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那些錢兒和那些事——"吃藥"(連載)

本文為鼎藏古泉特約撰稿人(鏡心泉)老師原創。

轉載請註明出處,其他平臺轉載請聯繫我們


在古玩圈子裡,"吃藥"是一句行話,也叫打眼,意思就是買到了假貨。一般而言,剛入坑的朋友們都會"吃藥",隨著現在作假水平越來越高,高手或者入行很多年的人,也會偶爾"吃藥"。

對於收藏而言,"吃藥"一般帶來的都是痛苦的回憶,錢花了,卻買了假貨,你說糟心不糟心。但有時,"吃藥"不見得是一件壞事,正如古人所說,吃一塹長一智,買到假貨後,下一次再見到此類偽品,就有了免疫力,很快能辨識出來,收藏者的眼力也是這樣一步一步增長上去的。今天我給大家講一下我幾次"吃藥"的經歷。

上一篇我們講到,我剛開始入手買錢是在縣城北面大隅口那個攤子上,老闆很狡猾,總是拿一些普品、殘次品高價賣給我,等到我逐漸發覺之後,我便有了換個地方買錢的打算。

一次偶然的聊天,我從這個老闆的口中得知,人民東路有一家賣玉的攤子,也賣錢。我就留了個心,從他那裡走後,就騎車直接去了人民路。結果,一下子就找到了。這個地方主要賣花鳥和金魚,商家都把成盆的花和裝金魚的大盆擺放在路邊,鳥籠子都掛在路邊的書上,畫眉啊,百靈啊,鬥鵪鶉的人也不少,說起來環境倒是不錯。

賣玉的這個人姓蔣,個頭很高,壯實,但看起來像個老實人,說話慢慢的,也不像劉老闆(忘了說了,大隅口地攤老闆姓劉)說起話來透著一股似笑非笑的狡猾。他推了個三輪車,車上放了兩個玻璃櫃,一個裡面都是玉器,一個都是古錢。三輪車旁邊還用床單鋪了兩個地攤,都是一些黃銅佛造像,還有瓷花瓶什麼的。

我與他攀談,他很高興,知道我懂一些錢幣知識,所以很樂意跟我交流。於是他拿出他的古錢,好像都是大錢,什麼天啟折十、大咸豐、太平天國、道光背天下太平什麼的,都用一個鋼絲繩穿著。


那些年、那些錢兒和那些事——

道光通寶背天下太平 偽品


那些年、那些錢兒和那些事——

真錢是這個樣子的


由於我背熟了錢譜,所以我在很短的時間就判斷出來,這些錢都是值錢的傢伙。劉老闆那裡,是絕對見不到太平天國錢和道光背天下太平錢的。我問他,這古錢多少錢一個?

"十塊一個"他回答說,然後又繼續說道:"這東西賣給別人都很貴,你還是個學生,所以就收你十塊錢。"

當時的我,沒有鑑定真偽的能力,更是被"撿漏"的心裡衝昏了頭腦,居然一下子就心裡樂開了花。才花十塊錢,就可以買到書上標價上千的古錢,這下不是賺大發了?當即,花了十塊錢買下一枚道光背天下太平錢。

回到家裡後,慌忙打開那本古錢目錄書,一對比,果然,三級錢,市場價2000元。哈哈哈,那高興的勁,別提了。

從那以後,我就再也不去劉老闆那裡了,一直在這兒買錢,每次也怪,無論啥錢,他都要價十元。然後我就一個一個買,沒過多久,他櫃子裡的大錢,幾乎全被我買回了家。

按照書上的價格,那個時候,我手上的古錢最起碼值十萬元!

對於一名小學生來說,這是多麼天文的數字啊。內心的幸福可想而知。

這樣的日子大概持續了半年。後來,我在他的攤位上,又認識了一個賣古錢的老闆,姓葉,比較年輕,大家都喊他小葉,他也是過來買玉器的,我倆才湊巧認識。後來,我倆私下聊過一次,他較為友善的提醒了我一下,讓我仔細看看手裡的古錢。當時的我,雖然還是沒有辯偽的概念,但心裡好像明白了好多。

我靈機一動,下一次去他攤位的時候,我故意拿起一枚錢,試探性問他:這枚布幣多少錢?

"你不是就拿十塊錢嗎?哈哈,還是老價錢吧!"

"不是我就拿十塊錢,你要是拿出來一些真品,我肯定還給你加價,假錢賣十塊,也不低了吧"

他愣了一下,很短暫,然後又笑了笑,說:"誰告訴你的?"

我沒接他的話。

他繼續說道,"這樣吧,我送你一塊玉,這塊是新疆和田玉,以前的事就過去了。以後你再來,我給你拿一些真的,也很便宜,好吧?"

那個時候的我,別無選擇,只能收下這塊玉。心裡卻無限難受,第一次才知道被人騙的滋味。自己每天心心念的古錢,居然是假貨。

那些年、那些錢兒和那些事——

各類偽品


從那以後,我腦子裡逐漸有了一個假貨的印象。但是那個時候,沒有人給指導,也不知道向誰學習,所以,只能自己摸索。我時常把我手裡現有的古錢都拿出來,一一擺在桌子上,拿著時代相同的兩個錢進行對比。實際上,也看不出來啥差距,此時的我,又陷入了迷茫當中。

從哪跌倒就從哪起,為了解決內心的糾結,我決心向這兩位老闆請教。於是,我又回到劉老闆的攤位上,幾乎每天都去,同時也去蔣老闆的地攤。我不在著迷於買錢兒了,還是不斷的問他們,什麼是假錢?假錢的特徵是什麼?怎樣辨別古錢的真假?他倆倒也爽快,開始教我一些簡單的辯偽技巧,比如聽聲音、聞氣味、看鏽色等等。

那個時候,我就在懵懂的狀態下,倔強的開始學習辯偽。天長日久,居然也能識別出一些低仿品。與此同時,我不再像以前那樣,看到錢就買,反而冷靜了很多。

兩年後,我再一次"吃藥"。

那會我已經上了初中,手裡的錢也攢的多了一些,但始終沒有布幣。一次偶然的機會,認識一個退休的老頭,大家都喊他老王頭,以前是煤礦職工,自己也喜好收集古錢。家裡很多。有一次,我提出去他家看看他的藏品,他答應了。

他家裡的古錢確實不少,其中就看到一枚"序布四百"。當時我的水平,還沒有辨別出這枚錢的真假,當時肯定感覺是真的。我問他:這枚錢從哪來的?

他說鄉下收來的。

能賣給我嗎?

這可不是平常的錢,這個值錢,要三百五十元。

那個時候的我,手上還沒拿過那麼多的錢。但我真的太想買了,於是,我跟他討價還價,最終確定240元成交。一週後我把錢給他。

那些年、那些錢兒和那些事——

這枚假的"序布四百"一直留在我身邊


那些年、那些錢兒和那些事——

真品長這個樣


回到家後,整天唸叨,可是沒錢怎麼辦。可是,連我自己也沒想到,居然在心裡冒出了一個邪念。我偷偷地從媽媽的首飾盒裡拿出來一個黃金項鍊墜,拿到了街上的金店裡給當掉了。當時的金價,我記得很清楚,他給我算70元一克,我這個東西不足5克,賣了三百元多點。

然後,慌忙去老王頭家,把這枚序布四百買回來了。錢雖買來,但心裡的石頭卻無法落地,開始擔心被媽媽發現怎麼辦?於是,越想越恐怖,更是寢食難安了。

也許被我媽看出了端倪,她就問我發生了什麼,於是我一五一十的告訴了她。但是,我媽並未打我,甚至、居然也沒批評我,更是沒有讓我拿這枚序布四百去贖回她的項鍊墜。她只是和我長談了一次,而這次長談,對我日後正確看待金錢、如何理性收藏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本文屬連載作品,敬請讀者關注後續精彩故事

一起聊聊關於古錢的那些年與那些事兒

下集預告:戲說"孫殿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