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下军装换农装,退伍后他这样带领青年人建设家乡!

导 读

男儿志在四方,参军当为之首。身穿绿色军装,身上就扛起了保家卫国的责任,即使退役后也退伍不褪色,继续发光发热,争做青年的好榜样!今天的主人公刘晓明就是这样一位心怀大志的人。他2011年退役回乡自主创业,2014年创办金美科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现担任省青企协理事、襄阳市青企协副会长、南漳县首届青企协会长、襄阳市第三届青联委员。

一位毕业于空军工程大学

担任过广州军区

武汉总院秘书一职的优秀军人

是为什么会在退役后

选择去创业的呢?

今天和小襄君一起

看看他的创业故事

襄阳青年 | 脱下军装换农装,退伍后他这样带领青年人建设家乡!

追梦乡村振兴,投身家乡农业天地

2011年退役后,刘晓明在家乡情结的召唤下,决定回到南漳县。他经过数月的入户走访、市场调查、政策分析,认识到南漳是省级重点贫困县,有着“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地貌结构。看到许多不能外出务工的农户从事自给自足、“看天收”的原始农业耕作时,作为新时代青年,刘晓明暗下决心,要用科技知识让农民手中有限的土地创造出最大利益。他不顾家人朋友的反对,不理“农业苦、周期长、收益慢”的劝告,毅然选择了发展现代农业这条新型产业之路

襄阳青年 | 脱下军装换农装,退伍后他这样带领青年人建设家乡!

公司以“建好一个基地,发展一个产业,致富一方农民”为目标,以“惠民、便民、利民”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目前自有蔬果种植基地960亩,带动种植2000多亩,山林1100亩,水库200多亩。创造就业岗位80多个,带动就业100多户,促进周边5个乡镇贫困户56户每年人均增收3000多元平稳脱贫。公司以培植农业化龙头为重点,加快发展农业龙头合作社,带动优势农产品建设,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实现农业建设从资金到施工到种植的一条龙服务,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大力培植龙头合作社。

襄阳青年 | 脱下军装换农装,退伍后他这样带领青年人建设家乡!

目前,已发展龙头合作社七个,社员54名,充分带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金美科林近几年销售收入稳定增长,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5200万元,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5700万元。2017年,金美科林获得“襄阳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公司好的发展

离不开大家共同的付出

如何将公司做大做强

不辜负家乡人的期待

这始终是刘晓明一直思考的问题

襄阳青年 | 脱下军装换农装,退伍后他这样带领青年人建设家乡!

重视科技投入,放眼企业高质量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金美科林在农业种植科研上坚持投入、重视人才,与南漳县农科所、湖北文理学院等科研单位形成产学研合作关系,目前公司已获得各种农业种植发明专利10余份,刘晓明个人获得发明专利7份,并在《农技服务》、《南方农机》、《城市地理》、《农业与技术》等权威期刊上发表技术论文10多篇。

襄阳青年 | 脱下军装换农装,退伍后他这样带领青年人建设家乡!

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和信息技术的作用。今年以来,蔬菜价格下跌,直接影响到入社社员和农户的经济收入和无公害蔬菜发展,刘晓明充分发挥金美科林技术人员的优势和特点,以科技示范户为基础,加强对信息的研究和对市场分析预测,提高信息的准确度,为准确定位、定向、定量组织蔬菜生产和销售提供决策依据,形成了一个技术服务网络。召开社员种植大户座谈会,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增强发展蔬菜生产的信心。2019年累计召开技术培训12期,参培社员600多人次,印发蔬菜信息、技术资料1000余份,发放生物农药、生物菌肥等价值10万余元,并安排技术人员下乡上门指导、免费为社员服务。

襄阳青年 | 脱下军装换农装,退伍后他这样带领青年人建设家乡!

组建专业团队服务三农。销售是制约无公害蔬菜发展、社员增收的关键。刘晓明在专业社成立了营销队伍,负责销售、运输、搜集信息,并定期总结汇编,免费提供给社员,为组织生产和销售提供决策依据,引导社员关注市场,搞好外销,为全县无公害蔬菜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刘晓明严格要求营销人员坚持为三农服务,收购上按质论价,切实做到诚信守信。组织召开无公害蔬菜营销大会3次,重点在于总结经验,提高营销人员的素质,为外地客商、厂商创造良好外销环境。同时屡次邀请外地客商、厂商来南漳县座谈,吸引他们投资合作和开发。先后与襄阳、武汉、随州、宜昌、北京等地营销商签订豇豆1000吨、花菜1500吨、青椒2000吨销售合同,实际销售蔬菜4500吨,销售额1095万元。全年实现销售额5774万元。

襄阳青年 | 脱下军装换农装,退伍后他这样带领青年人建设家乡!

凝聚青年双创,百花齐放春满园

工作中刘晓明感受到身边有许多有想法愿做事的创业青年,对国家许多好政策了解掌握不够、对创业中面临的问题缺乏有效处置,致使贻误商机,随着金美科林逐渐步入正轨规范运转,刘晓明开始思考:怎样凝聚更多志同道合的青年共同发展壮大

襄阳青年 | 脱下军装换农装,退伍后他这样带领青年人建设家乡!

成立南漳县首届青年企业家协会。为了更好的带动南漳县农业发展,引领南漳县创业青年抱团发展,2018年在县委的大力支持在各级团委的有利指导下,创立全市首个县级青年企业家协会并当选会长,吸纳会员54家。青企协围绕培训、交流、信息、咨询、融资、维权、自律等方面服务开展工作,为企业及青年企业家提供沟通、交流、合作的平台和场所,动员和引导全县青年企业家积极参与经济社会发展。截至目前,县青企协会员中已涌现出了2018年襄阳市大学生创业大赛一等奖得主袁慧、襄阳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金美科林等典型,该协会获得县农商行2亿元的授信额度和县建行的信贷绿色通道优惠政策,在促进青年就业创业、打造县域人才集聚高地方面产生了一定示范作用。

襄阳青年 | 脱下军装换农装,退伍后他这样带领青年人建设家乡!

打造南漳县青年创业孵化园。2019年3月,刘晓明个人投资创办总面积约1万平米的南漳县青年创业孵化园,配套办公间、多功能厅、会议室、多媒体洽谈室等设施,为有志于投身农业或其他相关产业的创业青年提供创业服务和资金支持,包含政策宣传、人员培训及人才服务、技术交流及推广服务,宣传推广服务,信息情报服务,导师服务,代办及咨询服务,力争将南漳县农业产业化做大做强。截至目前意向入驻企业(组织)55家,涵盖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服务、医疗、教育、传媒、广告、房地产、旅游等行业。

襄阳青年 | 脱下军装换农装,退伍后他这样带领青年人建设家乡!

争创“两新”组织团支部建设示范点。为进一步凝聚青年,充分调动团员青年的创新创业中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南漳青年企业家协会规范团组织建设,并引导青企协内部会员单位规范建立团组织,目前已有36家两新组织建立团支部,南漳青企协团支部被襄阳团市委评为全市首批“两新”组织团建示范点,被南漳团县委评为五四红旗团支部。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退役军人

刘晓明始终认为组织培养了他

部队造就了他、社会磨砺了他

艰辛困苦的创业初期,他坚持梦想

渐入佳境的创业中期,他不忘初心

创业成功后,他感恩国家回馈社会

襄阳青年 | 脱下军装换农装,退伍后他这样带领青年人建设家乡!襄阳青年 | 脱下军装换农装,退伍后他这样带领青年人建设家乡!
襄阳青年 | 脱下军装换农装,退伍后他这样带领青年人建设家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