環繞春日的草原。

公路兩邊,一棟棟藏族建築特色的院落“鑲嵌”其間。

這裡就是夏河縣阿木去乎鎮黑力寧巴村,這個昔日的省級深度貧困村,如今已成為遠近有名的生態小康村。

【夏河之聲】草原景觀新節點

“短短兩年時間,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拉毛草告訴記者,經過政府兩年的投資建設,她和鄰居都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新式藏寨。“政府的領導說了,讓我今年在家裡開辦農家樂,這樣我們還可以靠旅遊掙錢。”

黑力寧巴村位於夏河草原西南部,處於國道沿線、毗鄰夏河機場,地理位置重要、區位優勢明顯。廣袤的天然草場給遊客提供瞭如詩般的意境,獨特的藏戲文化和便捷的交通位置也吸引了很多遊客。

夏河縣副縣長、阿木去乎鎮黨委書記旦正加介紹,夏河縣挖掘草原風光資源,全力打造生態文明旅遊樣板村,從源頭上轉變貧困群眾的致富觀念,確保群眾增收。

黑力寧巴村就是政府極力打造的一個旅遊樣板村亮點。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該村不斷實現全村整體環境生態化、基礎設施現代化、村容村貌特色化、家庭院落景觀化、全面打造集旅遊服務、運輸服務、生態宜居和文化體驗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生態文明小康村。

【夏河之聲】草原景觀新節點

2019年,重點實施了農牧戶住房提升改造、村垃圾分類處理、農牧村住房民族化特色風貌改造、傳統生產生活風貌展示、兒童樂園和民俗射箭場、鄉村集市、黑犛牛帳篷營地以及村莊南部打穀場等20個方面的項目,項目總投資3000餘萬元。

“營地裡的黑犛牛帳篷是當地牧民純手工製作,帳篷內的擺設、用具,也儘量還原牧民生活原貌。下一步,我們將依託已建成的黑力寧巴觀景臺,聯動周邊村莊,重點發展村落觀光、藏寨體驗、景觀觀光、生態休閒旅遊等產業發展,打造集藏式民宿、騎馬射箭、觀景觀演等藏族村落文化體驗於一體的特色旅遊專業村集群。”旦正加的目標,就是爭取早日把黑力寧巴村建設成213國道草原精品旅遊風情線上的一個醒目節點。

近年來,甘南州把建設生態文明小康村作為脫貧攻堅的新載體和全面振興鄉村的新實踐。“我們立足甘南州自然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欠賬大、脫貧攻堅任務艱鉅的州情實際,經過反覆調查研究,深入探索創新農牧村發展新模式,提出把工作的主攻方向和著力重點放到農牧村。”甘南州州長趙凌雲接受記者採訪時稱,甘南州創造性地提出了以自然村為單元,融合社會主義新農村、美麗鄉村、旅遊專業村、脫貧致富村的目標要求,以生態文明建設為統攬,以水電路房等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以“六化七改三治兩分離”為目標(全面推進硬化、綠化、亮化、淨化、文化、美化“六化”和改圈、改廁、改廚、改炕、改院、改房、改人“七改”工程,紮實開展治亂建、治亂排、治亂棄“三治”和人畜分離、柴草分離“兩分離”行動),整合農牧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社會保障、產業發展、生態保護、基層組織、平安甘南、精神文明等項目,大力建設以“生態人居、生態經濟、生態環境、生態文化”四大工程為核心的生態文明小康村,“十三五”期間計劃建設1500個。

【夏河之聲】草原景觀新節點

目前,全州累計投入資金126億元,建成紅色旅遊型、生態體驗型、休閒度假型、民俗文化型、特色產業型生態文明小康村1303個,所建村基礎設施、產業發展、村容村貌、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發生了根本改變,釋放出巨大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穩定效益和示範效益。


本期主播:袁茂潤

編 輯:王順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