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戰爭史上以弱御強的蘇芬戰爭,三萬芬蘭軍隊抵禦百萬蘇軍進攻

在二戰時期的1939年11月份,當時的蘇聯曾經發動了一場進攻芬蘭的戰爭,史稱“蘇芬戰爭”或是“冬季戰爭”戰爭最終結果是芬蘭戰敗,被迫和蘇聯簽訂了和平協議。但是芬蘭人民眾志成城敢於以弱御強的精神卻震撼了世界。

現代戰爭史上以弱御強的蘇芬戰爭,三萬芬蘭軍隊抵禦百萬蘇軍進攻

蘇芬戰爭時期的芬蘭軍人

芬蘭是一個只有200萬人口的北歐小國,國內僅有3萬軍隊。但是英勇的芬蘭人民面對蘇聯百萬大軍的進攻,在沒有任何支援幫助的情況下,仍然浴血奮戰了半年多的時間,共打死打傷蘇軍20多萬人,迫使蘇軍三易主帥,並且有2個蘇聯少將師長被擊斃,創造了近代戰爭史上的奇蹟。

現代戰爭史上以弱御強的蘇芬戰爭,三萬芬蘭軍隊抵禦百萬蘇軍進攻

冰天雪地裡的蘇芬戰爭

1938年4月納粹德國入侵奧地利把奧地利併入了德國,這使得蘇聯為了維護西北邊界和列寧格勒的安全,多次向芬蘭提出進行交換領土和租借軍事基地的要求,當時蘇芬雙方也進行了談判,但是在1939年11月9日談判最終失敗。結果在同月的28日,蘇聯便單方面廢除《蘇芬互不侵犯條約》,並在29日中斷了兩國的外交關係。30日,蘇軍便出動20個師約45萬人,並在2000輛裝甲車戰和1000餘架戰飛的掩護下向北歐小國芬蘭發起了全面進攻。

現代戰爭史上以弱御強的蘇芬戰爭,三萬芬蘭軍隊抵禦百萬蘇軍進攻

冰天雪地裡的蘇芬戰爭

這是一場雙方實力相差懸殊的完全不對等的戰爭,蘇聯當時的想法很簡單,想要通過幾十萬的軍隊輕鬆的佔領芬蘭,蘇聯認為芬蘭這樣的小國是不堪一擊的,根本無法抵禦如此大規模軍隊的進攻。但是戰爭爆發後,芬蘭這個北歐小國卻讓世界刮目相看。

現代戰爭史上以弱御強的蘇芬戰爭,三萬芬蘭軍隊抵禦百萬蘇軍進攻

索木斯薩耳米村戰鬥中凍死餓死的蘇聯軍人

戰爭爆發後,芬蘭軍隊憑著天時地利的條件,在卡累利阿地峽修建了堅固的曼納海姆防線,憑藉該防線以及利用北歐冬天的嚴寒天氣和對沼澤森林熟悉的有利條件,對蘇軍進行了頑強的阻擊。尤其是在索木斯薩耳米村一戰中,芬蘭軍隊創造了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例。先是在1940年1月6日全殲了蘇軍163師。後又殲滅了前來支援的蘇軍精銳師第44摩托化步兵師。這一場戰鬥使蘇軍損失兵力3萬多,武器裝備損失更是不計其數。

現代戰爭史上以弱御強的蘇芬戰爭,三萬芬蘭軍隊抵禦百萬蘇軍進攻

索木斯薩耳米村戰鬥中芬蘭繳獲的大炮

在戰爭初期受挫的蘇軍,於1940年1月重新組織新一輪的進攻,並把總兵力增加到了46個師100萬人的規模。蘇軍先是以密集的火炮和空軍對芬蘭的前沿防線陣地和後方的城市以及交通線進行了狂轟亂炸,然後在使用重型坦克對芬蘭發起總攻,結果芬蘭軍隊防守的曼納海姆防線被蘇軍突破,芬蘭軍隊於2月26日被迫退守到維堡附近的一線陣地,3月13日被迫簽訂蘇芬和平條約,芬蘭將其東南部的重要工業中心,位於塞馬運河出海口的芬蘭第三大城市維堡以及卡累利阿地峽、薩拉地區和芬蘭灣的大部島嶼割讓給了蘇聯,並把漢科港租借給蘇聯30年時間。

現代戰爭史上以弱御強的蘇芬戰爭,三萬芬蘭軍隊抵禦百萬蘇軍進攻

今天的芬蘭和俄羅斯

這場戰爭雖然使芬蘭丟失了大約十分之一的領土,但是通過這場戰爭使芬蘭避免了與其他波羅的海沿岸國家那樣被併入蘇聯的命運,最終使芬蘭保持住了自己國家的主權和民族的獨立,保衛了芬蘭的民主制度和生活方式。這場戰爭也使得當時野心勃勃的希特勒看到,一個擁有幾百萬軍隊的蘇聯連一個小小的芬蘭都拿不下。更增加了希特勒進攻蘇聯的野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