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百色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獲批 試驗區“試”什麼?

近日,國務院發佈《關於同意設立廣西百色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的批覆》。《批覆》要求,要努力將試驗區建設成為我國與東盟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平臺、輻射帶動周邊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穩邊安邊興邊模範區、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為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作出新的重要貢獻。

“國務院批覆同意設立廣西百色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的意義重大,影響深遠。我國推動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等制度型開放轉變,又邁出堅實的一步。”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馬慶斌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沿邊開放是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全國改革發展大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12年,我國全面啟動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先後在廣西東興、雲南瑞麗、內蒙古滿洲里、內蒙古二連浩特、雲南勐臘(磨憨)、黑龍江綏芬河—東寧、廣西憑祥設立試驗區。此次百色獲批後,我國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數量達到8個,其中廣西就有3個。

“從8個試驗區的分佈來看,不僅處於‘一帶一路’的重要經濟走廊上,還是我國沿邊地區與毗鄰國家深度經貿合作的重要平臺。”馬慶斌曾赴雲南瑞麗、廣西東興、百色等地進行過調研,他告訴記者,“這些邊境口岸城市的發展欣欣向榮,百姓安居樂業,發展速度之快、環境之優美、百姓生活之和美讓人不禁讚歎國家發展的迅速,更加印證了中央睦鄰安鄰富鄰政策的正確”。

百色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西部,與越南接壤,是我國對東盟開放合作的重要前沿。《批覆》指出,建設試驗區是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加快沿邊開發開放步伐、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的重要舉措。

“新冠疫情暴發以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更加具有現實意義,更加受到各國人民的歡迎。中國也用實際行動展現出,無論遇到怎樣的挑戰,中國擴大開放的步伐不會改變,與世界分享中國經濟發展機遇的決心不會改變。實踐證明,開發開放試驗區正是踐行共同體理念的一項重要舉措。”馬慶斌認為,百色的特殊區位和人文環境決定了這一地區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百色試驗區將成為中越甚至東盟全面合作新橋頭堡,通過投資、產業、港口、交通、物流、城建、旅遊、招商、文化和民族等全方位合作,有利於實現中國與東盟地區產業對接、經濟和文化要素對接以及資源對接,服從和服務於國家長期發展戰略。

試驗區“試”什麼?馬慶斌認為,從國務院批覆,尤其是“開發開放試驗區”的名稱來看,可能會在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制度創新:一是如何實現邊境地區的以開放帶開發,以開發促開放的良性循環的機制;二是在試驗區建設總體規劃和有關專項規劃的編制工作中,積極探索和推進“多規合一”,真正實現邊境地區的生態優美、城鄉融合、就業高質量,增強邊境城市吸引力;三是口岸的通關改革更加系統化,推動試驗區從通道經濟轉向口岸經濟。此外,在經貿投資政策、貨幣交易體系等方面,可能也會進行探索。

《批覆》提出,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充分發揮試驗區對東盟特別是對越南合作的獨特優勢,推進體制機制創新,提升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推動產業深度開放合作,構建沿邊高質量開放型經濟體系,全力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促進邊境地區繁榮發展,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修復與跨境合作,開展人文交流合作。

在馬慶斌看來,近年來,得益於高鐵、通用航空、大數據、生態經濟等新型基礎設施和新產業新經濟的發展,中國西部地區尤其是西南地區的發展潛力快速激活。廣西百色試驗區的設立,有利於打造西南地區新的增長極,也將為提高西部地區開放度、增強西部經濟活力、優化西部土地資源配置提供有益的嘗試和經驗,為邊境地區居民收入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提供科學的路徑。

“百色地區是革命老區,是生態敏感的地區,也是深度貧困人口比較集中的地區,試驗區將成為我國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陣地。”馬慶斌認為,通過開放平臺的設立,將當地更多的勞動力吸納到貿易、加工、種植和城鄉建設中來,可以加快左右江革命老區振興發展;有利於加快邊境地區城鄉建設,促進穩邊安邊興邊。


投稿/建議:[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