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看看福州最古老校長辦公樓長啥樣?

繼4月7日高三返校復課後,4月20日初三學子也將復課,回到他們闊別已久的中學校園。

来!看看福州最古老校长办公楼长啥样?

福州格致中學高三複課的場景

如果問福州最老的新式中學是哪一所,很多人會說是福州一中,其前身是“鳳池”書院(1817 年)和“正誼”書院(1870 年),而到了1902年鳳池、正誼才正式改名全閩大學堂,成為一所新式學堂(民國初,全閩大學堂本科停辦,只剩預科,是為福州一中的前身)。

来!看看福州最古老校长办公楼长啥样?

福州一中校園

在福州成為通商口岸之後,有一批西式學堂興建起來,福州格致中學堪稱最早的西式學堂。

格致中學的前身是南臺保福山學校(1847年創辦),遷至如今的于山北麓時是在1864年前後。

来!看看福州最古老校长办公楼长啥样?

1908年福州格致中學位於福州古城最佳位置

如今格致中學校園內仍保留有130年前的校長辦公室(建於1889年),在福州也僅此一座。

来!看看福州最古老校长办公楼长啥样?

福州格致中學校史館,福州最古老的中學校長室

福州現存最老校長樓

170多年前,傳教士約翰遜(Rev.Stephsen John⁃son)從美國來到中國福建,其回憶錄《福州早期回憶錄》(發表於1880年《教務雜誌》)中記載了從廈門到福州的經歷:“1847年1月1日我從廈門動身……1月2日乘船沿閩江到達福州……我最早居住地在中洲島的一所房子裡……在我到達六個月後,一所教會學校在大好形勢下開辦了。”

約翰遜的中文譯名叫楊順。楊順的工作可謂務實與神速,1847年7月便在中洲島辦起一所學校,這是格致書院的雛形。兩個月後,在臺江吉祥山擴建成了“南臺保福山學校”,1848年2月開學,這是美國教會在福建創辦的第一所近代西式學堂。

據格致中學歷史老師李怡介紹,隨著南臺地區商業的發展,商人、手工業者也都願意將子女送往這所學校,到了1858年,校長(主理)接受了前清舉人塾師建議,採用“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後致知”的古訓,取名“格致學校”,後又改為“格致書院”。

1864年,格致書院遷校於九仙山(即于山)北麓,那一帶當時是傳教士的聚居地,書院建一“L”形教學樓,依山還修建林肯樓、可安堂、思維講堂、沁山地運動場等,校門設於觀巷前弄。

1890年學校又改稱為“榕城格致書院”,設漢文和英文兩班。也就是在這一時期,這座“小白樓”建起來了(建於 1889 年),作為校長的辦公室使用。

来!看看福州最古老校长办公楼长啥样?

建於1889年的校長室

1916年學校仿效美國學制,改8年為6年的初高中三三制,改名為福州格致中學。這一年學校完成了正規化建設和開拓發展的過程。

来!看看福州最古老校长办公楼长啥样?

1920年格致中學畢業班合影,其中有不少洋教員

據“福州老建築百科”創辦者薛紀天介紹,“如今福州中學校園內的老建築所剩不多,福州外國語學校2座、福州高級中學2座,格致也就剩這麼一座,格致這一座可謂是福州唯一留下的百年中學校長樓。”

来!看看福州最古老校长办公楼长啥样?

“小白樓”前有一棵老樟樹

如今的“小白樓”已成為格致中學的校史陳列館,據校辦公室主任謝梅蓮老師介紹,“校長樓外觀是按原樣復原,辦公樓內原先是木質地板,之後為了防潮改成了大理石材質,室內的石柱仍保持原樣。此前,在1987年拆除‘民主樓’(原名‘可安堂’)時,發現原鐘樓橫牆上面的碑文有‘榕城格致書院1889年’字樣,這座校長樓應是同一時期建造的。”

来!看看福州最古老校长办公楼长啥样?

1901年的榕城格致書院

年輕校長薛廷模

如今,在格致中學的這座有著130年曆史的校長樓前,立著幾座銅像:陳紹寬、丁超五、薛廷模。

陳紹寬是“閩系”海軍將領,曾任“海軍部部長”(1932年),他曾在榕城格致書院就讀,後來成為格致中學董事(1935 年);

来!看看福州最古老校长办公楼长啥样?

校友陳紹寬

丁超五畢業於福州格致書院,1913年當選為“國會眾議院議員”,1947年格致校董會改組任董事長,1949年之後,被任命為福建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後改稱副省長)。

来!看看福州最古老校长办公楼长啥样?

校友丁超五

那麼居校長樓前最顯眼位置的薛廷模是誰呢?這個名字對福州人來說相對陌生,但在辦校史上,卻是一位“關鍵先生”。

1927 年,中國政府收回教育權,不準洋人在中國擔任公私立學校校長。同年5 月,改稱“福州私立格致中學”,格致書院第二十一屆校友沈志中出任校長,但因經濟大權仍控制在傳教士手中,沈並未擺脫教會的控制,1927 年底沈志中任滿辭職。

来!看看福州最古老校长办公楼长啥样?

1927年,格致英文教員薛廷模

1928 年,薛廷模(1896—1979 年)接任校長,倪耿光為教務主任。謝梅蓮介紹說, “在格致建校史上,薛、倪二人是有著轉折性的關鍵人物,格致中學自此走上了由中國人自主辦學的道路。”

福州文史學者陳朝軍也證實了謝梅蓮老師的觀點,“舊時私立學校的校董會只有一個功能——籌錢,而格致成立了由本地最有威望的名人組成的校董會,卻不是捐款最多的人擔任,這說明教會勢力基本退出了格致中學。格致中學是福州唯一一所擺脫教會、自主辦學的前教會學校,擺脫教會影響,正是薛廷模任內完成的,值得大書特書。”

薛廷模,原籍福建閩侯,1896 年出生在一個土匠的家庭,自幼便在榕城格致書院美籍教員衛瑪黛家中做雜工。衛瑪黛很喜愛這個聰明伶俐的孩子,資助將他送入書院讀書,少年薛廷模即表現出他過人之處,數理化各科均優。1917 年,薛廷模從格致畢業,由學校公費保送到北平燕京大學。四年後,薛廷模在燕大畢業,返回母校任英語教師和福建協和大學講師。

来!看看福州最古老校长办公楼长啥样?

薛廷模銅像

1924年,他又被公款送往美國西雅圖省立華盛頓大學教育系就讀,1927 年學成回國,此時的格致中學也並不平靜,一場“收回教育權的運動”正在進行,1927年3月福州各教會學校師生數百人在倉前山召開了“福州各界反文化侵略收回教育權大同盟”,9 月格致中學發生“焚樓炸屋事件”,學校被迫停課,而沈志中又任滿辭職,一些教師離校帶走部分學生,學校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此時,格致中學董事會提出起用年富力強的薛廷模任格致校長,獲得一致通過。當臨危受命的薛廷模走進“小白樓” 時,他只有32歲。

“幾把火”

薛廷模上任後的一系列動作都可見其辦學魄力:重整校園,籌備1929 年春季開學,接辦私立培英小學和德爾幼稚園,合併為格致小學部;薛主張國人辦學就辦一流學校,他聘請了許多留學美國、日本和國內名大學畢業生當主科教員,邀請美籍教員講授英語課;更取消《聖經》為主修課,要求學生學好國文。

薛廷模還用多種方式為學校籌集了不少辦學經費,陸續購買學校周圍觀巷正巷、于山北麓仙境一帶公屋民房,擴建校舍。在“小白樓”的辦公室裡曾立著他的座右銘“教而不研則淺、研而不教則空”,他親自講授初三年級英文課。

薛廷模的另一舉措也一直影響著後來格致中學校園文化,那便是管絃樂隊的建設。薛廷模主持工作後,從美國購進了多種管絃樂器、樂譜和樂隊制服等,這一度讓學生沸騰。這項獨具特色的課外活動,在當時福建省內學府中也可稱為獨一無二。

2009年出版的《于山志》曾這樣描述:“格致的銅樂隊,據說有百年曆史,美國鋼琴家福路在校主持銅樂隊,所用樂器都是向美國有名的樂器公司購買的。每年遊行等儀式,格致中學銅樂隊服裝整齊,樂器新巧,精神抖擻,演奏精妙;領隊先行,觀者動容,嘖嘖稱讚。”

来!看看福州最古老校长办公楼长啥样?

格致管絃樂隊的傳統一直延續至今,圖為1949年的格致學生樂隊

格致中學校長徐聰介紹說:福路先生是法裔的美國人,大學畢業後,他來到福州格致中學任音樂老師。他喜愛中國字畫和唐詩,在格致學校抗戰時期遷邵武時就開始翻譯一些唐詩,上世紀 50 年代在菲律賓出了英譯本《王維的小詩五十首》。抗戰勝利後,福路先生回美國深造,獲音樂教育博士學位,後來他的名字被載入《世界教育名人錄》。

来!看看福州最古老校长办公楼长啥样?

抗日戰爭時期福路與格致銅樂隊

1981年,福路先生應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及福建師範大學等單位之邀訪華。他還抽空專程回格致中學,在校園內舉辦了音樂會。

薛廷模的“幾把火”中還包括了在學校內建起了音樂室、美術室、勞作室、實驗樓、博物陳列室、圖書庫及可供高年級夜自修的大型閱覽室,擴建操場,修建煤渣跑道和體育設施。在提高學雜費的同時,為減輕學生家長負擔和鼓勵學生勤奮學習,他設置了“清寒獎學金”、“晉生獎學金”。

“左右手”

當年與年輕校長薛廷模一同出入“小白樓”的還有一位格致傳奇人物——教務主任倪耿光。當薛廷模接過校長之權時,倪耿光已在裨益知(沈志中之前一任校長)任內當過十年教務長。

今年93歲的格致中學老校友柳挺瓊老人曾在格致就讀,他依然清晰地記得薛校長、倪主任當年的風采。“我念格致的時代正好是抗戰爆發,1939年,學校被迫遷至永泰、邵武。

来!看看福州最古老校长办公楼长啥样?

1939年學校遷至永泰時教職工合影

當時我們到了永泰,薛廷模校長籌措有方,租用了鄉間地主富戶的廳堂作為教室,還接了山間泉水作‘自來水’供學生使用。我們同學就住在城隍廟等廟宇屋舍,晚上堅持在昏暗的汽燈下唸書,一個藤箱一床鋪蓋就是全部行李,地上鋪著茅草,大家擠在一起睡覺,當時學生有飯吃有書念已很開心。”

来!看看福州最古老校长办公楼长啥样?

1939年福州私立格致中學全體

對於倪主任,柳挺瓊老人的印象是:“倪先生的英漢水平都很高,胡適的老師杜威來中國,還有幾次重大外交活動都是他做翻譯。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他教授高三英語課,之後我曾遇到倪先生的侄子,他感慨:‘像叔父這樣能背誦全本英語詞典的老師,實在難得。’”

茶界泰斗張天福生前曾有一段文字回憶他在格致的中學生活,他對倪耿光先生的印象也印證了柳挺瓊的說法。張天福說:“他(倪耿光)精通英文,又自修了德文、法文、日文和希臘文,他的英文‘總是和字典一樣正確’,被譽為當時福州的三大翻譯家之一,尤擅長口語。每次省政府請來外國學術權威人士,如著名的科學家杜威來榕城演講,一律由倪耿光即席翻譯,當時格致中學學生的英語基礎好,這個基礎就是由倪耿光打下的。”

1945年抗戰勝利,學校開始回遷福州,校長徐聰介紹說,“當時只用了三個月就完成了清理校舍、修復校具和購置圖書儀器等工作。9月抗戰結束後,分散在永泰、邵武兩地學校的學生大部分遷回福州,新的學年在濁灰既除、恢復舊觀的格致園開學了,這背後薛、倪二位校領導做出了巨大貢獻。”

1952年,薛廷模完成了三校合併,將楊光中學、法海初級中學合併為“福州第五中學”。也正是在這一年,倪耿光在格致中學退休。此後,薛廷模調往福州一中任英語教員,後任圖書館長。薛廷模1957年退休,1979年辭世,終年83歲。

徐聰說,“如今格致中學的校史陳列館、校本課程當中,薛廷模仍是最為重要的一部分,格致提倡的‘格物致知、明德致遠’(校 訓),也最是體現在薛廷模、倪耿光那一代老教師淡泊名利、傳薪播火的情懷之中,那代人的治學與辦學精神仍影響著如今一代代的格致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