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城”天使 耀眼“江城”(報告文學)

鳳城”天使 耀眼“江城”

——來自清遠市首批援鄂抗疫醫療隊的片斷


踏著艱難,播撒人間的大愛。

掐住瘟神,控制瘋狂的命脈。

撐起晴空,驅散“肺炎”的陰霾。

清遠首批16名醫護人員馳援湖北武漢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在方艙責任區裡用心血書寫病人“零死亡”,醫護人員“零感染”,出院病人“零回頭”的精彩篇章。奏著驕傲的凱歌,帶著來之不易的笑臉於2020年3月20日回到了清遠。

回想2020年2月9日,神州大地已經家家閉戶,路路設卡,武漢封城圍堵“新型冠狀肺炎”病毒瘋狂的橫衝直撞的時候,由廣東省清遠市人民醫院、清遠市中醫院、清遠市婦幼保健院三家醫院16名“白衣天使”組成的清遠市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從清遠“鳳城”向湖北“江城”逆行,留下“白衣天使”的背影——

朝解難的路疾行,

用一種速度與另一種速度比拼,

四處撕裂疫情發作的命根。

神聖的職業與熱血,

用行動再塑時代“英雄”的靈魂!

……

在武漢負責東西湖方艙醫院C艙中428張床位的醫療和護理中,留下了他們工作點點滴滴的情景。


程吉來醫生聽到最多的那聲“謝謝”


在清遠市婦幼保健院工作的程吉來,2019年12月剛從廣州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進修回單位一個多月後,聽到要緊急徵集醫生馳援武漢的消息就馬上搶著報了名。報名的人員競爭激烈,生怕選不上的自己,結果卻聽到被選中的消息,在同一個單位的愛人帶著情意、帶著依戀、帶著溫暖、帶著叮囑,同時,帶著三歲加兩個月的小孩為他送行。

程吉來醫生說,在武漢聽到“謝謝”這句話的密度是他有生以來最多的日子。他覺得這是人性最真誠的回報。患者都理解危難和危險的時間段裡醫護人員付出所帶來的效果。醫護人員更懂得患者求生的慾望。他在內心的激動之餘唯有把工作做得更實更細更周密,剛好把專業知識“好鋼用在刀刃上”,轉危為機!

程吉來每兩天進艙一次,檢查的對象還以女患者病者為主。開始時,一些女患者比較焦慮,知識結構片面,造成情緒低落,睡不著覺。

“為什麼核酸還沒有轉陰性?”

“為什麼陰性又復陽了呀?”

“什麼時候可以出院呀?”

總之,開始時她們比較急燥,情緒也比較低落。他都一一耐心解答。尤其是對急於回家的患者勸導:“回家就有傳染親人和別人的風險。會增加社會和家庭的負擔。”……

“現在,你的心律、血氧飽和度、呼吸次數都轉好了囉!”他讓病情轉好患者的心情放鬆下來。

有一戶28歲的兒子和父母一起住進了方艙醫院。他比較瘦小的父親原來患過肺結核,又知道現在這種病的危險性,在幫他治療時都很配合。後來沒有新肺炎病灶出現。

他對患者除了對症下藥,就是進行心理安慰。同時,他還誇獎患者互相幫助的好處。他說,每個人都在付出,我們也只不過做自己職責上的事情罷了,甚至他們做的比我們都多。比如有一位印象深刻的阿姨,每次查房時都看到她吸氧,詢問中總還有間斷性胸悶和氣短。

他問“阿姨,胸悶氣短好一點沒有?”

她答“吸氧、休息就好,活動久了不行”。

程吉來便說“要少點活動,注意休息和睡眠,那樣病才會好快些”(他知道方艙醫院都是晝夜開燈肯定會對睡眠有所影響)。

她說“沒辦法,我是病群黨支部書記,還有很多事等我做,我都會自己狀態好才去做事”。

他接著說“那不行,你要先保證自己身體好轉了,不胸悶氣短,不需要吸氧了才去工作,現在必須把工作轉交給其他黨委”。

她微笑回答道“謝謝您醫生,你們都很關心我,我會注意的,你們都很辛苦,大老遠趕來幫助我們,我是黨員,不能不做點事情”。但是還是強硬的命令她休息。也明知道這“命令”她不會聽,她會繼續工作來減輕醫護人員工作,只能多加巡視和護理。

其實這醫院裡面有很多的志願者,不管是外面入艙來工作的,還是病患群裡面的,都盡心盡力為了方艙醫院,為了它健康、和諧,也為了它把病毒打敗,在此,依然也向他們說一聲“謝謝”。


殷代龍護士的一項“額外任務”


“90”後的殷代龍護士老家是湖北的。男護士殷代龍曾經在“非典”的時候還是受保護的小孩,如今在“新冠肺炎”暴發的時候已經成了保護他人的“天使”。和同在清遠市中醫院工作的妻子結婚才一年加幾天就主動請纓上了“前線”。

一年多都沒有回湖北的他,這次卻扛著行囊、扛著責任、扛著知識在“江城”戰鬥了30多天。對參加這次馳援的醫護人員充滿了感激之情。他是這次清遠醫療隊的“倉管員”。

在2月20日,又是一個早班,要早上4點多就起床。殷代龍在六點半入艙接班。沒想到剛接完班不到半個小時,和他同組的一位同事突然出現頭暈目眩的症狀。這位同事的症狀不斷加重,最後不得不馬上出艙。殷代龍在送這名同事出倉後馬上回到了崗位,毫不猶豫地接過了她的工作。他重新核查她負責的工作,做好記錄,避免遺漏。整個早上,殷代龍開足他的“小馬達”,一直穿梭在患者床邊為他們做治療、測體溫、呼吸、脈搏、血壓、血氧飽和度等生命特徵,解釋患者提出的問題……

等他忙完之後已經到十一點了,這時他並沒有想到停下來休息,他牢記自己的“額外任務”——帶領大家練習八段錦。他教的“八段錦”有八個招式,能活動全身關節和肌肉,對心肺能起保健作用。並把視頻拷貝到方艙醫院C艙的兩個電視大瑩屏上,同時,還發微信視頻給A艙和B艙。讓大家活動筋骨,增強身體素質。


嶽紅梅醫生臉上的那道”天使印痕”


嶽紅梅醫生是患者“活的”《花名冊》。她對所管屬的病人都能叫出姓名。晚上8點至凌晨2點的晚班,第一次進入艙內是一次全新的感覺和體驗,被密閉的防護服“約束”幾小時加上生理的不適和體力的消耗後,使她暈眩、噁心。好在是從“一覽眾山小”的泰山中走出來的人,自然有份量踩下困難的“彈簧”。用她的話說,就是從“剪掉長髮、穿上防護服、戴上護目鏡的那一刻起,就是一名鋼鐵戰士”。

嶽紅梅所在的C艙共有428個床位,由4名醫生負責,每個醫生要分管100多個病人,這種工作量就是要腳步與思想共同運轉。為了與病人取得更順暢的溝通,她建了一個“平安健康”微信群,能語音、能視頻、能解惑、能交心,每天24小時都方便患者與她“七嘴八舌”,讓醫患之間的關係都是笑臉對望笑臉。愉悅減輕了心理壓力。同在C艙的還有“能走路就能跳舞,能說話就能唱歌”的新疆組的醫護人員,每到休息期間伴著《最炫民族風》的音樂,依然愉悅在場者的心情,活躍患者抵抗病情的細胞。這時嶽紅梅也穿著“太空服”舞動幾個形神兼備的“天使動作”,引得大家舒展了眉毛。

傳統的治本的中醫藥在抗擊疫情時顯示出特色和優勢,廣東援鄂醫療隊特地成立了中醫診療專家組,實現診療過程的中醫藥全覆蓋。嶽紅梅就是中醫專家組中的專家。順口就能講一些操作性強的防疫“土”辦法、“土”藥方。病人服用新冠肺炎中藥顆粒和湯劑,促進了中醫藥診療的深度介入,中西醫並重提高了出院率與治癒率。A72患者剛開始治療效果不佳,持續性胸悶、氣喘,臥床,不能下地,嶽紅梅給予中藥顆粒劑口服,再加穴位按摩、摸腹,八段錦治療,肺部感染吸收加快,病情迅速改觀。再給中藥調整,不多日,痊癒出院。

嶽紅梅這位獲得“央視新聞推出的我的同鄉英雄系列人物”的醫生,還代表廣東省第十一援鄂醫療隊婦女同志們在3·8節日發表抗擊疫情感想。流淚不止一次的她,是由於“來到武漢的每一天都被感動包圍著,感動於我們有這樣強大的國家,有這樣團結的人民,有可親可愛的英雄武漢人民,也有我最親密無間的戰友,他們足以讓一介女流充滿力量和熱血。”

下班對鏡照著脫下防護服後臉上那明顯的壓傷甚至膿皰,她總是會心一笑,難得在非常時期留一道道“最美的天使印痕”。


李雪瑩護士手中的那篇熱淚日記


不一樣的時間,不一樣的地方,不一樣的體驗,記錄人生不一樣的成長,給患者帶來不一樣的溫暖和收穫不一樣的安詳。

李雪瑩原來在清遠市婦幼保健院的重症監護室護理病人,但是,沒有傳染。這次,面對新瘟疫,她與患者以誠相待,親如家人,彼此換位思考,相互信任,相互支持!讓方艙充滿歡樂,充滿人性。

下面就完整抄錄李雪瑩的一篇日記——

接班後巡視,我發現有患者偷偷哭泣,我心咯噔一跳,身為一名護理工作者,我完全能體會到患者在生病時或者擔心自己生病時的那種焦慮的心情,精神上的壓力和緊張真的就如那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經過詢問,原來是著急做檢查,我急忙遞了紙巾給她。因為每天每個艙的CT及核酸檢查都要預約,醫生要在前一天開出醫囑,第二天會有工作人員來採集咽拭子。而我們每天在方艙內聽到病人說的最多的話也就是這兩句了:“醫生,我什麼時候可以做核酸檢查?”“醫生,我的核酸檢查結果出來沒?”患者著急的神態中不自覺地重複著這句話。

我坐在她床旁,握住她的手示意她繼續說。經瞭解,她家裡只有兩個老人和4歲的孩子,父母都有高血壓,現在降壓藥快吃完了,而且當天他們三個都確診了新冠肺炎。

“剛才我核查了,醫生確實已經為你開了核酸檢查醫囑,明天的名額滿了,我們儘量為您安排後天的檢查可好?”我握住她的手去安慰,“您的家人都有社工及醫院安排照顧,您也不用擔心,現在最重要的是放寬心情,注意休息,只有自己身體健康了,才能更好的去照顧家人。”

看著還在偷偷抹眼淚的病人,我繼續安慰她:“不能擔心害怕,因為怕只會讓我們的身體越來越脆弱,我們要面對它,擊敗它身體才能好起來。”

我離開時,心情逐漸平復的患者緊緊抓住我的手“謝謝你,謝謝!”這樣的話在我工作多年來聽過無數遍,可在疫情籠罩的當下,這兩個字猶如寒冬中的暖陽,驅散了連日來的疲憊與憂慮。

“有沒有人說過你的眼睛很好看?”“您的審美不差哦,我也覺得我的眼睛最好看了。”我轉移話題,一句話把患者逗得開懷大笑。


張新梅護士最喜歡的“節日禮物”


護士張新梅所在的方艙醫院醫療組負責98個病人。她每天值班的六七個小時裡,需要同時護理30-50位患者不等,需要隨時觀察他們的生命體徵,這些病人分別在三條很長的走道兩邊,上班時間她就在一直不停地來回“跑”。在幾個小時的“戰鬥”之後,汗水浸溼了防護服,口罩在她臉上留下了深深的印痕。在抗疫期間,她最長八個小時沒有喝水、沒有上廁所,為的就是與時間賽跑,同病毒戰鬥。經過精心救治護理,治療半個月後,陸續有患者治癒出院。

“我們會統計哪些患者需要吃兩份飯量,哪些喜歡吃麵或者喝粥。”張新梅不僅關心患者的病情,還細心地記下每一位患者的飲食習慣。

2月18日,方艙裡有位女性患者因為家人都被隔離了,尤其丈夫還得了重症,得知消息後,該患者崩潰了。一聲巨響,當時正在給其他患者測量生命體徵的張新梅,還以為出了什麼事,急忙跑過去查看,只見患者癱在床上一動不動,其他患者紛紛圍了過來。就在張新梅疏散其他患者時,一位患者突然擋在張新梅面前哭著起來,讓她不要去靠近那個情緒失控的患者,因為她沒戴口罩。張新梅含著淚感謝該患者後,還是一步步走近了那位需要安撫的患者身邊。

讓張新梅感到欣慰的是,3月7日15點半鐘,隨著最後一位出院病人走出武漢客廳方艙醫院,這家武漢首批最大的方艙醫院實現患者“清零”,暫時結束了它在特殊時期的使命。“患者們很可愛,他們和我說捨不得出院了,因為捨不得與我道別。

休艙,這是送給馳援的婦女‘三八’節最好的節日禮物!”

“鳳城”天使  耀眼“江城”(報告文學)

▲由清遠市人民醫院、清遠市中醫院、清遠市婦幼保健院三家醫院16名“白衣天使”組成的清遠市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在武漢方艙醫院合影留念。

在湖北這場嚴峻的戰“疫”中,清遠市的這批醫護人員夜以繼日在武漢東西湖方艙醫院奮戰了1個多月。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斬荊棘、除病妖,攻堅克難,使1760名患者得到及時的治療,868名患者擺脫了病魔的糾纏、治癒出院。

3月5日,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授予113個集體“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集體”稱號,而其中清遠市首批援鄂醫療隊所屬的第十一批廣東醫療隊位列其中。同時,在清遠第一批醫療隊16名隊員中,12人獲得東西湖區方艙醫院個人“先進標兵”、1人獲得“管理突出貢獻獎”。

在這個特殊時期裡,方艙內有很多的溫情故事,有的戰友間成了親人,醫患間也成了朋友。他們在同一戰線上都只有一個目標——就是戰勝疫情。正如隊員何圳所說“馳援武漢第38天就準備撤離,相信武漢會更好。武漢的昨天我們見識過,武漢的今天我們經歷過,武漢的明天我們信得過。願風雨過後的武漢,陽光做伴,繁華與共!”(本文系作者授權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