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 渭城區:用雙腳丈量民情 用誠意傾聽民聲

初冬的傍晚,天氣有絲絲寒意,咸陽市渭城區的幹部挨家挨戶地敲門採集民情。

“您好,有人在嗎?”

“您好,我們是渭城區融媒體中心的工作人員,這是我們的工作證,為了構建智慧社區信息化管理,我們需要您提供下家裡居住人員的信息……”

“請問您對於全區工作或區委、區政府有什麼意見和建議需要提出來的嗎?”

渭城區:用雙腳丈量民情 用誠意傾聽民聲

11月1日,新興街道器材廠社區工作人員董蒙深入尚秦苑小區開展走訪入戶和民情信息採集工作。

這是渭城區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與搭建智慧渭城建設緊密結合,聚焦基層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創新開展的全區民情信息採集工作,旨在瞭解民情、採集民意、傾聽民聲。連日來,該區幹部放棄休息時間,深入千家萬戶,分區域分階段分任務包抓走訪,做到不漏一戶,不漏一人。

為了讓走訪工作紮實有效開展,渭城區及時召開全區民情信息採集動員部署會和業務技能培訓會,印發《渭城區民情信息採集工作方案》和《信息採集工作操作手冊》,形成了“主要領導掛帥、班子成員包抓、社區科室負責”的工作格局。同時,該區按照部門包抓小區的工作機制,讓全區各級各部門積極參與,做到業務工作與信息採集兩手抓,兩不松,推進採集任務落實。

為爭取群眾的理解和支持,該區印發了15萬份《致全區人民群眾的一封信》,全部發放至轄區群眾手中,提升群眾知曉率。為所有走訪幹部製作“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牌1200餘個,同時,各部門、街辦還給工作人員配備了專門的文件夾等,做到標識統一、規範操作,確保採集工作順利進行。在採集工作中,各街辦找準工作切入點,利用入戶有利時機,將掃黑除惡、垃圾分類、創文提升等內容作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活動有效載體進行廣泛宣傳,得到轄區群眾的廣泛支持,為採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群眾基礎。

渭城區:用雙腳丈量民情 用誠意傾聽民聲

10月23日,西北一棉社區工作人員王愛傑,在國棉一廠生活區開展民情信息採集工作。

各街辦、各部門本著尊重群眾、安全保密的原則,按照統籌兼顧,靈活方式、規範行為,文明走訪、深切訪談,耐心傾聽的工作程序,在充分研究各社區特點,不斷總結前期工作經驗中,採取老新小區分類,老少住戶分類等方法,在老年住戶較多的老小區,安排熟悉社區情況、工作年限較長的工作人員,在年輕住戶較多的新小區,安排與居民年齡接近的工作人員。同時,要求工作人員入戶前觀察住戶生活習慣等,在交流方式等方面靈活多變。

考慮居民因為工作時間等原因不在家的情況,該區工作人員採取錯時入戶,多時段入戶的辦法,除正常工作時間外,在午飯時間、下午下班以後以及週末開展入戶信息採集工作,採取先亮證、再解釋說明、後填表統計信息的流程開展工作。同時,針對多次入戶無人在家的情況,採取電話聯繫、張貼提醒單等方式採集信息,提高信息採集率。

渭城區:用雙腳丈量民情 用誠意傾聽民聲

10月22日,樂育路社區工作人員呂豔妮、薛遼飛在華宇俊苑小區開展民情信息採集工作。

該區各部門、各街辦堅持“應採盡採、全面覆蓋”的原則,以“標準基礎網格”為單元,逐樓、逐房、逐戶、逐人進行滾動排查,詳細登記戶籍人口、流動人口與之相關聯的各類信息。各街辦嚴格按照《入戶走訪指引》和《數據採集操作規範》要求,規範操作,認真核對,確保數據真實有效。區級各部門按照方案要求,及時填報本部門自有數據,為全區建立完整、準確、有效的基礎信息數據庫奠定了良好基礎。

渭城區:用雙腳丈量民情 用誠意傾聽民聲

10月21日,新興街道召開民情信息採集工作會議,安排部署入戶走訪和民情信息採集工作。

入戶走訪時,該區幹部真誠傾聽群眾呼聲,把握群眾訴求,重點了解困難戶、老黨員、老幹部、群眾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對群眾反映的問題和意見,耐心傾聽,認真記錄,及時回應,對一時不能解答的問題,事後及時回訪解答,取信於民。據統計,該區幹部現場解答群眾疑問、政策諮詢1.6餘萬人(次),梳理出城市治理、民生保障、噪音擾民等6大類800餘條意見和建議,並由各部門和街辦對口受理解決。本次走訪活動的開展,不僅織密了“民情信息一張網”,也更加密切了全區的幹群關係,架起政府與群眾交流的新平臺,受到了轄區群眾的歡迎和好評。

據瞭解,截至11月底,該區共錄入《渭城區智慧社區信息化管理平臺》房戶數據18.7萬餘條,為全面構建智慧社區,提升社會服務管理能力和民生服務保障水平提供有力支撐,達到了預期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