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的科學啟蒙教材——王小波寫給柯雲路的一封信

有一些人,你越瞭解他,知道的他越完整,越不會失望,在我心中,王小波就是這樣的人。

經典的科學啟蒙教材——王小波寫給柯雲路的一封信

王小波

最近讀《王小波全集》,偶然發現小波竟然和作家柯雲路還有一些交集。柯雲路這種人,我向來是不屑的,這個風行於中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偽科學傳播者,用他的所謂“人體科學”矇騙了不少人。還吹捧出了“氣功大師”嚴新、張宏堡,“神醫”胡萬林等。胡萬林害死的人命中,大概柯雲路也欠著一筆血債。

經典的科學啟蒙教材——王小波寫給柯雲路的一封信

柯雲路

經典的科學啟蒙教材——王小波寫給柯雲路的一封信

胡萬林

但在中國,恰好就是柯雲路這種人比較有市場,他的偽科學書籍都得到了大賣,柯雲路的“東方科學”、“人體奧秘”等觀點正好迎合了科學素養比較低下的民眾。相對之下,王小波就慘的多了,在他生前其文學作品由於過於驚世駭俗,幾乎得不到出版的機會。在王小波死後,他才進入大眾的視線,被重新發現,成了追求自由與理性的人們的精神標杆。我認為,在當代中國作家中,王小波可以獨佔一檔,和其他人遠遠拉開距離。

王小波也是當代唯一能當得起思想家稱謂的作家。我認為中國當代作家,大部分都有知文而不知理的缺陷,這種不完整的知識結構常常使他們陷入一種玄學的思考體驗,這也是中國傳統文人的通病。

而王小波卻是罕見的理科出身的文學家,可謂文理兼修。在他生前,既沒有進入作協,也沒有加入任何機構,他是獨立的,刻意和體制保持著距離。在他瀟灑肆意的文筆後面,閃耀的正是成熟的理性主義光輝。王小波的作品總是傾向於使人更明白,而不是更糊塗,他總能在一團混沌中揪出基本的邏輯謬誤,而嘲笑現實中的愚昧與荒誕,從某種角度,王小波是當代中國一位特立獨行的啟蒙者。

柯雲路這個人,說起來也是中國作家中的一朵奇葩,充滿了爭議。他早期以“傷痕文學”出名,後來又變身“人體科學”的研究者,發表過公開信挑戰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李遠哲等諸位諾獎獲得者。胡萬林事件後,他低調了許多,但不久又耐不住寂寞化身“人生導師”,出了一系列書,“指導”人們的情感、育兒、工作、生活等等。這個人筆耕不輟,善於寫作暢銷書,在中國紅極一時,但我認為,他的文字中除了一些純文學作品,其他的完全可以丟進垃圾桶。

那麼特立獨行的理性主義者王小波與特立獨行的玄學主義者柯雲路之間的交集,顯然不可能是惺惺相惜,而是一場尖銳的思想交鋒。

事情的起因大概是:1995年10月,柯雲路發表了《人體特異功能真偽之辨———致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李遠哲等教授》的公開信,和幾位科學家叫板。反科學反到這個份上,王小波看不下去,寫了幾篇文章,抨擊偽科學潮流。

文章造成了一定影響,柯雲路就寫信給王小波,和他商榷一些偽科學問題。

於是柯雲路得到了王小波這樣的一封回信:

柯雲路先生,您好:

感謝你的來信,恐怕我不能如你所期望的那樣,支持你的那種探索,而且這種態度毫無動搖的跡象。不過我也樂意和你作一番認真的交談。

如先生所言,在特異功能領域裡有些江湖騙子,先生的工作與他們不同,是抱了真誠的態度。我覺得起碼在一個方面先生和他們做的事是一樣的,那就是否定理性的權威,反對知識的延續性。簡單地說,自近代以來,科學有很大的成績,任何人想要有所創新,總要從學習開始。比如先生要做的事,我以為應該從學習現代醫學開始;跳過這一階段是不對的。誠然,現代科學也有解決不了的問題,但若說它會被對科學一無所知的人破解,這種可能性實際上是不存在的。很多人都覺得,只要機遇湊巧,難死大師的問題會被一無所知的毛頭小子解決,這是中了武俠小說的流毒。我是理科出身,對這種事知道得最多。舉例來說,熱力學說永動機是不可能的,但總有人以為,熱力學家會出錯,就去造永動機。造永動機的害處還沒有搞特異功能大,這是因為中國的文化傳統造成了一種獨特的心態,我以為這種心態早晚會釀成大禍,這就是我《中華讀書報》上那篇文章的主題。因為編輯刪了一些,就看不大明白了。

我所說的這種心態,就是相信奇蹟。武俠小說裡,天性魯鈍的人練成了絕世神功、生手打死老拳師,都被當成平常事來寫。在書裡是滿好看的,實際上卻不可能。相信機遇湊巧,外行對科學也可以有大貢獻,也是同一類想法。這樣想想倒是滿好玩,但問題在於中國人就好這個,這就不好玩,還會引出天大的災禍。以先生在文學上的博雅,當能想到《老殘遊記》裡關於“北拳南革”的說法。所謂“北拳”,就是把寶押在吃符水、請神降體的奇蹟上,結果是不行的。假如上天垂青,把翻江倒海、長命百歲的大法門特地賜給中國人,不給外國人,我也很高興。我只是不樂意自己騙自己而已。

承蒙先生好意,告訴我一些難以解釋的有趣事蹟。請教先生,電視機有畫面,你能解釋嗎(倘覺得這問題太容易,還有難些的)?不能解釋的事很多,為何腦門上能貼鋼蹦特別使您高興呢?依鄙人之愚見,這是在懷疑科學的正途。我和很多真誠求知的人一樣,在知識領域裡,只認正牌子,不買假冒偽劣。這是我的尊嚴所在。因為這個緣故,我現在不能緊握你的手,但竭誠歡迎你成為我們中的一員。

在現代社會里,相信科學就是相信牢靠的一面,相信奇蹟則是相信不牢靠的一面。時值今日,全體人類的生存,都靠科學技術來保障。可惜的是,多數人並不瞭解這些嚴謹、乏味的知識,是大家的幸福和安全所繫;對此缺少一種慎重和敬意。而一旦老百姓不聽科學的招呼,生靈塗炭的大禍就在眼前。中國人裡知道柯雲路、知道《新星》的人多;知道愛因斯坦和相對論的人少。我認為這是一件絕頂悲慘之事,當然,這罪不在你。不過你應該因此而慎重一些——我對您的意見就是這一點。

近來沒有再寫此類文章的計劃。今後寫到與你有關的文章,當寄一份給你。

王小波敬上

10月14日

附言:

曉風先生:

給柯雲路寫了一封回信。人家客客氣氣地來信,總要客客氣氣答覆。但我真沒興趣和他講道理,怕白費唇舌。

小波敬上

10月17日

我認為王小波的這封信是極為經典的科學思維啟蒙教材,道理說的非常清楚明白。

大多數中國人科學素養低下,並非只是缺乏具體的科學知識,而是從根本上缺乏科學精神,即使是滿腹經綸的學者,也未必懂得怎樣用科學的方法思考問題。知識可以灌輸,但科學的思維方式,卻不是那麼容易得到的。

當我們談論科學時,我們實際上談論的是基於現實的可靠的知識,或者是獲得這種知識的可靠的方法,科學的價值就在於其真實性與可靠性,科學永遠不能違背真實,不能和任何已知事實發生矛盾。科學的精神在於以證據消除懷疑,沒有證據就必須存疑,在這樣嚴謹的態度下,才能保證所得到的知識,是可靠的。

所以,基於這種嚴謹性所得到的知識,就可以稱為科學的,不然,就是非科學的。非科學的東西你一定相信,那就是迷信。非得把迷信說成科學,就是偽科學了。

科學就像一根鏈條,環環相扣,缺一不可,每一個環節都得到了苛刻的檢驗,所以無論科學的鏈條延伸多遠,你總能順著這根鏈條摸到根基所在。而迷信和臆想則不同,它們雖然可能借用科學鏈條的某些環節,但總是支離破碎的,到了某處就缺失了關鍵的環節,而不能形成一個整體。這樣的東西,當然不可靠,相信不可靠的東西,當然就是愚昧。

對柯雲路這種人,王小波其實是相當鄙視的,他曾在《迷信與邪門書》一文中寫到:

“在農村還可以看到另一種狐仙附體的人,那就是巫婆神漢。我以為他們不是發癔症,而是裝神弄鬼,詐人錢物。如前所述,人在遇到不幸時才迷信,所以他們又是些趁火打劫的惡棍。總的來說,我只知道一個詞,可以指稱這種人,那就是“人渣”。各種邪門書的作者應該比人渣好些,但憑良心說,我真不知好在哪裡。”

王小波的文風常常是幽默的,他更喜歡諷刺而不是直接的抨擊,但在這篇文章中,卻用到了“人渣”這兩個字,可見對於各種玄學騙子的痛恨。

雖然王小波對柯本人很是不屑,從他給編輯祝曉風的附言中就能看的出來,但信寫的還是很誠懇很客氣。他用最淺顯的語言向柯雲路闡釋自己的觀點,信中最具總結性的一段這樣說:

“相信科學就是相信牢靠的一面,相信奇蹟則是相信不牢靠的一面。時值今日,全體人類的生存,都靠科學技術來保障。可惜的是,多數人並不瞭解這些嚴謹、乏味的知識,是大家的幸福和安全所繫;對此缺少一種慎重和敬意。”

基本指出了當時中國和當下中國的事實。

這封信寫於1995年,兩年後,行吟詩人、浪漫騎士、自由主義思想家、天才作家王小波也因病離開了人世,距今已經二十多年了。

但當下的國人對科學的無知,以及對各種偽科學的迷信,與王小波在世的時代相比並沒有多大的進步。這封信,在現在仍然可以當作最好的科學思想啟蒙的教材,小波先生若泉下有知,不知是當高興還是難過。

我想不出來。

經典的科學啟蒙教材——王小波寫給柯雲路的一封信

王小波漫畫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