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球員演繹“三十而立”,有大贏家,自然也有比較失意的!

30歲代表著人生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同樣在NBA球員中也如此,被認為球員競技狀態的“分水嶺”,而到30歲為止……

姑且把“1990年”作為“三十歲”的年齡節點,說到這一年出生的NBA球員,其實有許多。

下面例舉的幾位球員,有著不同的籃球履歷,在NBA聯盟的成就也層次不齊。

按出生年月從小到大來排,分別是勇士隊的湯普森,凱爾特人隊的海沃德,快船隊的喬治。

還有開拓者隊的利拉德,前湖人隊球員考辛斯,以及太陽隊的盧比奧。

這些個球員,有些屬於球星級別的,早已拿過NBA總冠軍,也有不少收穫億萬薪資合同的。

除了順境伴隨著部分球員之外,還有一些球員陷入成長瓶頸,頻頻受到傷病困擾的。

儘管這幾位球員並不能代表“三十而立”的所有人,但他們至少是一部分NBA球員的代表。

有過最高NBA籃球人生的最巔峰狀態,也有失落到低谷的迷茫遭遇。

這就是“三十歲”的人生,看盡人生繁華,同樣也有慘淡時刻。

NBA球員演繹“三十而立”,有大贏家,自然也有比較失意的!

1990年2月出生的湯普森,自然是最為成功的球員之一。

擁有3個NBA總冠軍,外加2019年夏天休賽期收穫的一份億萬薪資合同,堪稱人生大贏家。

先來說他迄今為止最失意的一件事,那就是2019年NBA總決賽G6的重傷離場。

那場比賽他沒能隨隊戰鬥到最後一刻,他和球隊再一次在總決賽上失利。

可就算這樣,重傷和無緣2019年NBA總冠軍的他,還是在那年夏天得到球隊的肯定。

在球隊已有庫裡的億萬合同前提之下,和湯普森也簽訂高薪合同。

球隊此舉就是對他貢獻的一種褒獎,而他也配得上這一合同。

從進入聯盟一直效力於勇士隊,到如今成為人生贏家,湯普森不斷成長著。

球場上的他給到外界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投籃技藝精湛,是球隊不可缺少的進攻點。

再有就是防守上的兢兢業業,這樣一位攻防兩端俱佳的球員,深得球隊喜愛。

關於他的球場外生活,同樣收穫美滿人生,可謂十足人生大贏家。

NBA球員演繹“三十而立”,有大贏家,自然也有比較失意的!

1990年3月出生的海沃德,在收穫億萬合同之後一直處於掙扎的狀態。

在2017年夏天的休賽期,海沃德得到凱爾特人隊的高薪簽約,開啟另一段籃球人生。

本以為離開NBA第一支效力的球隊——爵士隊,能讓他收穫NBA總冠軍的喜悅。

不曾想在凱爾特人隊的第一場比賽,就遭遇賽季報銷的毀滅性傷病,直到現在還未完全恢復。

經過兩個半賽季的養傷和復出,他的競技狀態正在慢慢接近當初的最好時刻。

只是從當年收穫億萬合同,到現在的黃金年齡,他的上限理應不止如此,這點是他和球隊都知道的。

在前東家效力期間的獨當一面,到現在球隊的主力角色,貌似缺少那股定海神針般的神力。

雖還未在球場上完全證明自己,不過通過數據和薪資,起碼他就是一名球星,只是那次傷病實在太重。

期待未來他能在凱爾特人隊再次復甦,找回昔日王者風範。

NBA球員演繹“三十而立”,有大贏家,自然也有比較失意的!

1990年5月出生的喬治,輾轉多隊一直在找尋總冠軍夢。

從2017年加盟雷霆隊的意外,再到2018年留守雷霆隊的驚訝,最後到去年2019年空降快船隊的大跌眼鏡。

任何一次決定,喬治都是圍繞著那個最初的夢想——NBA總冠軍。

當年在步行者隊,從一名替補球員開啟NBA職業生涯,到成長為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突然離開只是為了追尋NBA總冠軍夢,甚至比傷病來得更為強烈。

當年那次崴腳險些終止他的籃球職業生涯,好在復出後的他“滿血復活”。

如今在快船隊繼續扮演著“二當家”的角色,就是不知道能否磨合出預期的化學反應。

面對聯盟強隊群起的競爭氛圍,他所在的快船隊儘管有著巨大優勢,但遇到的挑戰同樣不小。

NBA球員演繹“三十而立”,有大贏家,自然也有比較失意的!

1990年7月出生的利拉德,不甘命運的擺弄,扛著球隊向前衝。

進入聯盟早早展露出籃球才華,而當年首發五虎僅剩他之後的開拓者隊並未再被看好。

直到上賽季他帶隊衝到西部決賽,可惜最終還是被橫掃出局。

再看如今球隊戰績還不夠資格打入西部季後賽,這樣的球隊現狀貌似給利拉德開了很大一個玩笑。

2015年夏天的休賽期,利拉德成為球隊的絕對核心,同時球隊陣容大變,給到他巨大考驗。

在那年以後的開拓者隊,利拉德身邊的麥科勒姆成長起來,“後場雙槍”帶隊漸漸走上正軌。

可近些年的球隊成績,就算是上賽季的西決也並未展現出奪冠氣質。

這點利拉德知道,同樣球隊也非常清楚,可他和球隊並不甘命運的擺弄。

這一年來的球隊運作,都是在圍繞利拉德展開建設,目的自然是為了能衝出西部,去觸及那NBA總冠軍獎盃。

也許他的NBA職業生涯會一直這樣,但他在球場上的籃球鬥志早已是“冠軍”。

NBA球員演繹“三十而立”,有大贏家,自然也有比較失意的!

1990年8月出生的考辛斯,在最美好的時刻倒在傷病面前。

傷病,又傷,還傷,這兩年時間的考辛斯,圍繞他最多的一個詞就是傷病。

從國王隊逐漸打出職業生涯巔峰狀態的他,不甘球隊戰績止步不前,進而被交易到鵜鶘隊。

在新地方再一次迎來職業生涯上的數據昇華,可造化弄人的他遭遇重大傷病。

隨之而來的不續約和無人問津,好不容易加盟衛冕冠軍勇士隊,又再次頻繁受傷。

本以為能在湖人隊迎來機會,可又一次遭到命運的摧殘。

數據和薪資都不再向他青睞,考辛斯遇敗給最大對手——傷病。

在所有人都期望傷病不再出現時,考辛斯始終沒能逃出這個魔怔。

當下“三十歲”的重要階段,未來的他會走向何方?還是繼續被傷病折磨?

希望這位少年能早日從傷病中走出來,在球場上繼續演繹他的籃球人生。

NBA球員演繹“三十而立”,有大贏家,自然也有比較失意的!

1990年10月出生的盧比奧,年少成名卻又苦苦掙扎。

在被森林狼隊交易那一刻,盧比奧同樣“傷透”球隊的心,再到被爵士隊交易到太陽隊。

縱觀他整個NBA職業生涯的場均數據,有著出色組織進攻的能力,但就是進攻沒有太大突破。

非傳統型控衛,早早展現出一名控衛該有的籃球才華,無奈與之相匹配的進攻端,始終沒能提升上去。

無奈除了那個亮點之外,盧比奧在球場上的進攻得分威脅實在太小。

如今頻繁易隊的他雖有小小進步,但論起本質上的改變,那還是沒有的。

或許在球星標準之下,他算不上一名球星,但從控衛角色來看,盧比奧還是不錯的。

2019年男籃世界盃,他帶隊奪冠,就是一種籃球才華的展示。

未來他的籃球職業生涯還很長,同樣遇到的挑戰也還會有,要說機會的話,也有不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