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堂縣援藏幹部曾曉平戰“疫”側記

“在海拔4000多米的世界高城理塘,缺氧和高反常常導致失眠。乾燥的空氣和常年冰天雪地的環境,援藏怎能不苦?可是我想說,事業不分男女,巾幗不讓鬚眉,男同志可以承受的,我一個女子同樣也可以克服,近一年半的援藏工作證明我做到了。”不論是單位同事,還是家人朋友,曾曉平被質疑最多的就是她選擇援藏這件事。作為家中有兩個小孩需要照顧的援藏幹部,曾曉平硬是憑著一股“誰說女子不如男”的較真勁,堅定選擇理塘,並一直出色地兌現著服務好藏區的承諾。

從2018年10月13日曾曉平到達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縣的第一天起,“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這句話就深深地印在她的腦海裡。曾曉平舍小家為藏家,讓金堂援藏幹部的巾幗奮鬥之花在雪域高城美麗綻放。

最美“統戰人” | 金堂縣援藏幹部曾曉平戰“疫”側記

選擇——舍小家援藏家

“媽媽,想去就去吧,我會好好學習,我會照顧好妹妹,我會聽話的。”直到現在,曾曉平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還是會想起當時年僅8歲的大女兒對她說的話,曾曉平知道,能放心在理塘做好援藏工作的背後,是家人的支持和鼓勵。2017年,金堂要選拔一批幹部到理塘掛職,曾曉平就第一時間報了名,當時上級領導考慮到她的小女兒才7個月需要照顧,沒有同意申請。2018年9月,得知金堂在選拔第五批援藏幹部時,曾曉平第一時間找到領導表達援藏願望。“藏區群眾還住著低矮的泥土房,吃著粗糧,援藏是我一直都有的願望。”曾曉平更直截了當向丈夫和婆婆“攤牌”,婆婆一句“你去吧,藏區更需要你們,你放心,我身子還硬朗,還能照顧好兩個孩子”,婆婆的一番話讓曾曉平徹底安了心。

最美“統戰人” | 金堂縣援藏幹部曾曉平戰“疫”側記

初到理塘,曾曉平幾乎夜夜失眠,吃不下、睡不好,本就瘦弱的她又瘦了一圈。“這只是開始,連這點苦都受不了,兩年的援藏工作怎麼去完成?我又怎麼對得起家人和領導同事的關心支持?”曾曉平暗下決心,迅速適應了藏區生活。

攻堅——管理能手助幫扶

面對理塘醫療衛生事業落後、醫療衛生人才稀缺、重大傳染病防治形勢嚴峻等棘手問題,曾曉平從黨建工作入手,把各衛生醫療機構黨務工作融合於中心工作,從細處著手,提出強化目標管理的建議,明確定性指標和定量指標,加強目標實施過程監管,設置更科學的考核主體幾個方面的措施落實,最終助力理塘縣衛健局2019年年終目標考核從歷來的三等獎躍居為一等獎。

最美“統戰人” | 金堂縣援藏幹部曾曉平戰“疫”側記

除了負責日常的辦公室管理工作,曾曉平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推進局包鄉幫扶工作。“只有通過敲百家門、摸百家情,深入到藏區牧民家裡,才能最直接瞭解脫貧攻堅要做什麼事,才能把貧困群眾的窮根拔掉。”曾曉平對於脫貧幫扶有自己的認識。由於負責醫療衛生相關工作,她尤其注重藏區貧困群眾的醫療需求。因病致貧在藏區的比例很大,她至今記得有一次徒步到在冊貧困戶家中入戶走訪時,瞭解到藏民放牧時將小孩帶到雪地裡受了凍,卻缺乏帶孩子去衛生院看病的意識,所幸同行醫務人員把隨身攜的常用藥及時喂孩子服下才避免了孩子病情惡化。知曉此事後,曾曉平主動申請到上木拉鄉,從此開展“駐點幫扶”工作的頻率更多了,她希望通過多走訪多宣傳,能夠逐步轉變貧困家庭的健康意識,也能夠助力開展脫貧攻堅和提升衛生院黨建、目標管理等工作水平。

“在這近一年半的援藏曆程中,既感受了艱辛,也收穫了寶貴經歷。有幸成為千千萬萬援藏幹部中的一員,我的援藏路沒有豪言壯語,但不缺不負韶華的纖纖柔情,在接下來的援藏工作中,我會傳遞好對口支援藏區接力棒,助力理塘藏區人民脫貧奔小康。”回顧轉眼已過大半的援藏期限,面對未來,曾曉平依然堅守著自己刻骨不變的錚錚誓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