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隨處可見的小刺球竟然是一味中藥,看完勾起了童年回憶

記得小時候,最喜歡玩一種小刺球,扔在人的毛衣上便會粘住,那時的天微微涼,記憶中那時的背景色是泛黃的,泛黃的落日、泛黃的枯草,和小夥伴田野小道上在一起追逐玩耍,那個時候不知道什麼是煩惱。

小時候隨處可見的小刺球竟然是一味中藥,看完勾起了童年回憶

上大學的時候讀了醫學專業,當老師在課堂上講到了蒼耳子,意識到就是那個小刺球,原本以為遙不可及的中藥原來就在自己身邊,那時的自己勤奮上進,只是往窗外看了一眼,便收下了心思,抓起筆桿子繼續聽老師講課。

現在畢業後在醫院上班,稀鬆平常的日子,兩點一線的軌跡,在一次散步中無意間看到路邊的小刺球,我才猛地記起這又是一個背景色泛黃的季節,一樣的黃昏,一樣的秋韻,只是過去種種,五味雜陳,靜立良久,只敢回應一抹嘴角的微笑。

言歸正傳,小刺球叫蒼耳子,小時候和小夥伴一起玩的時候叫“癩頭婆”,中藥上這是一味辛溫解表藥,歸肺經,因為善於宣通鼻竅,所以一般多用於風寒感冒合併鼻塞流涕明顯的病症,治療上常與辛夷、白芷同用,如《蒼耳子散》。該藥還能治療風溼痺痛,可單用,也可與其他祛風溼、舒筋活絡的羌胡、威靈仙等同用。

小時候隨處可見的小刺球竟然是一味中藥,看完勾起了童年回憶

講了這些功效,大家可能躍躍欲試,想自己收集蒼耳子,然後去治療鼻塞,但是這是不行的。因為中醫治病講究理、法、方、藥。是根據個人不同的體質、不同的病機而開出合適的藥方,就算是同一個藥方,也可以根據個人體質及病機不同而進行加減。用通俗的白話講,就是吃中藥是要讓中醫師把脈看過之後才能吃得,自己胡亂吃可能還會吃出病來。

同時要注意的是蒼耳子雖然有通鼻竅功能,但是這個藥有毒!有毒!有毒!不可隨便用。相反的,同樣具有通鼻竅的藥中,辛夷和白芷未註明有毒。這點希望大家熟記。

中藥的一大特點是炮製,中藥經過炮製可以改變其自身的藥性,有些可以降低毒性,有些可以增加療效,還有一些則利於保存。不同的炮製方法會起到不同的效果,這也算是中醫千百年來發展的一個特色。蒼耳子的炮製是去刺,炒制。去刺方便調配,通過高溫的炒制可以使有毒的蛋白變性,降低毒性。炒制後總苞破裂,有利於有效成分溶出,所以蒼耳子的炮製就是減毒、增加療效、易於調配。

小時候隨處可見的小刺球竟然是一味中藥,看完勾起了童年回憶

介紹完蒼耳子,在這裡還是要提醒大家一句,中醫藥博大精深,依據理、法、方、藥來看病,不單單是經驗醫學那麼簡單,要遵醫囑,不可隨便服用。

感謝各位能夠耐心看完,希望大家能夠關愛自身及家人的健康,減少疾病對身體的侵蝕。看到秋季的蒼耳子勾起了童年回憶,不知道看文章的你們是否也有一些難忘的童年回憶?捨不得,又回不去。還是得擺正心態,回憶只可有一時,還是要大步往前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