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與六便士》:夢想與現實縫隙間那絲人性暖意

《月亮與六便士》是英國作家毛姆的代表著作,百年來圍繞著此書關於夢想與現實探討一直長盛不衰,書中描述了一個已到中年,生活安穩、平凡的倫敦證券經紀人一日突然拋妻棄子,遠去他鄉,正當別人都不解,為他出走尋找各種世俗的理由時,向來跟藝術扯不上邊的他回答說:“我想畫畫”。而為了他心中的藝術,他甘願過著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日子,最終用畫筆描繪出了自己生命的輝章。

作者毛姆從第一人稱的敘事者角度出發,將自己當成一個局外人謹慎又剋制地敘述整個故事,還不時反省自己對於某個人、某件事的觀點或者判斷,最後既給後人拋出了個拷問人生終極意義的難題,又用準確的遣詞造句赤裸裸地把複雜的人性剖析在讀者面前。

《月亮與六便士》:夢想與現實縫隙間那絲人性暖意

是的,《月亮與六便士》不止是一本關於現實與夢想的書,也是一本關於人性與道德之書,誠如毛姆在《月亮與六便士》裡說:

那時,我還沒有懂得人性是如何的矛盾,我不知道真誠中有多少做作,高貴中有多少卑鄙,或者,邪惡中有多少善良。如今我是充分懂得了,小氣與大方、怨懟與仁慈、憎恨與熱愛,是可以並存於同一顆心的。

人性是複雜的,沒有人敢百分百肯定自己是善良無私或邪惡卑鄙,如同書中的人物,既有世俗眼裡十足的混蛋、藝術領域讓人敬仰的天才斯特里克蘭,外表溫和善良,實際刻薄虛榮的斯特里克蘭夫人,又有表面如同一灣平靜湖水的、內心卻是暗藏波濤的德克·斯特羅夫夫人...整本書裡沒有一個完美的角色,每個人都有著這樣或那樣的人性缺陷,在看的時候,我其實是有點壓抑的,對於作者揭露的人性真相雖能冷靜接受且自我審視,但仍覺的喘不過氣來,正當我兀自懷疑人生時,書中那個外表滑稽搞笑,胖胖的荷蘭畫家那爛好人似的人性光輝猶如一道陽光透過層層迷霧映射而來,心也被淡淡地暖了一下。

糟糕的畫家、獨具慧眼的伯樂

斯特羅夫是個腿短、臉圓,眼睛圓圓,健康歡樂的矮胖子。在學生時期,因為在學校繪畫比賽中獲獎,母親覺得她看到了他身上的閃光點,極力贊成他走藝術這條路。而他也就這樣平平順順地當上了畫家,雖然他的畫毫無新意、庸俗不堪,但也能符合世人眼光,從而靠賣畫在大城市巴黎過上了小康的生活。畢竟對許多人來說,一幅作品是否有藝術價值,並不重要,也不大懂分辨,關鍵是實用,買一幅畫更多的是為了掛牆上裝飾,只要一眼看過去,哦,還好,那它就有被購買的價值,或者說理由。

他本人也深知自己不是繪畫天才,無法成為一名偉大的畫家,可他還是抱有著虛妄的幻想,坦蕩且天真地認為自己把一種浪漫的情調帶進了千家萬戶。

《月亮與六便士》:夢想與現實縫隙間那絲人性暖意

他畫下的是他的理想,儘管這種理想即普通又陳舊,但畢竟也算理想。

他作畫雖不咋樣,但他擁有一雙善於發現天才的眼睛,對於藝術鑑賞的眼光十分獨到,且毫不吝嗇自己的讚賞。他熱情而真摯,對於他認可的天才斯特里克蘭,儘管清楚知道自己靠近他時,等待招呼他的會是膽顫心驚的當頭一棒,但他還是活像搖尾乞憐的小狗圍繞著斯特里克蘭轉,只因不能忍受天才無人賞識,真正的美被埋沒。

這是他作為一名畫家對於藝術與美出於靈魂的堅持。

懦弱的情感、來自靈魂深處的善良

斯特羅夫無疑是個人們口中所說的老好人,生性和藹大方,樂於助人,對於別人的故意嘲諷,雖心生煩惱,又無法產生怨恨,甚至別人借了他的錢,還覺得他蠢得可憐。

他可能會挨毒蛇咬,但從來不知吸取教訓,傷口痊癒不久又會憐憫地把它揣進懷裡。

本已下定決心不再與斯特里克蘭來往的他,會在節日氣氛的觸動下以己之心度天才之腹,拉下面子去重修舊好,意外得知斯特里克蘭重病後,面對著簡陋、晦暗的房間,他的善心又萌動了,極力地說服妻子把斯特里克蘭接到家裡照料,不曾想,這份善意給他自己人生造成了巨大的傷害。

《月亮與六便士》:夢想與現實縫隙間那絲人性暖意

爾後面對出軌的妻子,背叛自己的朋友,他仍不忍心妻子過艱苦的生活,把房子讓給了傷害他的兩人,自己外出艱難度日,甚至還哀求他妻子回到他身邊,做盡了一切讓他妻子鄙視他的事情,表現得既沒有腦子,又沒有尊嚴。

讓人恨不得扇他兩巴掌,叫他清醒一下。

直至妻子自殺,他難過悲憤,但還是想邀請斯特里克蘭一同去荷蘭,只因他覺得和純樸的窮人相處會給斯特里克蘭的靈魂帶來很大的好處。

他說出這句話時,就如之前在被妻子背叛後,還想著不要離去,只因怕妻子一旦需要他的時候找不到他那般讓人惱火,卻又無法責備。他的懦弱、糾結與無原則裡面隱藏著最無私的善良,在這個冷冷的世界裡,靜靜地溫暖著旁人,這也是屬於德克·斯特羅夫的人性之光。

在屬於他的故事結尾處,渾身傷痛的他終於想起了母親的溫柔,回到了荷蘭,往後餘生,在隨著時光流逝而減輕痛苦後,或許他還是會畫很多糟糕的作品,又或許會沿著他父親的腳印既不朝左看,又不朝右看,當上一名平凡的木匠,與一名老實本分的女人成親,把自己曾經的夢想徹底拋棄。

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能有斯特里克蘭那樣的勇氣與信念,平凡的人總有自己平凡的活法。

而大多數人所成為的,並非是他們想成為的人,而是不得不成為的人。

況且命運雖然有時候很殘忍,但是它有時候也很仁慈,不會刻意去虧待心存善念且熱愛生活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