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欣偉:下跌的城市都是相似的

有些經典引用之後發現了問題,比如那句“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事實上,幸福的家庭和不幸的家庭都無非有N個套路,只不過誰的套路更多,就成了“各有各的個性”,所以凡事還是就事論事。

還是用逆向思維來構思選題——以前,那麼多人關心“哪個城市會漲”,卻少有人關心“哪些城市會跌”;其實這兩年樓市的冷清,後一個問題已經擺上了不得不面對的桌面,只是我們在避諱。

“幸虧”疫情這個不可抗力,其實可以幫很多客觀存在——背鍋。


黃欣偉:下跌的城市都是相似的

一、 疫情暴露出的現象,可能波及到城市和樓市

在去年底展望2020年樓市行情的時候,我的態度是分化:分化是基於過去三年調控收緊之後,那些之前被“環都市概念”所炒作受益的城市,正在逐步褪色,因為價格滯漲導致外來投資客對這些城市的進入產生了糾結。

而年底年初的時候,“看空三四線”並不會得到承認,理由是還有一張牌可以期待,那就是返鄉置業,而事實上——“我們只要知道雞蛋好吃,的確沒有必要關心雞媽媽的戶籍所在地”,於是這個春節是醞釀過李代桃僵的,只要成交有起色,就沒有人會關心成交背後的成因,或者說客戶究竟來自於哪裡。

但,一場疫情讓我們必須面對真相。

即使在後疫情時代為了恢復生產,就更加需要找到前期的癥結來避免未來再走彎路,畢竟2020年已經過去100天了。

你說,這次疫情暴露了什麼?或者說“暴露了什麼可能對樓市產生影響的因素”


黃欣偉:下跌的城市都是相似的

答案就那麼幾個:

1、 城市配套設施建設,那些高樓大廈沒用,醫院學校才是有價值的軟實力

2、 城市管理水平大攤牌:大到城市管理者,小到醫療和物業管理

3、 市民(對本城市)的信心包括住宅消費的信心,留下和離開的抉擇

如果說之前,我們對於城市的評估還建立在形象的表面層次上,那麼這次疫情是考驗我們應對城市變局的能力,這之前從未暴露過,甚至連演戲也沒有過。

於是,我們可以想象:

1、 之前熱鬧的返鄉置業可以“概念性被擊破”了,家鄉雖有高樓大廈但還是不安全,這光宗耀祖的一生一宅,沒有安全談何幸福?!

2、 熱熱鬧鬧的“搶人大戰”,被招募者之前還活著利益糾葛中,這下知道在城市選擇上的側重點和重要性了吧?!

3、 老百姓在買房之前的評判標準也發生偏移,之前那些石材立面、地鐵上蓋、繁華集散,都是“1後面的那些0”,沒有學校和醫院一切皆空。

在全民宅家的日子裡,

在全面刷手機關注疫情的日子裡,

別以為購房者不會思考,

也別以為“被搶的人才”都是隻看顏值不看腦子的傻缺。


黃欣偉:下跌的城市都是相似的

二、 城市分化會加劇,有些城市會受益,有些會被徹底拋棄

所以,基於疫情的客觀事實,假設如今再來預測一下2020年的宏觀樓市,相信所有磚家都有一次“糾偏”的需要。

一旦給我這個“修改說法的機會”,只會把“分化”兩個字進一步深化。

首先,這次疫情,一線城市的管理防控、基礎設施被證明基本還是可行可靠的;

(1) 進出城市的機場、車站的管理和控制

(2) 遍佈全省全市的醫療設施,包括床位和人員

(3) 即使城市封閉管理,但無論從行政佈置、社區執行、商業秩序基本有序

(4) 沒有出現城市管理的死角,沒有出現極端事件

其次,之前被“推選”為新一線城市的部分城市,呈現出李逵和李鬼同在的局面(具體就不點名了),但對照上述一線城市的四點相對成功的跡象,正是驗證出“偽一線城市”的——同志還需努力!


黃欣偉:下跌的城市都是相似的

剩下那些因為主觀防控手忙腳亂,加上客觀設施配給緊張的“部分三四線城市”,看起來禍不單行,其實也是之前長期忽視城市基礎設施導致的,一句話叫做:“錢沒少花,但花錯了地方”,就算市中心也一樣高樓大廈,但如今都成了恨不能無視的諷刺。

即使部分“雖然城市基礎設施有限但好在管控起了個大早”導致局面基本可控的相對防疫成功城市,也只是主觀努力和客觀不堪來了個對沖,算是保住了顏面。

購房者也好,被搶人大戰引入的目標人口也好,在如此涇渭分明的城市應對現狀面前,不可能不會對原有的決策作出微調,包括進入與否、進入時機、進入條件等等。

有人擔心一種劣根性叫做好了傷疤忘了疼,但涉及到真金白銀、一生選擇,想必也不要太漠視市民、消費者、購房者的智商了吧?!

所以,雖然一線城市房價高企,或者說不是每個人都能買得起一線城市的房子,但至少——對之前有所鬆動的一線城市而言,“保價格”通過這次疫情,找到了一些支撐,所以反而可以大膽看好一線城市的樓市了。


黃欣偉:下跌的城市都是相似的

三、 可以為失敗的城市找病症,雖然也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接下來,新一線城市也好,二線城市也好,一場“李逵和李鬼”的打假行動,在消費者心中不動聲色地展開,已經是大概率事件了。

至於那些看起來大概率要下跌的城市,反而可以大致找到他們的共同點——

基於在“叫天天不應”的城市獨(Zi)立(Sheng)發(Zi)展(Mie)的客觀條件下,雖然無奈但至少還能阻止一波被忽悠,希望對購房者有用。

這也就是全文開篇所謂的:下跌的城市都是相似的,只不過具象比較豐富而已。

(1) 城市人口淨流出;

(2) 城市缺乏主導產業;

(3) 自身基礎設施不完備;

(4) 過去兩年房價被外來投資客炒高,但未能帶來有效入住;

(5) 與外部城市的立體交通設施不健全,不方便;

(6) 距離國家力推的“環都市圈發展”的核心都市較遠,利好有限;

(7) 二手房交易不活躍,可以解讀為自住率高,也可以解讀為“人口交替進行不了”。

當然,現在說風涼話去總結病因是容易的,說到底當時用“打開門戶擁抱投資客”的戰略也是出於城市招商的高度,只不過可能選擇了“人氣先搞起來,再培育產業跟進”的逆操作而已,畢竟三四五六七八線城市的招商難度可想而知,遠不是電視新聞裡說說那麼“擠破頭奔向熱土”,土地財政的短效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就算說出了癥結,也非一時一日可以改善,也只能祈禱這些城市自行安好。


黃欣偉:下跌的城市都是相似的

下跌的城市有各種成因,一時也找不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把“下跌的城市問題”說清楚,唯一的正解是——不希望其他城市效仿道路。

經過本次疫情,對全國、全世界、所有行業都是一次深刻影響,也是一次變局機會,如果以前說“變是唯一的不變”還略顯矯情,那麼如此一來,“變是唯一的可能”已成定局。

倒是還可以引一句經典臺詞來冷卻一線城市的愣頭青們:

城外的人想進來,城裡的人別出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