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NBA——得小前鋒者,奪冠軍

毋庸置疑,現在的NBA是“小球時代”,而且是正逢盛世。

說到小球,大家最能想到的就是庫裡,以及他的勇士隊。小球並不是勇士隊首創,但卻由庫裡和勇士隊將其推至巔峰。讓人咋舌的三分球,風馳電掣的攻守轉換……引領著世界籃壇。

“小球時代”最重要的就是三分球,庫裡之所以能成為“小球時代”的代言人,與他神鬼莫測的三分球能力有著很大關係。但是我今天想說的是,“小球時代”最大的受益者並不是庫裡為代表的控球后衛,而是小前鋒。

如今的NBA,小球當道,小前鋒橫空出世,稱之為“小前鋒的時代”,一點也不為過。自從11年諾維茨基力敗熱火“三巨頭”,奪得“總決賽MVP”以後,接下來的歷屆“總決賽MVP”全部被小前鋒包攬,悉數是詹姆斯3個,萊昂納德2個,杜蘭特2個,伊戈達拉1個。而反觀1990—2011年,整整22年,只有皮爾斯一個小前鋒,於2008年染指“奧布萊恩杯”,22年,只有一年獲得,數量實在低的驚人。

拋開總決賽舞臺,放眼當今聯盟,豪門強隊也是深知小前鋒的重要性,都囤積不止一個強力小前鋒,哪怕不是全明星級別的,那也得是防守出眾,為防守對方的強力小前鋒做準備。首先是東部的雄鹿(字母哥,米德爾頓),凱爾特人(塔圖姆,布朗,海沃德),猛龍(西亞卡姆,阿奴諾比)熱火(巴特勒,伊戈達拉,克勞德)76人(西蒙斯和哈里斯身材上都是能和強力小前鋒對位);再看西部,快船(萊昂納德,喬治),湖人(詹姆斯,一直想追伊戈達拉,未果)。

很多球迷這個賽季之初,都有很大疑問,為啥馬刺和開拓者突然之間就不行了,墜落成魚腩。可能有的球迷會說,開拓者是因為努爾基奇長期缺陣,胡德,柯林斯相繼倒下,開拓者敗給了傷病,馬刺是因為年邁。其實不然,究其原因,馬刺和開拓者都是因為沒有強力小前鋒所致。開拓者休賽期放走了阿米奴和哈克萊斯,就註定了這個賽季的沉淪,哪怕努爾基奇等人健康出戰,開拓者最多也是在季後賽門檻徘徊,這也好解釋為啥開拓者迎來安東尼和阿里扎以後,又進入爭季後賽的行列。而馬刺的懷特,福布斯,穆雷都是後衛,德羅贊雖然寫的是小前鋒,但是198的身材,以及打法,都是標準的得分後衛,遇到詹姆斯,字母哥,萊昂納德這個級別的小前鋒,根本防不住。

同樣,獨行俠,掘金戰績都不錯,為啥總是距離第一陣容的強隊,還有挺大差距,這個差距就是在小前鋒這個位置上。獨行俠和掘金也沒有那種強力小前鋒。

後衛引領“小球時代”,而“小球時代”真正的王者卻是小前鋒。你有一個好的小前鋒,可以進季後賽;你有一個全明星級別的小前鋒,你可以是強隊;你有兩個全明星級別的小前鋒,那你就是奪冠熱門。

淺談NBA——得小前鋒者,奪冠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