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市渭城區:在雙擁中唱響戰鬥英雄讚歌

咸陽市渭城區:在雙擁中唱響戰鬥英雄讚歌

《看咸陽》訊: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

咸陽市渭城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雙擁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斷探索新時代雙擁工作新思路,軍民融合發展奏響了動人樂章,而戰鬥英雄讚歌是這動人樂章中最激越高亢、最催人奮進的鼓點。

咸陽市渭城區:在雙擁中唱響戰鬥英雄讚歌

(咸陽市渭城區文林雙擁主題文化廣場一角。)

戰鬥英雄在我們身邊

當工作人員在進行退役軍人登記時,一位老人帶來的資料讓她震驚不已。這位看上去普普通通的老人竟然還擁有與小學課本上黃繼光、邱少雲等英雄同時立功受獎的證書。這位老人就是曾榮立特等功一次、被授予“二級戰鬥英雄”稱號、朝鮮“一級國旗勳章”的“上甘嶺戰鬥英雄”蔡興海。

咸陽市渭城區:在雙擁中唱響戰鬥英雄讚歌

(榮立特等功一次、被授予“二級戰鬥英雄”稱號、朝鮮“一級國旗勳章”的“上甘嶺戰鬥英雄”蔡興海(中))

“啊,戰鬥英雄原來就在我們身邊!”在人們驚歎的時候,咸陽市渭城區又發現了一個又一個戰鬥英雄:

裴印和,參加平津戰役直到新中國成立,他在參加抗美援朝的戰鬥中雙耳被炮彈震聾,榮立個人一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被朝鮮授予“一級國旗勳章”。

孫生福,參加解放戰爭中不怕犧牲、爭挑重擔,在身負重傷的情況下成功搶救2名傷員,以小的代價取得了戰鬥勝利,榮立一等功和三等功各一次。

魏志傑,抗美援朝時穿梭在封鎖線上,為前方作戰部隊開闢了一條條生命保障和物資運輸通道,掩護戰友撤離到安全地域,最後光榮負傷,榮立個人一等功一次。

吳令選,在參加作戰時堅守陣地一年多時間,堅決執行上級命令,正確指揮處置情況,取得了最大戰果,榮立個人一等功一次。

咸陽市渭城區:在雙擁中唱響戰鬥英雄讚歌

咸陽市渭城區廣泛徵集發掘到一個個令人崇尚的戰鬥英雄和先進事蹟,榮立二等功以上的47名退役軍人登上了“光榮榜”,走進了人們的視野。

戰鬥英雄精神放光彩

戰鬥英雄精神是寶貴的精神財富,更是雙擁工作的鮮活宣傳題材。戰鬥英雄蔡興海的事蹟受到了中央及省上各大媒體的廣泛宣傳,抖音短視頻點贊多達661萬次;渭城區利用區融媒體中心、公眾微信平臺的影響力,製作《崇尚革命英雄,傳承紅色基因》專題片,重點宣傳5名榮立一等功的戰鬥英雄,進企業、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進軍營宣傳教育,成為一個個英雄主義教育的鮮活題材。

咸陽市渭城區:在雙擁中唱響戰鬥英雄讚歌

為了擴大影響力和覆蓋面,該區挖掘整理渭城“軍功錄”,設立渭城“英雄榜、先鋒榜、模範榜”,讓立功受獎人員退役後“不受冷落、不被遺忘”,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關心、關注與關愛,在全社會強化“崇尚英雄、崇尚軍功、崇尚軍人”的鮮明導向。建立文林雙擁主題廣場和雙擁文化長廊,全區設置永久性宣傳標牌、專欄,營造了濃厚的雙擁氛圍,增強全民國防意識和參與雙擁的自覺,讓“愛國擁軍、愛民奉獻”在渭城大地上蔚然成風。

戰鬥英雄精神薪火傳

在咸陽市首屆“最美退役軍人”頒獎典禮上,由年輕的武警戰士和年逾八旬的蔡興海同臺展現的情景劇《老兵與新兵》,令觀眾無不動容。

原來所在部隊看望蔡興海時,現任的年輕班長與老班長蔡興海一起在鮮紅的旗幟上寫下了“以少勝多班”5個鏗鏘有力的大字,讓英雄精神代代相傳。

戰鬥英雄事蹟同樣也激勵著很多普通人成為平凡的英雄。

咸陽市渭城區:在雙擁中唱響戰鬥英雄讚歌

渭城區退役軍人王寶寶退役不褪色,他懷揣初心、無私奉獻,在抓捕毒販時身中數刀,生命垂危,在醫院搶救長達7個小時。他榮獲咸陽市首屆“最美退役軍人”稱號。

咸陽市渭城區:在雙擁中唱響戰鬥英雄讚歌

(楊秦)

擁軍一直是退役軍人企業家楊秦的初心,多年堅持組織與轄區部隊共建、關心戰友及戰友家屬等活動。他榮獲咸陽市首屆“最美退役軍人”稱號。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一大批退役士兵在各自普通的崗位上書寫著軍人本色,特別是去年剛從部隊轉業地方的王鵬、宋程輝、侯波波等20多名退役軍人從一開始就衝鋒在一線,堅守在一線,用軍人的責任與擔當為群眾築起健康防線。

讓我們銘記: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

(《看咸陽》特約通訊員 劉佳慧 雷幸子 報道)

咸陽市渭城區:在雙擁中唱響戰鬥英雄讚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