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機場:疫情影響只是短期事件,長期龍頭趨勢不改

上海機場:疫情影響只是短期事件,長期龍頭趨勢不改上海是亞、歐、北美三大洲三角航線的端點,前往歐洲和北美的航程相近,同時作為我國最大的經濟中心之一,長三角地區可以說是我國經濟發展最為發達和均衡的地區。

上海機場的2小時飛行圈內包含了90%的人口和93%的GDP,可以說計劃覆蓋了我國絕大部分的人口和經濟地區。

上海機場:疫情影響只是短期事件,長期龍頭趨勢不改

主要業務

現階段上海機場主要業務有航空性業務和非航空性業務。可能對於航空性業務大家都比較好理解,主要就是包含飛機起降費、旅客安檢費(包含在機票中)等。這部分在2019年共產生了22.79億元的收入。

另一部分非航空性業務主要指的是餐飲收入(免稅店、餐飲)、廣告費、各大航空公司的辦公場地租賃費。這才是機場營收的大頭,這部分業務在2019年共產生了68.61億元的收入。而對利潤的貢獻率也高達總利潤的79.84%。

那麼我們就很清楚了,公司賺不賺錢的核心在於非航空性的業務。

上海機場:疫情影響只是短期事件,長期龍頭趨勢不改

業績增長點

而隨著這兩年經濟的不斷髮展,免稅店等業務增長迅速,在2015-2019年,上海機場年均營收增速高達15%,淨利潤增速更是高達19%,超過營收增速。

出現這個現象的原因也比較好理解,因為機場的投入基本上是固定的,增加租金收入並不需要付出相應的成本。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利潤增速高於營收增速的情況還將繼續存在。

寬體客機增加

簡單理解就是,各大航空公司逐步開始使用更大,更舒服的飛機,最終的結果就是,在飛機起降次數微增的情況下,旅客的運輸能力大幅增加。

數據說明一切,可能看起來有些費勁,我先總結下結論,就是2010年-2019年,旅客量增速比飛機起降次數高2.32%。

上海機場:疫情影響只是短期事件,長期龍頭趨勢不改

而且,這寬體客機的數量還將繼續增加,以東方航空為例,現階段窄體客機的佔比高達87%,也就是說,這個替代剛剛開始。

新建衛星廳投入使用

2019年9月16日,上海浦東機場的三期擴建正式完工,新增建築面積62萬平方米, 要知道,之前建築面積只有76萬平方米,可以說擴充了接近一倍。

這部分新增的面積在這次疫情結束之後,可以大大提升上海浦東機場的運輸能力。

上海機場:疫情影響只是短期事件,長期龍頭趨勢不改

風險點

短期來看,為了緩解被疫情影響的航空公司,根據指導將會降低航運性費用率,預計將導致上海機場航空性收入下滑9.4%左右,同時因為旅行人數的大大減少,預計合計將會導致上海機場2020年營收下滑25%左右。

總結

考慮到2020年營收受不可控制事件影響較大,使得淨利潤無法準確的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我們預測2021年上海機場的利潤有望達到62億元,對應現在1305億元的市值,其市盈率為21倍。

但是上海機場這類具有天然地域壟斷的企業,其競爭壓力可以說是幾乎沒有,綜合來看,現在的價格還算合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