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喜歡趙雷,什麼?

在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帖子“喜歡趙雷是一種什麼樣的心境?”,

現在網絡追星越來越火熱,但是在民謠圈裡的追星像是一股清流。

大家熱衷於聽他們的歌,熱衷於去現場感受氛圍,但是鮮有誰的私生飯又去騷擾明星,哪一家的粉絲圍堵機場等等。

難道對民謠音樂人的喜歡都是一般般的小打小鬧,那是你沒參與過南京李先生跨年演唱會門票秒售罄的時候,是你沒有親歷過無處下腳的現場。

對民謠音樂人的喜歡大約像是暗戀,默默的喜歡就好。熟知你所有的音樂,瞭解你的過往,你去過的地方都要去打卡,學樂器多半是為了彈奏你的歌,有你的現場肯定有我,耳畔永遠都是你的聲音。嗯嗯,差不多就是這樣的喜歡。

不同於愛情,沒有多巴胺的產生,體內的血清素水平也不會提高。只是單純的“喜歡”。

就像是“月曆和人們的嘴裡報的春”,就像是“小雨中響的一聲雷”,就像是“深秋嫩綠的垂柳”,就像是“似詩的南方陽光正高照著大地”,一切都是一種巧合。


究竟,喜歡趙雷,什麼?

知乎上有一位大哥說的很好,他這麼說:

作為民謠界的代表性人物,趙雷身上有一種北京爺們的魅力,他的歌描繪著北京生活的點點滴滴,聽著他唱歌就像是在老北京的衚衕裡徘徊。我雖然年紀不大但很喜歡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北京的市井生活,也正是這一種不同的情懷讓我對帶有北京口音,聲音中透露著痞氣的趙雷很感興趣。

《少年錦時》是我聽的趙雷的第一首歌曲

又回到春末的五月

凌晨的集市人不多

小孩在門前唱著歌

陽光它照暖了溪河

柳絮乘著大風吹

樹影下的人想睡

沉默的人從此刻

開始快樂起來

脫掉寒冬的傀儡

歌詞描繪著北方傳統的少年生活,整首歌可以說透露著一種慵懶與愜意,聽起來很溫暖,我想,京津地區的孩子童年大多如此。

在自家樓邊嬉戲打鬧,騎著自行車穿梭於衚衕口與街道邊,累了就在不知道誰家的門檻上歇息,渴了就到路邊的小賣部買上一瓶汽水,也不用付錢,家長會在傍晚遛彎的時候付錢。這正是我心中對北方童年的最好回憶,再加上趙雷獨特的聲線,直擊心靈。

究竟,喜歡趙雷,什麼?

再到後來聽過了專輯《趙小雷》和《吉姆餐廳》,更是對趙雷這個人及他創作的歌曲充滿興趣,這個獨立音樂人創作的歌曲,沒有普通民謠的無病呻吟,大多充滿積極樂觀的情懷,幾首憂傷的歌曲也是為了緬懷母親而作,同樣也讓人印象深刻。

對於《成都》這首歌,我也不是專業的樂評人,不需要我再多加評判。但我想說,趙雷絕不僅僅《成都》這一首好歌曲。

《成都》與《鼓樓》我幾乎是同時聽到的,並非在專輯中,而是在各種網易雲電臺中,說實話我覺得《鼓樓》寫的要比成都更好,尤其是歌詞方面:

我走在鼓樓下面 路在堵著

雨後的陽光灑落

人們都出來了

執著的迷惘的文藝青年很多

如果我無聊了就會來這裡坐坐

我是個沉默不語的靠著牆壁曬太陽的過客

如果我有些倦意了

就讓我在這裡獨自醒過

我站在鼓樓上面 一切繁華與我無關

這是個擁擠的地方

而我卻很平凡

相比《成都》,《鼓樓》更展現了趙雷自己的風格,快意與灑脫表現得淋漓盡致,在大多數人的心中,坐在街邊喝酒抽菸的大多是不學無術的混子,但這首歌像我們展示的是一個孤獨而又自得其樂的浪子形象,這也是我心中趙雷的形象。

大家可以聽一聽專輯中《鼓樓》最後尾奏的部分,有一聲“誒嘿~”,聽著這一聲我的腦海中浮現的就是身背吉他的浪子騎著單車迎著夕陽舉起手臂的情景,實在是帥。

總之,聽著趙雷的歌會有一種溫暖,他的作詞帶有濃重的白描手法,有的歌會讓人潸然淚下,有的會讓人陷入回憶,甚至像《趙小雷》這樣歡快的歌曲會讓人會心一笑,他帶給人們的都是陽光而向上的正能量~~~

芸芸眾生,大抵都是泯然眾人,

音樂至於我們,能產生情感的共鳴,能感受歌詞的意境,能有那麼一些喜歡的音樂人,認認真真的做音樂,然後我們認認真真的聽歌,如此往復,安好~


究竟,喜歡趙雷,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