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華東小延安”之稱的沂蒙山根據地,是中國四大根據地之一

蒙山高沂水長,這首膾炙人口的“沂蒙頌”傳遍祖國大江南北。說起沂蒙山大家也許很熟悉,也許很陌生。熟悉的是“沂蒙山小調”傳遍祖國四方,熟悉的是這首悠揚的歌曲。陌生的是從地圖上怎麼找不到“沂蒙山”這個地方?沂蒙山區為什麼能夠成為我國的四大革命根據地之一呢?帶著這些疑問我們一起前往沂蒙山根據地紅色旅遊區去看一下。

素有“華東小延安”之稱的沂蒙山根據地,是中國四大根據地之一

沂蒙山革命根據地

從地處沂蒙山腹地的沂水縣城西行30公里左右,便可到達夏蔚鎮(原王莊鄉)駐地,還沒到景區就看到一些景區宣傳。沂蒙山根據地橫跨在公路之上分外顯眼。沂蒙山實際上不是一座山,它是指的一個區域,是指沂山與蒙山兩座山系延展的丘陵、平原,以及沂蒙山區的母親河“沂河”流經區域。所以說沂蒙山是一個區域性的一個地名,並不是特指哪座山。

素有“華東小延安”之稱的沂蒙山根據地,是中國四大根據地之一

沂蒙山革命根據地

沂蒙山區人民曾經在抗日與解放時期與黨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無私奉獻的沂蒙精神在那段歲月裡得到真實體現。走進根據地你會發現這裡特有的沂蒙山風貌,一層層山巒重疊,如同進入水墨畫的般,裸露著岩石的高山,佈滿著成片的黑松林,是沂蒙山區特有的地表風貌。

素有“華東小延安”之稱的沂蒙山根據地,是中國四大根據地之一

沂蒙山革命根據地

走過一座百年天主教堂就是中央山東分局舊址、八路軍山東縱隊舊址、大眾日報社舊址所在地,門前豎著幾塊黑色大理石碑誌。青磚圍繞鑲有紅門的院子。透過門口遠遠就能看到“派兵去山東”的幾個大字,落款是毛澤東。這座二層樓建築,是用玄武岩砌成,走上二樓潔白的牆體上寫有“中央山東分局舊址”,展廳是以圖文方式向人們展示,記得第一部分是崢嶸歲月,同時每一部分還分幾個單元。每個展廳都有不同的內容,讓人感受那段崢嶸歲月的歷史。

素有“華東小延安”之稱的沂蒙山根據地,是中國四大根據地之一

沂蒙山革命根據地

中央廣場處有一座“沂蒙山根據地紀念碑”,是一隻巨手握著槍支,與象徵著纏有繩索的扁擔,上方刻有“沂蒙山根據地紀念碑”,軍民緊密結合換來的勝利。周邊紅色地磚上還展示著一些飛機、高炮等物品。景區內有一座寫有“浩氣長存”的紀念碑,兩側分別是,八路軍握槍做刺殺狀態的雕像,另一側是用大刀做砍殺姿勢。這是革命烈士陵園,有251字的碑文、261位烈士的英名、353位烈士長眠如此,緬懷先烈、願烈士浩氣長存。

素有“華東小延安”之稱的沂蒙山根據地,是中國四大根據地之一

沂蒙山革命根據地

孟良崮戰役相必大家都熟悉,你可知道孟良崮戰役的指揮所也是設在這裡。陳毅、粟裕在這裡指揮了著名的“孟良崮戰役”,圍殲了國民黨的王牌軍74軍,打破了蔣介石進攻山東的陰謀。現在這裡已成為了解紅色歷史、體會革命情懷、感悟革命精神的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遊人們在這裡體會石磨、紡線、納鞋底、攤煎餅等支前活動,無形中瞭解了沂蒙精神的真諦所在。

素有“華東小延安”之稱的沂蒙山根據地,是中國四大根據地之一

沂蒙山革命根據地


被稱作“華東小延安”的沂蒙山區,已經成為“中國四大革命根據地之一”,是全國遊客們嚮往的紅色旅遊旅遊目的地,朋友們你會前往這裡旅遊嗎?又有怎樣的體驗呢?留言區有你更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