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賞——崇寧通寶

精品一賞——崇寧通寶

直徑:3.5cm 重量:11.7g

崇寧通寶是北宋徽宗趙佶崇寧年間(1102-1106年)始鑄,年號錢。有崇寧通寶、崇寧重寶和崇寧元寶三種。 崇寧通寶當十型,錢文為徽宗親書,所以又其為御書錢。

該錢文書法清秀骨瘦,鐵劃銀鉤,是徽宗趙佶瘦金書體存留世間的真實顯現。宋徽宗更因鑄錢精絕,當時官造成色在96%-96.7%,高於崇寧重寶、崇寧元寶,而與王莽並稱"錢法二聖",是現在青銅錢中價值最高的兩種錢幣之一。

此圖錢體厚重,青銅質,鏽色古舊,開門的老生坑。之所以謂之大字版,是因此品錢文四字飽滿,寄廓接緣。"寶、寧"二字冠點長且向左傾;長點"崇",斜丁"寧",高走"通"等,與被公認的各譜均載的大字"崇寧通寶"雷同。除錢徑略小外,輪廓寬窄、 穿孔大小、成色亦基本一致。

精品一賞——崇寧通寶

宋徽宗在位期間,十分痴迷於書法和繪畫,於是令人先後鑄造了許多圖案非常精美的錢幣。時至今天,我們熟悉的崇寧重寶就是廣為流傳的珍貴錢幣之一,除了崇寧重寶之外,聖宋通寶、大觀通寶、宣和通寶、重和通寶等,也是出自於宋徽宗年間、流通面非常廣的錢幣幣種。值得一提的是,宋徽宗本人“性甚機巧,擅長技藝”,因此,他本人親書的瘦金體,也成為錢幣鑄造的模板之一,崇寧重寶和大觀重寶的錢文就出自於宋徽宗本人字體。

精品一賞——崇寧通寶

宋徽宗更因鑄錢精絕,當時官造成色高於崇寧重寶、崇寧元寶,而於王莽並稱“錢法二聖”,是現在青銅錢中價值最高的兩種錢幣之一!有泉界先賢說:“蒐羅此泉數百種,陳覽於綠窗綺幾之間,真無異展開一部瘦金字帖也”。崇寧通寶存世量稀少。據我們目前所能見者,有泉家評:“範各一體,體各一態,或如美女簪花,自然窈窕,或如天孫織錦,文采斑斕。”無論是錢文書法的考究,還是鑄造的精整都為上乘,堪稱為藝術品。所以後世泉家把漢王莽、宋徽宗、金章宗三個朝代所鑄造的錢幣稱之為“古泉三絕”。

精品一賞——崇寧通寶

現來自安徽的汪先生將此祖傳崇寧通寶出手,希望能遇到有緣人士,珠海古藝匯粵港澳地區交流會,希望各界有興趣的人士參與探討研究,喜歡古錢幣或者古董的藏家或者投資家可以大開眼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