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伊朗君王譜】阿夫沙爾王朝(一):建立


【古伊朗君王譜】阿夫沙爾王朝(一):建立

阿夫沙爾王朝(一):建立

阿夫沙爾王朝(波斯語:سلسله افشار‎ ;1736—1796年),又叫紅頭王朝,是18世紀統治伊朗高原的一個波斯王朝,因為建立者納迪爾沙出身於阿夫沙爾(紅頭)部落而得名,一共傳4個沙阿,統治60年。

1.建立

王朝創立者納迪爾沙出生於呼羅珊的一個阿夫沙爾部落的農民家庭,在童年時被賣為奴隸,後來成功逃亡。他加入了東安納托利亞的一支武裝集團“克孜勒巴什”(即紅頭軍),地位迅速升高,逐漸成為割據一方的軍閥。1726年,納迪爾沙率軍支持被入侵波斯的阿富汗人廢黜的薩非王朝沙塔赫馬斯普二世,併成功地趕走了阿富汗人。接著納迪爾沙又著手收復被奧斯曼帝國和俄羅斯帝國佔領的波斯國土,在國內逐漸樹立起超過沙阿本人的權威。於是在1732年納迪爾沙廢黜了塔赫馬斯普二世,將其放逐到呼羅珊,扶立塔赫馬斯普二世之子阿拔斯三世為傀儡沙阿。1735年幼主阿拔斯三世去世。次年納迪爾沙自立為伊朗沙阿,建立阿夫沙爾王朝。

2.擴張

納迪爾沙在位期間,常年發動對外戰爭,1737~1738年征服阿富汗大部地區,1739年入侵印度莫臥兒帝國,洗劫了德里。他還偷走了沙賈漢的孔雀寶座。納迪爾沙利用從遠征中掠奪來的財富,在波斯大興土木,鼓勵文化,使波斯又呈現出其在薩珊王朝統治的黃金時期的繁榮景象。但是由於納迪爾沙的宗教政策(壓制什葉派)和經濟壓迫,波斯各地經常爆發起義和暴動,最終納迪爾沙於1747年在呼羅珊被一夥密謀叛變的封建主刺殺。死後整個波斯陷入混亂,其侄子阿迪爾·沙阿下令殺死除沙魯克·阿夫沙爾(納迪爾沙之孫)外所有納迪爾沙的兒子和孫子,自立為沙阿。原納迪爾沙的近衛軍將領阿富汗人艾哈邁德沙·杜蘭尼也試圖奪取王位,但沒有成功,被迫逃回阿富汗,不過他成功地奪去了納迪爾沙的部分寶藏。艾哈邁德沙·杜蘭尼建立了杜蘭尼王朝,使阿富汗脫離了阿夫沙爾王朝的統治。1748年阿迪爾·沙阿被其弟弟易卜拉欣·阿夫沙爾發動的政變推翻。然而易卜拉欣·阿夫沙爾奪取政權不到兩個月就被自己的軍隊推翻。之後庫爾德人和土庫曼人的部落首領推舉納迪爾沙的孫子沙魯克·阿夫沙爾為沙阿名義上統治呼羅珊。


【古伊朗君王譜】阿夫沙爾王朝(一):建立


3.衰落

1749年,一些阿拉伯、庫爾德和札剌亦兒部落的首領推舉薩非王朝王室後裔賽義德為波斯沙阿,號為蘇萊曼二世。沙魯克·阿夫沙爾被推翻並被弄瞎雙眼。幾個月後,沙魯克·阿夫沙爾的支持者又推蘇萊曼二世,沙魯克·阿夫沙爾繼續統治呼羅珊,但是其只是各部落操縱的傀儡。此時的波斯各路諸侯紛紛稱王,其中前納迪爾沙的將軍卡里姆汗以設拉子為首都建立了贊德王朝。經過多年戰爭,贊德王朝佔據了除呼羅珊及以東地區以外的阿夫沙爾王朝的土地。卡里姆汗沒有攻擊沙魯克·阿夫沙爾是出於對納迪爾沙的尊敬。1779年卡里姆汗去世,贊德王朝陷入混亂,波斯北部的突厥愷加部落首領阿迦·穆罕默德·汗趁機擴張勢力。1794年滅桑德王朝。1796年阿迦·穆罕默德·汗加冕為波斯沙阿,建都德黑蘭,建立愷加王朝。同年征服呼羅珊,處死了沙魯克·阿夫沙爾。阿夫沙爾王朝終結。

4.沙阿列表

納迪爾沙 (1736年~1747年)

阿迪爾·沙阿 (1747年~1748年)

易卜拉欣·阿夫沙爾 (1748年)

沙魯克·阿夫沙爾 (1748年~1796年)

5.納迪爾沙


【古伊朗君王譜】阿夫沙爾王朝(一):建立


納迪爾沙(英語:Nader Shah;1688年8月—1747年6月19日),波斯阿夫沙爾王朝皇帝(1736-1747年在位)。沙即沙赫,為皇帝稱號。1726年投靠薩非王朝的塔赫馬斯普二世,支持塔赫馬斯普二世奪回其父失去的王位和國土。他英勇善戰,深受重用。1730年把阿富汗人全部逐出波斯。1730到1736年打敗入侵波斯的奧斯曼軍隊。1732年廢塔赫馬斯普二世,立其嬰兒為阿巴斯三世。1736年納迪爾廢阿巴斯三世,被貴族會議擁立為王,改稱納迪爾沙,建立阿夫沙爾王朝(1736-1796)。

1739年卡諾城一役,大破莫臥兒帝國軍隊。率軍進入德里,搶掠大量珍寶財物。1739到1741年,遠征信德、布哈拉與花拉子模,建立了龐大的軍事帝國,定都於馬什哈德。開創了早期阿夫沙爾王朝的廣闊疆界。但是由於連年征戰,軍費浩繁,造成生產衰退,國庫空虛,民力凋敝。納迪爾沙個性殘暴 ,誅殺無度。1747年6月在霍拉桑城下軍帳中被人刺殺。

(1)早年生涯

納迪爾出生於呼羅珊的阿夫沙爾部族(一個生活在波斯的波斯—突厥混合遊牧民族)內。13歲時納迪爾的父親去世,納迪爾不得不靠撿柴來養活他和他的母親。

1704年,納迪爾17歲時,一夥烏茲別克人入侵了當地,納迪爾和他的母親成為了奴隸。而他的母親不久就死了。

1708年納迪爾設法逃了出來,由於生活的貧窮,他和他的朋友偷了一群羊並賣得了一筆錢,之後他們逃到了山裡.。

1712年由於厭倦了東躲西藏的生活,納迪爾投奔了一個名為巴巴·阿里貝伊的貴族。他被僱傭為信使,與另一個人一起負責將一些重要的信件送往伊斯法罕(Isfahan)的皇家法院。在一次送信的任務中納迪爾殺死了他同行的同伴(可能的原因是他的同伴拖累了他的速度,更有可能的原因是納迪爾想成為惟一向皇家法院送信的人)。在皇家法院納迪爾給出了他殺死同伴的原因,並得到了原諒。納迪爾拿到回信和贈送他的物品回來了。然而他一回來,從主人的臉色上,納迪爾知道巴巴·阿里貝伊已經計劃將他殺死。與此同時納迪爾愛上了貝伊的女兒,貝格毫不猶豫的拒絕了納迪爾娶他的女兒。納迪爾絕望了,為了保護他自己,他殺死了貝伊,並同貝伊的女兒逃到了山上。在山上納迪爾與她成親並有了第一個兒子禮薩·寇裡。後來貝伊的部分僕人也加入了納迪爾,並組成了一夥土匪武裝。

大約在1714年,納迪爾投靠了當地的省督巴布魯汗。由於當時韃靼人的入侵,所以能夠保護入侵的武裝都是歡迎的。納迪爾在巴布魯汗手下表現的很好,漸漸的得到了重用。

1717年納迪爾成為了一支6000人部隊的領導。當時他33歲,但已經表現出了驚人的軍事才能。在一次與10000人的韃靼騎兵的戰鬥中,納迪爾通過選擇有利地形大敗了韃靼騎兵,殺死了3000多人並得到了大批的戰利品。這是納迪爾取得的第一次軍事勝利。納迪爾要求巴布魯汗升任他為將軍,但是巴布魯汗推說任命需要得到皇帝的批准而一直拖延。不久巴布魯汗任命了一個與自己有關係的沒有什麼經驗的年輕人當了將軍。納迪爾非常失望,指責巴布魯汗是一個背信棄義的人。在當時指責自己的保護人是不被接受的。納迪爾迅速的失寵,並被巴布魯處以鞭笞腳心的刑罰(一個人能忍受的最痛苦的刑罰之一)。

之後納迪爾找他的一個叔叔(凱拉特城附近紅頭部落的酋長)尋求幫助。然而他的叔叔懷疑他的野心,故意疏遠他。納迪爾不得不重操舊業,拉攏了800個人上山當了土匪。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世界民族與文明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