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道德經》言:“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知足是“已經滿足於”所得,而知止,則是“獲取過程中”主動放棄。

知足的人就常能感到滿足,一輩子都不會被慾望所控制而辱沒自己;做事有分寸的人就常能有所節制,於是一輩子都不會因為自己不恰當的行為而蒙受羞恥。

知止,即應當為其所應為,不為其所不應為。

知止的智慧,說的是要知道自己應該處於怎樣的位置,做好自己分內應為的事,並且不要做出超越自己本分的事情。

懂得知足、知止,才是立身長久不敗之道。以“知止”為始,方能以“得”為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