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命運“作對”三十年,我終於明白人生的三個道理

和命運“作對”三十年,我終於明白人生的三個道理

和命運作對這些年,真的很累。

睡眠變差,心情壓抑,累到不想說話,只想一個人靜靜的待著,這些感覺我想我們大多數成年人都會有。

可是想到妻子孩子,想到父母,大多數人又從來都不敢有懈怠。

不是不想停下歇歇,只是害怕一旦停止奮鬥,就再也跟不上這個社會的節奏。

奮鬥、辛苦就是大多數人一生的命運。

人生很苦,在生活的過程中我們總是不斷的摔倒,又不斷地爬起,有些人爬起來總結摔倒的原因,拍拍土繼續前進,有些人摔倒後卻只記得摔倒的痛,不願前行。

在不斷摔倒又不斷爬起的前半生中,我也逐漸領悟到三個人生道理。

和命運“作對”三十年,我終於明白人生的三個道理

一、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

有個朋友真正應驗了“寒門出貴子”這句話。

他家裡是農村的,小時候家裡窮,讀到五年級的時候他父親叫他退學務農,是老師拿著他的獎狀和成績單去他家把他勸回來的。

後來他一直很努力,上了大學考上了公務員,因為他很小就明白了,想要離開那個窮地方,沒有人能幫他,唯有靠自己的努力和勤奮來實現。

有些人生來好命,他可能有個有錢的父母,將來可以繼承家族產業,也可能有個厲害的親戚,能幫他打通事業的關節。

但這些大部分人沒有,即使有,父母的錢可能被敗光,在親戚面前低聲下氣的感覺也會讓很多人放棄。

容易得來的不珍惜,觸手可及的成功往往不會持久。

這個世界上能走到最後的只有自己,親戚不能永遠幫你,父母終會離去,所以要學會獨立,一切都要靠自己,只有自己才靠得住。

和命運“作對”三十年,我終於明白人生的三個道理

二、要懂得改變,不懂變通只能通向死路。

易經說,“窮則通、通則變、變則久”。

這句話在沒有經歷社會的洗禮之前,永遠都不會懂。

曾國藩說,“本色做人,角色做事”。它的意思告訴我們說,做人做事要像銅錢一樣,外圓內方,懂得變通。

事實上,最開始的曾國藩並不懂變通,在領軍之前曾國藩在官場上混的並不如意,直到後來領軍作戰也是輸多贏少,甚至曾經兩次自殺,所幸被人救起。

在經歷不斷的失敗以後,他終於改變作戰方法和變通為人處世的手段,挽狂瀾於既倒,將面臨崩潰的清朝又續命幾十年。

曾國藩的成功源自變通。

而生活中的我們都處於一定的規則中,公司有公司的規則,學校有學校的規則,被條條框框束縛久了,人的思維就容易僵化,如果這時不能變通,那就很容易陷入庸俗的泥潭中,失去進取之心。

一條路不通,萬萬不可就此放棄,換一種心情和處理方式,就多一種選擇,這個選擇不一定成功,卻絕對可以開拓思路,擴展視野,改變自己的格局。

人生其實沒那麼困難,只是你的固執讓人生變得複雜了。

所以,做人做事不能太死板,要學會變通,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才能衝出思維的牢籠,去改變自己,去創造屬於自己的幸福。

和命運“作對”三十年,我終於明白人生的三個道理

三、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害怕失敗。

對於普通人,生活中的挫折往往比順利來的多。

成功是一件好事,人人都喜歡成功,成功可以帶來喜悅和成就感。

而失敗被大多數認為是一件壞事,它給人帶來的則是沮喪和挫敗感。

有句古話,“失敗乃成功之母。”知道它的人多,領悟它的人卻很少。

比如考試,你做過的錯題一定比對題印象深刻,只要你善於總結,將錯題改正,再次遇到同類型的,肯定錯不了。

如果你害怕失敗,做什麼都小心翼翼,患得患失,做事縮手縮腳,瞻前顧後,那還怎麼能夠成功。

失敗不是一件壞事,它至少會帶給你堅強的性格,堅韌的品質。

與此同時,做好迎接挑戰的準備,每當受到挫折失去信心時,不做情緒的奴隸,重拾勇氣,繼續前行。

世界上每一件事物都有正反兩面。

和命運“作對”三十年,我終於明白人生的三個道理

所以,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害怕失敗,當你失敗後不去追究失敗的原因,不去總結失敗的經驗,那你就是“真正”的失敗了。

人生很長,每個人都會經歷生活的泥濘和磨難,不要抱怨命運不公,不要未經嘗試就去放棄,因為這才是生活,這才是普通人的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