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公開課沒有被評為優秀的原因

2002年初中部進行公開課。初中一年級時,我準備了一堂數學公開課,有老式的幻燈機,我製作了6張幻燈片。學校評委由副校長、教務主任、各科任教師組成。

講解的過程學生積極發言,課堂活躍。講課中用到幻燈機時發現投影效果模糊,乾脆改成寫板書。耽誤了時間,加上急忙寫粉筆字,字跡不工整。課後評委打分,評課結果,我沒有入選優秀公開課。

數學公開課沒有被評為優秀的原因

2003年初中二年級時,講解平面幾何裡的菱形。先用長方形白紙剪出正方形。學生們都動手做出來了。再提問用長方形一刀剪出菱形。學生們開始摺紙、剪紙、錯了再拿出白紙繼續。有的剪出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有的先畫好菱形,邊摺紙,邊思考。時間用了20分鐘,滿桌都是紙屑和白紙。終於有同學剪出來了,大喊一聲:“我剪出來了!”課堂氛圍很活躍,教學內容沒有講完下課了。

數學公開課沒有被評為優秀的原因

課後評委打分,評課結果,再一次沒有入選優秀公開課。原因很多,課堂散漫,教學任務未完成。說這樣講課,教學進度不能完成。不管評委如何說,之後的平面幾何四邊形、正方形、三角形全等、菱形、平行四邊形、等腰梯形……我都在課堂上先讓學生摺紙剪出幾何圖形,畫圖形。

剪紙作為研究的主題在課堂上討論了“用紙片折幾何圖形”的課題。問題是讓學生思考能否將一張長方形紙片折出等腰三角形,用直角三角形以及任意三角形紙片折成一個長方形(要求重疊部分只能有兩層紙)。

數學公開課沒有被評為優秀的原因

學生們通過摺紙活動和小組交流發現了很多不同的折法,然後各自分別在實物投影上演示摺紙過程,並說明理由。有的老師曾嘗試以作業的形式要求學生在課後完成幾何體的製作,然後在上課時展示其製作的過程。材料是一張16K紙,要求是將它摺疊或剪下後拼成三稜錐,並且不能廢料。

後來分別有五位同學展示了他們不同的巧妙做法。很多案例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在課堂中、課堂外都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又由於摺紙的內容在考題中的出現,使一些學生對摺紙教學重視了起來。

數學公開課沒有被評為優秀的原因

摺紙不僅可以作為幾何教學的輔助工具,即幫助學生形象地認識到一些較為抽象的空間圖形,而且還是一種學習數學、探究數學、創新數學知識點的載體。摺紙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許多幾何的概念,諸如正方形、矩形、直角三角形、梯形等幾何形狀;對角線、中點、垂直平分線等幾何名稱;全等、勾股定理等幾何法則;內接、面積及其他一些幾何代數的概念,就給學生提供了彌補思維過程中斷缺的部分,符合學生認知的習慣。

數學公開課沒有被評為優秀的原因

我們現行的教學方式難以給學生創造出動手實驗、直覺判斷、合情推理這樣的認知過程,也不能給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得到不同層次結論的機會。而相比之下,摺紙的應用能有助於激勵每一個學生參與到力所能及的探索中,它能提供學生仔細觀察,廣泛聯想,多方向、多角度、多層次去思考的機會,因此它是發展學生高層次思維品質的有效材料。

在摺紙過程中去體驗數學研究中的一些方法,其研究趣味濃、探索性強,學生能通過觀察、嘗試、猜測、轉移、類推、特殊化等途徑去認識到其中的數學原理,同時也培養了學生樹立一種形成正確的答案或解題方案可能不止一個的數學觀。

數學公開課沒有被評為優秀的原因

過了15年後,我在家裡跟女兒(六年級)嘗試摺紙數學,初步體驗了摺紙在數學教學中的一些應用。幾天來我在與女兒交談過程中遇到問題拍成視頻上傳,點擊率的增加,對摺紙教學的未來也有了憧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