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朝峰:“一個鞏固”“四個轉變” 打造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社會治理和文明實踐示範

4月16日上午,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市委政法委書記羅朝峰到昭通魯甸卯家灣安置區調研社會治理和文明實踐工作。

羅朝峰:“一個鞏固”“四個轉變” 打造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社會治理和文明實踐示範

羅朝峰先後深入到卯家灣安置區黨群服務中心、文明實踐分中心、綜治中心、工青婦之家調研瞭解黨群服務、文明實踐、志願者服務、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

羅朝峰:“一個鞏固”“四個轉變” 打造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社會治理和文明實踐示範

羅朝峰:“一個鞏固”“四個轉變” 打造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社會治理和文明實踐示範

羅朝峰:“一個鞏固”“四個轉變” 打造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社會治理和文明實踐示範

羅朝峰:“一個鞏固”“四個轉變” 打造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社會治理和文明實踐示範

羅朝峰:“一個鞏固”“四個轉變” 打造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社會治理和文明實踐示範

之後,羅朝峰在卯家灣安置區文明實踐分中心主持召開座談會。

羅朝峰:“一個鞏固”“四個轉變” 打造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社會治理和文明實踐示範

會上,魯甸縣委副書記、卯家灣安置區臨時黨工委書記吳君堯做了三個方面的情況彙報:一是卯家灣安置區搬遷及工程進展情況。截止2020年3月31日,安置區建檔立卡戶7570戶32347人已全部搬遷入住;搬遷群眾中有勞動力18479人,已就業17016人,就業率92.08%;已完成安置區學生報名3722人,初三年級239名學生已在崇文中學開學,並開通了直達公交車;行政中心、衛生院、農貿市場、消防站、派出所等配套工程正有序推進。

二是新時代文明實踐分中心“13110”工作情況。圍繞“搬進新家園、融入新生活、爭做新市民、弘揚新風尚”1個主題,著力破解“困難群眾自立自強精神塑造難、遷入人口融入發展難、社會和諧穩定治理難”3大難題,組建“卯家灣安置區志願服務隊”1支隊伍,開展“政策理論我們講、搬遷入住我們領、適應生活我們帶、群眾願望我們幫、產業就業我們管、家園平安我們護、幼有所教我們興、文明新風我們樹、文體娛樂我們抓、群眾心聲我們聽” 10項文明實踐。三是社會治理工作情況。啟動建設“智慧卯家灣”,通過“133454”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模式服務群眾。“1”即黨建引領,“3”即社區居委會+業主委員會+物業管理公司的社區治理模式,“4”即領導掛社區、黨員聯萬家、部門包樓棟、幹部幫群眾的“掛聯包幫”工作機制,“5”即初心、愛心、熱心、耐心、細心的5心服務理念,“4”即搬得來、穩得住、能致富、快融入4個目標。

羅朝峰:“一個鞏固”“四個轉變” 打造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社會治理和文明實踐示範

縣人大常委會主住、卯家灣安置區臨時管委會主任馬武榮從強化部門建設、加強就業服務方面做了彙報,卯家灣安置區臨時黨工委常務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巫運松從民政救助、政法工作保障方面做了彙報, 魯甸縣委常委、統戰部長 政法委書記馬殿省從“智慧卯家灣”建設、平安法治建設方面做了彙報,魯甸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縣公安局長李虎從社會治理隊伍建設、維穩重點工作方面做了彙報,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縣文明辦主任陳興虎就精神文明建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做了彙報。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潘為民,市政法委副書記羅紹江等結合部門職能職責,對卯家灣安置區文明實踐和社會治理工作提出指導意見。

羅朝峰:“一個鞏固”“四個轉變” 打造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社會治理和文明實踐示範

羅朝峰表示:卯家灣安置區圓滿完成建設搬遷,成績突出、效果明顯,得益於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的關心關懷,彰顯出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集中體現。

羅朝峰:“一個鞏固”“四個轉變” 打造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社會治理和文明實踐示範

羅朝峰強調:卯家灣安置區臨時黨工委、管委會要強化“自強、誠信、感恩”主題實踐和 “文明細胞”培育工程,做好脫貧攻堅鞏固提升,扣好脫貧攻堅的第四粒釦子。

羅朝峰要求:卯家灣安置區臨時黨工委、管委會要通過“四個轉變”,將卯家灣安置區打造成社會治理和文明實踐的示範。

第一,工作重點要從建設搬遷到管理服務轉變。要完善好配套,推動好就業,保障好就醫、就學,服務好特殊困難群眾,確保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能融入。

第二,群眾身份要從建檔立卡戶到城市居民轉變。卯家灣安置區臨時黨工委、管委會要圍繞市委“133”工作思路,以人民為中心,根據易遷群眾實際需求,做好教育引導、管理服務。

第三,定位要從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到新城區轉變。卯家灣安置區臨時黨工委、管委會要根據市委“不是建一個安置區、而是建一座新城”的定位,配套完善好基礎,強化社會治理,依託“兩園兩基地”,做好產業就業服務工作。

第四,傳統觀念要向新思想轉變。卯家灣安置區臨時黨工委、管委會要加強對社會治理模式的探索、創新,做好群眾思想政治工作,在宣傳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同時,將技能培訓、操家理務培訓與理論宣講相結合,培育時代新人、弘揚時代新風。

來源 :魯甸縣人民政府


審核:馮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