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哪些國家留學前景更好,性價比更高?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不斷蔓延,疫情“震中”移至歐美國家,而國內疫情基本得到控制,

這一“疫情時差”使多方關注境外留學生安全問題。

疫情當前,留學生應該注意哪些問題?美國當地時間3月18日,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做客央視新聞直播間,回應留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  

崔天凱稱,留學生在做回國決定時,有三方面因素要考慮:一是當地最新疫情和最新採取的措施,遵守當地實施的規章、制度;二是瞭解國內對境外回去的人有何防控措施,需要辦理哪些手續;三是瞭解自己的健康狀況,是否可以支持長途旅行等。留學生是否現在回國,要全面評估以上情況,做審慎、周密、冷靜的決定。如果遇到困難,可以向使館和總領館反映。  

各種政策的調整,讓正在準備留學的境內家長、學生也變得非常焦慮,同時對留學產生了一定的顧慮

未來是否還值得出國留學?出國留學前景如何?  

先說結論,答案是肯定的。

儘管目前疫情情況蔓延,未來發展情況撲朔迷離,但國內疫情的有效控制,也會讓中國成為世界逐步恢復秩序的中心,為世界各國提供抗疫物資、生產生活資料等。待到世界疫情得到控制,一切都會恢復,這是時間的問題。

未來世界各國的交流只會更加頻繁,對於國際化人才的需求不會減少,一個既懂中國文化,又具備全球視野的人才,在人才市場上依然吃香。同等分數條件下,能夠申請到國際排名更靠前的學校,有條件出國留學的同學,依然會選擇出國。

疫情影響下,儘管我們會面臨各種危機、挑戰,但同樣存在各種機會和利好:

1、中國留學生數量在世界發達國家/地區一直是佔據主要數量的,疫情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留學生流動,國外一些大學因為少了學費來源,可能都要支撐不下去了,疫情結束後境外一些大學也會更加歡迎中國留學生。

2、外匯波動,人民幣更加穩定,適當換取一些留學目的國外匯可以為我們將來出國留學省下不少錢。

3、不少學校由於各種出國留學考試的取消,沒有了統一的錄取標準,只要達到學校自主設立的標準,即可申請到對應的大學,這是個機會。一定要密切留意各種留學信息,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哪些國家/地區值得去留學?有哪些優勢?

日本

  全球疫情日漸嚴峻的大背景之下,各國對待疫情的反應也體現出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對人們的影響。不論是中國有難時日本的“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還是如今日本求助中國回應的“青山一道,同擔風雨”,無一不體現了中日兩國一衣帶水的友好情誼。這樣良好的兩國關係勢必對兩國學生的文化交流帶來新的機遇與發展。

  疫情在日本的加速蔓延使得日本老齡化問題更加凸顯,受本國少子化的影響,日本升學優勢更加明顯。日本的教育資源豐富,全國700多所大學可受中國教育部認證。

  2000年日本提出了50年獲得30個諾獎的展望,現在19年過去了,日本以每年一個的速度累計收穫了19個諾獎,可以反映出日本嚴謹的教育體制。

  日本基本所有大學都有自己的校內考,形式多為筆試和麵試,考試製度面向留學生,為考生提供了更多升入名校的機會。為了吸引留學生日本更是在本科及研究生階段設置了英文授課的SGU項目,更加便利地解決了學生們赴日留學的語言問題。至於學生們到底適合哪種方式赴日留學,可以根據學生自身條件及目的具體進行評估。

  日本國公立大學的留學學費:70-90萬日元左右。

  住宿費:根據地區會有不同,一般情況下2萬-6萬日元左右。

  生活費(包括吃飯和各種雜費):小城市大概7萬日元左右,大城市10萬日元左右。這裡主要介紹第一年的費用,以後的費用很多學生就可以通過打工和獎學金來自己賺取了。

德國

  眾所周知,德國人以嚴謹而出名,對於教育,也是如此。德國作為工業大國,在機械製造方面屬於世界頂端水平。此外,經濟學、法學、藝術類學科也同樣具有較高水準的教學質量。

不論是文科生,還是理科生、藝術生,都有了更多選擇的可能性。

  高質量的辦學水平帶來高就業率,國內外對德國高校畢業的人才都極為重視。

  除了極少數私立高校和藝術類高校之外,德國公立大學基本上不收學費。

  德國的碩士都是2年制的,不分研究型碩士和授課型碩士,少部分的私立的商學院的專業是1年制的,再加上德國人的嚴謹、務實不務虛的做人品格,文憑是真實可靠,含金量很高。

新加坡

  縱觀新加坡教育的發展,保持開放的心態,吸收不同教育體系的精華,走出一條中西融合之路,是新加坡教育不斷髮展、一路領先的重要原因。沿用英國教育模式的新加坡,在上世紀90年代開始向美國教育體系學習,同時加強同亞洲國家的交流,博採眾長,不斷推進教育改革。

  新加坡自建國以來,一直秉承著依法治國的方針,嚴苛的刑罰威懾著不法分子,使之不敢造次,讓廣大居民可以安全地生活,目前新加坡的安全在世界排名是第五位。

  同時,新加坡也擁有著高水平的教育。雖學校不多, 但是每一所學校均是全球排名靠前的院校。

  新加坡國立大學世界11位, 亞洲第一(2018-2019年QS世界大學排名);

  南洋理工大學世界12位,同時還是建校50年以下的大學中排名第一的學校(2018-2019年QS世界大學排名);

  新加坡管理大學建校僅有15年,但是商科已成為全新加坡就業率最高專業。

法國

  憑藉高品質的高等教育,目前法國每年吸引超過300,000名的國際學生前來學習,使其成為僅次於美國,英國,中國和澳大利亞的第五受歡迎的留學生目的地。

  自2015年起,中國學生成為了法國的第一大外國留學生群體。

  在法國,高等教育的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核/電氣工程,管理,金融和經濟學,法語及應用,奢侈品管理,藝術等等。

  法國以其工程師學校和商學院而聞名於世。根據調查,每年大約有1/3的中國學生就讀了工科學校,1/4選擇就讀於商學院。

  法國學費便宜到被一些亞洲國家的留學生認為是教育質量低的表現,然後法國官方將學費暴漲了16倍,實行了學費差異化制度。

  法國當局希望通過漲價,讓“幾乎免學費”不再成為學生選擇法國留學的主要原因,而是希望學生能夠出於對法國優質高等教育質量的認同,而選擇到法國留學。

韓國

  韓國教育先進、教育體制完善,文憑含金量高、學歷世界認可,中國教育部也承認其教育部認可的所有大學的學歷。韓國的大學治學嚴謹、師資雄厚,大學教授均具備博士以上學歷。

  韓國擁有世界知名高等學府,專業設置廣泛。以注重應用學科而聞名,而計算機應用、經濟學和商學科絕對是亞洲一流。

  入學門檻低是韓國留學的一大優勢,對於持有高中或同等學歷、以及高中以上的學生,無需語言必修學時,可以零基礎赴韓入讀語言學校。入讀名校無需考試,韓國大學寬進嚴出,是擇生制,材料審核,部分學校通過面試合格後即可入讀本科和碩士。

  韓國低廉的學費,具備高留學性價比,學生可以合法打工,勤工儉學機會很多。韓國學校為學生提供了豐厚的獎學金,對中國留學生更是提供多種獎學金支持。留學生進入韓國大學就讀,基本上均可享受50%幅度的學費減免。就讀碩士課程的獎學金更為豐厚。

馬來西亞

  說留學,你可能都不會想到還能去馬來西亞,但說到留學性價比,馬來西亞絕對不會讓步,學費和生活費真的超低,和留學英國相比,可能會低四、五倍都不止。

  而且教育水平是一樣的,這裡很多大學是直接和英國大學合作的,同樣的教育,更低的學費,拿到的文憑是英國大學直接發的,而且很多大學也提供雙學歷,畢業後同時拿到馬來西亞大學和英國大學兩張文憑。馬來西亞的留學性價比是很合理,應該是中國大部分工薪家庭的首選之一。

意大利

  歐洲的文明古國——意大利,眾所周知,它是古羅馬文化的發源地,是文藝復興的搖籃,跟其他國家相比它同時也擁有著豐富的人類文化遺產。

  世界上第一所現代大學,有著“歐洲所有大學的母校”之稱的博洛尼亞大學,就誕生於意大利。

  到目前為止,意大利大學仍保留原有傳統,不將教育作為可以盈利的產業看待。意大利留學公立院校免學費,每年只需向學校提交註冊費(800-2000歐不等,依所在學校而定)。

  意大利還設有獎學金/助學金/學費減免政策,此政策也適用於中國留學生,只要認真學習,可以很大程度減輕經濟負擔。課餘時間,還可以勤工儉學,賺一些生活費用。

荷蘭

  荷蘭擁有一整套全國性的高等教育質量監控體系和配套的法律法規,政府每三年都會對提供國際課程的高校進行相應的評估和認證,只有符合標準的學校才具備招收留學生的資格。

  在目前最具公信力的“泰晤士報世界大學排名”以及“QS世界大學排名”中,80%的荷蘭研究型大學都高居世界前200名,是除英、美外入榜數量最多的國家,這也使得荷蘭成為全球大學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

  由於荷蘭大學基本都由政府資助,所以荷蘭並不把教育實行商業化運作。一般來說,荷蘭的本科學制為三到四年,每年的學費大約在5-8萬人民幣左右。碩士研究生的學制為一年製為主,每年的學費大約在10萬人民幣左右。   

  衣食住行方面,一般的基本開銷每年大約在10萬-15萬人民幣左右。花費上面對於國內很多普通家庭來講還是可以負擔得起的。

西班牙

  西班牙是歐洲發展最早的國家之一。提到西班牙有可能會想到大航海時代,它是一個老牌的資本主義強國,科技水平在世界上處於相當高的水準,教育水平也同樣位於世界前列。西班牙政府十分重視教育,教育經費大概佔國內生產總值的5%。

  西班牙的公立大學同樣享有免學費的優質特點,只需要繳納註冊費用就可以了,這個費用不是很高,一般在3000到4000歐左右,摺合成人民幣大概在2-4萬元,相當於國內孩子的生活費水平。

最後,提醒大家在選擇出國留學目的地的過程中,重點考慮的幾點:

1、想學的專業是否優勢專業

2、對目的國的文化氛圍是否喜歡

3、尊重自己內心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