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被騙,最狠一次連著被騙3次,這知識是怎麼學習的呢?

01

大學男生網絡招嫖

誰說一個坑裡不能掉進去三回?

月黑風高,孤枕難眠,龍崗的小李(化名, 某高校學生)一時無聊便打開了QQ“附近的人”功能。

看見一個個誘惑的暱稱和頭像,小李頓時念從心中起,色向膽邊生,隨手添加了一個號碼,並依據對方發來的價格表,選擇了600元的“服務項目”。

大學生被騙,最狠一次連著被騙3次,這知識是怎麼學習的呢?

轉賬後,小李同學到一酒店開好房間,靜等“小妹”上門,但此時,對方要求再交1000元“風險押金”才能安排“小妹”過來。

小李同學交完押金,對方又以財務目前沒有1000元面額的押金單,只有2000元的為由,讓小李再交1000元押金,並承諾最終都會退款。

大學生被騙,最狠一次連著被騙3次,這知識是怎麼學習的呢?

如此麻煩!小李同學憤而取消訂單,要求立即退款。對方表示退款要走流程,第二天下午才能退。

至此,小李經歷了招嫖被騙的第一次波折。

入寶山豈能空手回。已經身在酒店的小李再次打開附近的人,添加好友、一番服務費押金轉賬之後,還是沒有等到“小妹”蹤影。

大學生被騙,最狠一次連著被騙3次,這知識是怎麼學習的呢?

小李怕是忘了對比,這第二次波折來的似曾相識。

再一再二,還能有再三?小李同學告訴你,人真的可以在同一個坑裡掉三回。第三次打開附近的人,還是同樣的流程,還是熟悉的節奏。最後當然還是同樣的失望。

大學生被騙,最狠一次連著被騙3次,這知識是怎麼學習的呢?

所謂一波三折,小李同學一夜三次網招“失足女”,先後共轉賬近6000元,最終敗興而歸。而三次網絡招嫖被騙所遇套路大同小異:

1先交500——1000元的服務費

2再交1000——2000元的“風險押金”

3再交1000——3000元的“健康保證金”

不要以為這三步就夠了,如果你順利上鉤,騙子還會繼續找藉口要求再交“小妹免虐待金”等等,直到你自然醒!

02

會不會被騙

與智商和學歷沒半毛錢關係!

一場鬧劇再次說明:被騙與學歷無關,與智商無關。

因為詐騙絕對是一門學問,融合了社會、心理、法律、金融、甚至是醫學養生各類學科。大學生又如何?大學教授被騙的也屢屢皆是。

每個人都有知識的盲區,試想,金融專業博士跟化學本科生一起參加無機化學考試,誰贏的可能性大?

大學生被騙,最狠一次連著被騙3次,這知識是怎麼學習的呢?

如果說幾年前的詐騙套路(相比於畢業設計)屬於本科水平,如今在詐騙領域的造詣估計已經是博士後了。

更可怕的是,集團化運營、企業化管理和嚴格的產業鏈分工,你面對的是一個詐騙軍團!涉世未深的大學生在他們面前不堪一擊。

大學生被騙,最狠一次連著被騙3次,這知識是怎麼學習的呢?

03

反詐騙是一門必修課

大學也不例外

小李算是有勇氣的,畢竟招嫖被騙敢於報警的並不多。

我們專門分析了2018年龍崗區大學生被騙的數據,結果觸目驚心!

2018年,僅龍崗區就有249宗學生被詐騙的報警,其中在校大學生達到115名,損失總金額348.7萬元。

其中,以網購和刷單詐騙佔比最大,受害學生男女比例基本持平。

大學生被騙,最狠一次連著被騙3次,這知識是怎麼學習的呢?

大學生群體缺乏社會經驗和分辨能力,對反詐騙常識往往不屑一顧,非常容易受到“雙倍退款、高薪兼職”等廣告語的誘惑。

(小李的詢問筆錄)

而令警方擔憂的是,在日常工作中,個別高校對民警進入校園進行反詐宣傳並不十分配合。連施教者都盲目自信,自己絕不會被騙,又何況是學生們?

傳道授業解惑,豈能止步於專業學科的傳授?一個大學生,缺乏基本的辨識力,連自身財產安全都無法保護,這樣的教育是不是應該反思?

2019年,龍崗警方會堅持走入校園,送各類安全常識上門,希望不會再有閉門羹。

大學生被騙,最狠一次連著被騙3次,這知識是怎麼學習的呢?

願反詐騙成為一門必修課,進駐每一個人的人生課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