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進村招聘,肇慶多措並舉保障貧困戶增收

4月15日,肇慶市廣寧縣北市鎮扶溪藤製品工作坊正式開業。“我從未想過自己能運營一個工作坊,如今夢想成真了!”當地建檔立卡貧困戶陳三妹現已成為法人代表,正悉心地指導女工編織藤椅。

該工作坊是北市鎮黨委和政府引薦、肇慶市人社局幫扶工作隊和扶溪社區居委會積極爭取的產業扶貧項目。工作坊由振豐藤業公司、駐村工作隊和扶溪社區居委會牽頭成立,貧困戶代表註冊營業執照、成為工作坊法人代表,並參與工作坊日常編織和管理工作。

據介紹,項目採用“公司+工作坊+貧困戶”的合作經營模式,形成“政府支持、企業參與、工作隊幫扶、貧困戶創業”的扶貧鏈條,幫助更多的貧困戶實現在家門口就能就業的願望,助力貧困戶實現增收,脫貧致富。

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李善潤告訴記者,工作坊可帶動留守農村婦女、弱勞動力和就業困難的老齡勞動力就業,讓他們既能照顧好家庭,又能在家門口就業增加收入,還能為因疫情失業的貧困戶提供再就業崗位。目前,工作坊在崗人員26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8人。

據悉,廣寧縣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5560人,其中不方便外出就業和弱勞動力共有2000多人。為使他們實現就地就近就業,廣寧已推薦1000多人到轄區內的扶貧工作坊、各類小微企業就業。

此外,廣寧還開發了公益性崗位851個。其中:廣寧縣人社局與縣扶貧辦通過市就業專項資金開發445個公益性崗位,包括創文勸導員、保潔員、保綠員、巡邏保安人員、電商消費扶貧信息專員等;廣寧縣扶貧辦和縣委農辦通過“630”資金“以工代賑”、整合人居環境整治資金託底安置農村保潔員公益崗位352個;各鎮、村自行開發公益性崗位54個。目前全縣公益性崗位已落實人員就業765個。

“老鄉,我們這裡普工平均月工資5000多元,這次招聘13個崗位,歡迎詳細瞭解。”日前,在懷集縣詩洞鎮招聘現場,肇慶市某金屬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史申親自擔起招聘員,向來往村民介紹崗位情況。

當天,肇慶市人社局在懷集永固、詩洞兩鎮啟動全市第二輪東南板塊與西北板塊掛點結對勞務協作活動。肇慶高新區、鼎湖兩地共22家企業帶著2813個就業崗位,來到村民家門口招聘。

詩洞鎮陸洞村貧困戶植女士在2013年丈夫去世後,不得不從外地回家,照料家裡的4個孩子和1位老人。如今孩子已經長大了,她再次萌生了外出務工的念頭。當天她專門過來了解情況:“現場很多選擇,工資比當地要高不少。”

詩洞鎮另一貧困戶馮炳生去年6月回鄉後,一直靠打散工為生,收入難以穩定。當天,他來到招聘現場半小時不到,看了四五家企業後,就找到了心儀的工作:“工作地就在肇慶高新區,每月有4000多元,五險一金都有,還包吃包住!”

“早在疫情防控期間,我們就在開展疫情排查的同時,瞭解回鄉村民的務工需求,為目前和東南板塊企業對接打下良好基礎。”現場,懷集縣相關負責人說。本次活動中,懷集縣組織發動了740名勞動者應聘,現場達成意向143人。

【南方日報記者】施亮 劉亮

【作者】 施亮;劉亮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