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成功学”裹挟的“爱无能”,该如何幸福突围?

最近受疫情的影响,宅在家里已经将近一个月了。这一个月的时间,每天跟家人朝夕相处,也更深地体会到了来自家庭的温暖,加上也有时间看了几本闲书,追了几部闲剧,同时也引发了我对成功与幸福的一些个人思考。

每个人都梦想着成功,梦想着有钱变富,梦想着功成名就登上人生巅峰。

这本没有什么可耻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叫胸怀大志。

那,成功就等于幸福吗?

本文主要分析与探讨成功与幸福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幸福的本质。此外,也谈了谈提升幸福感的四种途径和方法。

一 成功不等于幸福

前几天看了一本闲书《时间的礼物》,是个瑞典作家写的一本短篇小说,或者说是个小故事,因为它实在是太短了,仅有一百页。

被“成功学”裹挟的“爱无能”,该如何幸福突围?

《时间的礼物》封面图


故事中的“我”是个事业有成的成功人士,同时也是个45岁的癌症患者,在医院的病房里认识了5岁的患癌女童,“我”被小女孩的童真所感染,引发了“我”的一系列人生思考,有对儿子的愧疚,有对时间的感叹,有对成功的思考……

被“成功学”裹挟的“爱无能”,该如何幸福突围?

《时间的礼物》插图


世界上唯一公平的东西就是时间,一秒就是一秒,谁都没办法把一秒变成两秒,在时间面前,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更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任何人都能拥有,却又任何人都无法左右。


被“成功学”裹挟的“爱无能”,该如何幸福突围?


这个故事来自作者本人的生活体验,故事中的“我”是一个立志过得比任何人都要好的成功人士,却有个宁愿活得平凡的普通儿子。他从来没有送儿子去上过学,没有拉过儿子的手,没有帮儿子吹过生日蜡烛,也从没有给予过儿子温暖的拥抱……

而他的儿子,多么渴望自己有个平凡的父亲,不用出差,没有名气,可以多关注他,可以多一点时间陪伴他。

人之将死,他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深感亏欠儿子太多……

被“成功学”裹挟的“爱无能”,该如何幸福突围?

《时间的礼物》插图


前半生他都在疯狂地追求财富,你说他成功吗?

当然算成功人士。

你说他幸福吗?

那还真未必。

妻子离婚,儿子不爱。当生命进入倒计时,他开始醒悟,他的成功原来在家人面前一文不值,原来,一家人欢欢喜喜在一起才是真的幸福。

可见,成功并不等于幸福,当我们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时,金钱就是终极财富。当衡量一个人是否幸福时,衡量的标准既不是金钱,也不是名誉、声望或权力,而是当下的幸福情绪。

好比在商业中,资产只有在换算成钱时才有价值。同样,声望和金钱都只是实现幸福的手段。

金钱除了可以提供基本的食物和居所外,只是实现幸福这个目标的一种手段。

有趣的是,我们经常搞不清楚目标和手段的区别,而往往以牺牲幸福来换取金钱。

一般人对幸福的误解是:他们总觉得某一样东西可以最终改变他们的幸福感,比如说成功。

少有人明白,幸福的生活是累积而成的,幸福其实可以是当下的任何一个快乐瞬间。

财富只是帮助人们增加幸福感的一种工具,真正带来幸福的,不是财富本身,而是当下的积极情绪。

二 幸福需要去感知

人们往往习惯了去关注远大的目标——成功,却不在意当下的感受。

幸福既无色也无味,它只是一种快乐的情绪体验,其实它无处不在,只是需要你去用心感知。

因为我们从小所接受的教育都只关注最后的成绩。老师父母都是那么在意我们的成绩,只有成绩好才能拿到奖赏,他们不会因为你享受过程而奖励你。

社会也只褒奖成功的人,而不是正在努力的人——只看结果,而无视过程。

久而久之我们形成了一种错觉,成功才能幸福,从不去用心体会当下努力过程中的每一个幸福瞬间。

我们会给自己设各种目标,一旦达到目标之后,我们经常会把放松的心情解释成幸福,好像工作越艰难,成功后幸福感就越强。

因此,当我们拥有这种错觉时,就不由自主地被这种生活方式屈服了。不可否认,这种解脱让我们感到真实的快乐,但是它绝不等同于幸福。

这种幸福可被称为“幸福的假象”,它们来自于压力和焦虑的消除,无法长久维持,因为它本身就是与负面情绪共生的。

这就好比一个人头痛好了之后,他会为头不痛了而高兴。

然而,由于这种喜悦来自于痛苦的前因,当痛楚消散,我们很快就会把健康当成一种理所当然的事,病愈的喜悦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人们错误地认为成功即是幸福,坚信目标实现后的放松和解脱即是幸福,因此他们不停地从一个目标奔向另一个目标。而不屑一顾沿途的风景。

其实真正的幸福:可以是拼命爬到山顶后的喜悦,也可以是向山顶努力攀登过程中的种种经历和感受。

三 如何提升幸福感

1 接纳自已,用心陪伴,打造和谐稳定的亲密关系

我们必须接受真实的自己:美、丑、成、败,全部都接受。我们必须相信幸福是应该得到的,不管我们是否成功。始终相信我们的存在是有意义的,因为我们生来就有享受快乐的权利。

就像纳撒尼尔·布兰登所写的:

要想找到价值,人们必须相信自己有资格享有这种价值。

若要为幸福而奋斗,人们必须相信他自己有资格拥有幸福。


当你能真正敞开胸膛拥抱自己,你才能更好地去拥抱别人,从而有精力去给自己打造一张和谐稳定的亲密关系网。

《时间的礼物》里的主人公,年轻时一味地追求财富,从未停下来体验过身边的幸福,舍不得浪费一丁点的时间来陪伴家人。当妻子离开,儿子对他充满怨恨时,他发现那些成功并不能真正带来幸福,或者说失去了和谐稳定亲密关系的支撑,即使再成功,也很难获得幸福感。

被“成功学”裹挟的“爱无能”,该如何幸福突围?

《时间的礼物》插图


亲密关系的打造和维持,是需要牺牲一部分时间去用心陪伴的,陪年幼的子女一起做游戏,陪爱人看一场电影,陪父母唠唠家常,这些事情虽然看起来微小,但实则是幸福的源头。和谐稳定的亲密关系,是我们获得幸福的源泉。

现在开始,可以给自己列一张幸福清单,然后按照上面的计划去做。它可以包括:和家人或朋友相聚、阅读、跑步、看电影等,一切能让你感到身心愉悦的事情都可以。

被“成功学”裹挟的“爱无能”,该如何幸福突围?

《时间的礼物》插图


然后留下一到二件你最喜欢的事,最好固定成习惯。比如说,如果你喜欢跑步,就每天坚持在一个固定时间跑步,久而久之,就成了习惯。这种良好的放松习惯,会有利于自己内在幸福感的提升。让你从内而外散发着幸福的味道,从而更有精力去维护和谐稳定的亲密关系。

拥有广泛而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与朋友、家人和爱人共享美好时光,这些都是滋养幸福感的生命之源。

2 多做自己喜欢又擅长的事

自问一下,哪些是你在生活中真正想做的事?哪些是你真正擅长的事?又有哪些是你真正擅长又想做的事?

因为只有在做喜欢又擅长的事时,你的行动价值和你的幸福目标才是一致的。

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过:

“真正令人满意的幸福总是伴随着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


我们用以下三个关键问题来问自己:什么能带给我意义?什么能带给我快乐?我的优势是什么?

被“成功学”裹挟的“爱无能”,该如何幸福突围?

图片来源《幸福的方法》


《幸福的方法》一书作者首次提出MPS模式,指的是意义、快乐、和优势

。然后找出这其中的交集,这样的工作就是最能使你感到幸福的工作。

增强幸福感最好的方法就是关注自己内在的感受。可大多数人,都忘了停下来问问自己的内心,我现在做的事真的是我喜欢又擅长的事吗?

因为我们真的是太忙了。

梭罗说:“生命并不长,别再赶时间了”。


你应该是时候停下来好好思考人生了。趁着这次疫情,被迫地给人生按下了一次暂停键,思考思考自己有没有真正喜欢又擅长的事?

如果老是马不停蹄地前进,那就等于只是简单地对每日的生活做出重复反应,却没有给自己足够的空间去创造真正的幸福。

亚伯拉罕·马斯洛称:

“一个人如果不能时刻倾听自己的心声,就无法明智地选择人生的道路”。


趁着这次疫情,我们可以花些时间,问自己一些可以帮助我们做出人生选择的问题:我做的事情对我有意义吗?它们能给我带来乐趣吗?我的内心是不是提醒我需要彻底改变目前的生活?

然后,根据自己喜欢又擅长的事来设定目标,重新规划人生。

① 长期目标

1年到30年的都可以。应该是一些有挑战性的、能够让你发挥潜能的目标。目标是为了让我们享受旅途中的快乐,激发我们自身的潜力,实现与否倒在其次。

② 短期目标

这部分是针对分类消化长期目标而制定的。为实现自己的长期计划,你在未来的这段时期要怎么做?

③ 行动计划

给自己拟定一套作息行程表,无论是每日还是每周的或是一次性的。

不为自己设定明确的目标,我们就会很容易被外界所影响,我们总是面临两个选择,被动地受外来因素所影响,或是主动地去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生活。

我们不但要享受过程的快乐,同时也要享受目标的快乐,这会使我们更容易获得幸福感。

3 学会享受过程

我们总是习惯低头狂奔,从而毫不在意沿途的美景,其实,真正的幸福并不只是目标实现的那一刹那狂欢,而更多的是过程的享受。

《幸福的方法》一书提到幸福有两种模式:溺水模式和性爱模式。

“溺水模式”有两个特点:

① 有从痛苦中解脱的强烈愿望。

② 一旦解脱,我们常会把那种舒适误认为是幸福。

就好比一个长期紧绷着神经在狂奔的人,在登顶的那一瞬间的确会有突然放松的快感。

被“成功学”裹挟的“爱无能”,该如何幸福突围?

《时间的礼物》插图


而“性爱模式”却提供了另一种不同的方式,一种可以同时得到当下与未来幸福的模式

就好比跑步,你可以边跑边欣赏沿途的风景感恩万物给自己生活带来的美感。无论是跑步、阅读、研究、思考还是写作等等,都可以将其视为性爱的前奏,享受其过程。

在“性爱模式”中,我们可以从一开始就享受到快乐。当我们从事自己喜爱的事业时,我们就进入了“性爱模式”,这时我们会主动享受这个过程,在满足的幸福感中,不知不觉就取得了事业的成功。

4 仁爱与感恩

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往往很难体会到助人为乐所带来的快乐。人类的情感本就不是单一的,获得幸福的来源可以来自他人对我们的真情反馈,包括亲人、朋友甚至是陌生人。

你帮助别人越多,自己就越开心;自己越开心,就越容易获得幸福感。为别人带来幸福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快乐。

回想一下你曾经善待他人的经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幸福感。用心灵的眼睛,对视那个人感激的目光,认真地体会那种感受。当你再次在心里看到对方并体会自己当时的感受时,你会感受到满满的幸福感。

当你正式开启你的仁爱之心,比如对陌生人予以真挚的微笑和朋友分享快乐、给爱人买花、陪孩子读书,或捐出你的财物去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相信从中你能体会到更深的幸福感。

此外,当你对世间万物充满仁爱与感恩之心时,会不自觉地放下自身的一些欲念。

当你抱着感恩的心,走进大自然去与一草一木亲密接触时,会不由地感激造物主的神奇馈赠,让人身心愉悦。

当你抱着感恩的心,试着去体会爱人、孩子、朋友、父母给予你的关怀与爱护时,你会体会到来自家庭的温暖与幸福。

你还可以给关心你的人或你关心的人写感恩信。包括爱人、家人、好友等。这并不只是一封信,它代表的是你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所获得的意义与快乐。

被“成功学”裹挟的“爱无能”,该如何幸福突围?

《时间的礼物》插图


比如回味你们在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畅想你们共享的目标与梦想,也可以是一句最简单的感恩的话。相信它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幸福感。

总结

当今社会人们普遍把财富的积累当成人生的终极目标。

当然,并不是说赚钱或存钱是错误的,物质上的富有可以帮助个人甚至社会得到更多的幸福。金钱上的保障,可以让我们向不喜欢的工作说“不”,或是不为账单而烦恼。同时,赚钱的欲望也可以成为积极的挑战,甚至给我们以启发。

但是,金钱本身并没有价值,只是因为它可以带来一些快乐的体验,物质本身并不能给生命带来意义或是精神上的财富。

心理学家戴维·迈尔斯发现:

幸福与财富之间的关联性其实非常低。

有钱人因为他们的财富而被尊重,就好像物质变成了唯一标准,我们会以物质收入来衡量一个人的成败,比如他赚了很多钱,就理所当然是成功人士,反之亦然。

社会教给我们的道理就是物质至上,房子的价值可以用钱衡量出来,而我们对家庭的爱却不行。从而过多关注结果的成功,而忽略过程的幸福。

当然,我们也应该明白,

成功和幸福并不是二元对立的关系,相反,它们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成功和财富是帮助人们增加幸福感的一种工具。幸福感的提升也有助于个人事业的成功。

但是,需要明白的是,真正带来幸福的,不是财富本身,而是积极的情绪,包括:投入感、成就感、幸福感、满足感。当我们为成功而狂奔时,切勿忘了抬头欣赏沿途的风景!

本文参考资料:《时间的礼物》(瑞典)弗雷德里克.巴克曼著。《幸福的方法》(美)泰勒.本-沙哈尔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