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貿區新片區落定臨港,非滬籍人才購房社保調整至3年?


自貿區新片區落定臨港,非滬籍人才購房社保調整至3年?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19年8月6日(星期二)下午4時舉行新聞發佈會,請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寅和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王信介紹上海自貿試驗區新片區總體方案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陳寅表示,在打造更具吸引力的人才發展環境上,主要是聚焦吸引國內和國際各方面的人才,我們一共提出了12條政策,包括人才“居轉戶”(居住證轉戶籍)年限從原來的7年縮短到5年,核心人才進一步縮短到3年。

陳寅透露,新片區人才新政還包括,對於非上海市戶籍人才購房資格將由居民家庭調整為個人。原政策還要求繳納個稅或者社保年限5年,新片區將縮短到3年。


降低落戶難度,“居轉戶”上車


自貿區新片區落定臨港,非滬籍人才購房社保調整至3年?

注:用職稱、2倍申請,7年時間的社保基數、個稅都需高於一定標準

新政落地後,自貿區新片區人才將大大縮短“居轉戶”的時間週期,核心人才更有望縮短至3年,部分被年限卡著的人才或許可以提前“轉正”,這也有間接刺激市場的可能,相對於上海戶口,外地戶口在上海購房限制更多,對於有買房意向的片區人才來說,相當於提前拿到了入場券。


購房資格界定,由家庭轉變為個人

對於非本市戶籍人才購房資格,過去需要界定為居民家庭條件,而現在只需要個人。而我們值得關注的是,對於由家庭轉變成個人,無疑是降低了門檻,對於非滬籍人才,單身和非單身人士的政策鬆動,究竟是否會改變目前的限購體系,單身汪是否會因此獲益?一切有待具體實施細則的落地。

2019上海買房限購政策


自貿區新片區落定臨港,非滬籍人才購房社保調整至3年?




自貿區新片區落定臨港,非滬籍人才購房社保調整至3年?




社保或個稅5年縮短至3年

為抑制房價過快上漲,2016年3月25日,宣佈從嚴執行住房限購政策,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購房繳納個稅或社保年限由滿兩年調整為滿五年

三年前發佈的限購政策可謂史上最嚴樓市限購政策,不少攢足了兩年社保準備購房的滬漂族一下子被斷了買房路。三年後也就是今年的3月,第一批被5年社保限購的外地人解禁,也正好恰逢樓市傳統週期金三銀四,3月的上海市場迅速回暖。


自貿區新片區落定臨港,非滬籍人才購房社保調整至3年?

數據顯示,臨港板塊供應方面近五年來都比較穩定,在2016年後,成交量有所放緩,去年迎來近五年新低,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上海2字頭的成交均價,就價格而言對於整個上海市場來說,還是具有價格優勢的。

對於此類新片區來說,過去外來人口需要交納社保或個稅5年時間,而現在只需要3年,部分需求提前被釋放,或許會刺激新片區房地產市場,又或者引起更多潛在購房者的關注。


為新片區引進人才,堅持“房住不炒”

規劃範圍:在上海大治河以南、金匯港以東以及小洋山島、浦東國際機場南側區域設置新片區。按照“整體規劃、分步實施”原則,先行啟動南匯新城、臨港裝備產業區、小洋山島、浦東機場南側等區域,面積為119.5平方公里。

本次針對的對象十分明確,是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新片區符合要求的人才,而不是針對上海或所有自貿區,所以定向非常明顯。

日前,國務院印發《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發展目標是,到2025年,建立比較成熟的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制度體系,打造一批更高開放度的功能型平臺,集聚一批世界一流企業,區域創造力和競爭力顯著增強,經濟實力和經濟總量大幅躍升。到2035年,建成具有較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成果,打造全球高端資源要素配置的核心功能,成為我國深度融入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載體。

以上這些目標離不開人才的驅動,此次調整應該被理解為為人才入駐降低門檻和成本,營造良好的環境,是提升自貿區競爭力和綜合實力的前奏,目前細則未出,具體落實中,相信依然堅持“房住不炒”,這一點是不會變的。

結語:在政策正式落地前,相關部門一定會綜合考量,許多事情需要考慮在前,防患於未然,與此同時,堅持三穩,“穩預期、穩房價和穩秩序”。具體調整的幅度以及變化,仍需等待相關部門制定更多細則,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