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三國:蜀漢丞相諸葛亮三兄弟反目,相恨相殺

諸葛亮在家排行老二,上面有大哥諸葛瑾,下面有三弟諸葛均,還有族弟

諸葛誕,在諸葛亮上面還有一個姐姐叫諸葛玲,因跟本文無關,我在本文中對於諸葛玲就不做表述了。

《世說新語》: 諸葛瑾弟亮,及從弟誕,並有盛名,各在一國。於時以為" 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 誕在魏與夏侯玄齊名;瑾在吳,吳朝服其弘量。因為三人後來分別投效魏蜀吳,而對三方的貢獻又各不相同。

品三國:蜀漢丞相諸葛亮三兄弟反目,相恨相殺

自古就有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的說話,可在時局動盪的三國時期,卻不是那麼回事,所有的高門士族富戶商紳都是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的,或父親在這個曹魏陣營兒子在蜀漢陣營,或哥哥在孫吳陣營弟弟在蜀漢陣營,或姐夫在蜀漢陣營小舅子在曹魏陣營,縱觀整個三國曆史,家族合縱連橫,兄弟叔伯姐妹分屬不同陣營比比皆是,這也造成了整個三國曆史就是自家親戚相互攻擂。

說起三國曆史,可能大家最為熟知的也就是諸葛亮了,這個為蜀漢集團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靈魂人物,一次隆中對發表了對局勢的態度,也奠定了將來三分天下的格局,一篇出師表道盡了在動盪的三國時代苦心嘔血,輔佐劉備父子成就一方霸業的抱負。而我今天要說說的就是諸葛亮家族兄弟的故事。

品三國:蜀漢丞相諸葛亮三兄弟反目,相恨相殺

“虎”諸葛瑾:諸葛瑾(公元174年-公元241年),字子瑜,漢族,琅邪陽都人。三國時期孫吳重臣,諸葛亮之兄,諸葛恪之父,經魯肅推薦,為東吳效力。胸懷寬廣,溫厚誠信,得到孫權的深深信賴,稱為“神交”,並努力緩和蜀漢與東吳的關係。公元220年呂蒙病逝,諸葛瑾代呂蒙領南郡太守,駐守公安。孫權稱帝后,諸葛瑾官至大將軍,領豫州牧。

公元215年,孫權遣諸葛瑾使蜀通好劉備,與其弟諸葛亮在公館見面,未談私事。最後雙方以分界結束。作為大哥,諸葛瑾對待弟弟是包容的,雖分屬不同陣營,但仍舊從大局出發努力促使不同陣營通力合作共同對曹。但從孫權遣諸葛瑾通好劉備一事可以看出,諸葛瑾對於弟弟所屬陣營並沒有多少關懷之心,兄弟見面竟無兄弟感情可以談,所以可以看出,雖是親兄弟,但代表各自的利益集團,如有利益衝突,定然會兄弟反目,相恨相殺。

品三國:蜀漢丞相諸葛亮三兄弟反目,相恨相殺

諸葛均,琅邪陽都人,諸葛珪之子。三國時吳大將軍諸葛瑾、蜀漢丞相諸葛亮的同母弟。

父親諸葛圭早逝,其兄諸葛亮與諸葛均及兩名姊姊便由叔父諸葛玄撫養成長。後來漢廷選任朱皓以代諸葛玄之職,幸好諸葛玄與荊州牧劉表有舊交知情,便帶諸葛亮與諸葛均同往依附,與兄長諸葛亮及兩名姐姐避亂到荊州南陽臥龍崗,諸葛玄於公元197年去世後,與兄長諸葛亮在南陽隱居晴耕雨讀。207年劉備三顧茅廬請其兄諸葛亮出山相助,兄長諸葛亮出仕劉備後,諸葛均仍留在隆中種田度日,後兄長諸葛亮引薦劉備,蜀漢建立後公元216年出任長水校尉官職,蜀漢滅亡後與宗預被遷徙至洛陽,在途中病故。

諸葛均的一生平淡無奇,在蜀漢集團出任一個小官,靠兄長諸葛亮的一點庇護得以善終,故諸葛均此人在三國曆史中並沒有多大多好的才能,也沒有和其他兄弟有集團利益上的交集。

品三國:蜀漢丞相諸葛亮三兄弟反目,相恨相殺

“狗”諸葛誕:諸葛誕(?-公元258年),字公休,琅邪陽都人,諸葛豐之後。初三國時期曹魏將領,漢司隸校尉諸葛豐之後,蜀漢丞相諸葛亮的族弟。在魏官至徵東大將軍。曾與司馬師一同平定毌丘儉、文欽的叛亂。之後因與被誅的夏侯玄、鄧颺交厚,且見到王淩、毌丘儉等人的覆滅而心不自安,於公元257年起兵反對司馬昭,並得到東吳的支援。公元258年二月,諸葛誕被胡奮所斬,夷三族。諸葛誕麾下數百人,全部拒絕投降而被殺。

諸葛誕與孫吳的東興之戰,因著東吳興築新的東興大堤,修築兩城並留兵戍守,認為是入侵魏國的行為,於是提議分兵三路攻吳。這是諸葛誕和孫吳諸葛家族的戰鬥,時任孫吳太傅的諸葛恪(應屬諸葛誕侄子輩)率領吳軍擊敗司馬師和諸葛誕的曹軍。時也命也,沒想到和諸葛誕戰鬥的不是諸葛瑾,而是諸葛瑾的兒子諸葛恪,也算是諸葛兄弟的延續下來的爭鬥。

品三國:蜀漢丞相諸葛亮三兄弟反目,相恨相殺

陳壽在三國志說他“心大志迂,不慮禍難,變如發機”雖然官做的高,官至大司徒驃騎將軍青州牧徵東大將軍壽春侯,但是能力和諸葛家的另外兩位比起來差的太遠;他的品德也沒有那兩位好,魏文帝曹丕認為他好沽名釣譽,而且他作為魏臣,竟然無端反叛,投靠吳國,還沒有成功,兵敗被殺,古代有所謂的重臣不事二主,所以對他的評價自然好不到哪去,所以和龍、虎相比,頗有不如,只好稱狗了。

品三國:蜀漢丞相諸葛亮三兄弟反目,相恨相殺

“龍”諸葛亮:諸葛亮(公元181年-234年),字孔明,號臥龍。三國時傑出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散文家、外交家、發明家。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於公元181年出生於琅邪陽都的一個官吏之家。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諸葛豐曾在西漢元帝時做過司隸校尉(衛戍京師的長官)。諸葛亮父親諸葛圭,字君貢,東漢末年做過泰山郡丞。

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諸葛亮自不必多說了,作為蜀漢集團丞相,每天思慮的就是如何吞併曹魏集團和孫吳集團,所以不可避免的和分屬不同陣營的諸葛家族的兄弟們鬥爭,也因為分屬陣營不同,在當時的儒家忠君思想的影響下,忠義是擺在第一要務的,所以跟兄弟打架無可避免。

品三國:蜀漢丞相諸葛亮三兄弟反目,相恨相殺

這不得部讓人想起劉關張兄弟三人自桃園三結義之後的坦誠相待,一直以來義字當頭,相扶相持創立了三足鼎立的蜀漢集團。要是諸葛兄弟也能如此,定時三國時期一段歷史佳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