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已去,春天還會遠嗎——戰疫必勝

一場疫情,我看清了人間百態。

疫情下,裂縫中的陽光

“庚子鼠年,荊楚大疫。皆無車舟,舉城閉戶。然,四海同心,九州齊力,同仇敵愾,全力抗爭。有醫名曰鍾氏南山,帶白甲千萬,御雷火二神獸,力挽狂瀾,戰數月,滅疫千里。”——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大量出現時,一個名字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他就是84歲的鐘南山。


冬日已去,春天還會遠嗎——戰疫必勝


鍾南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他的出現,給人們帶來了希望的曙光。

其實,這並不是他第一次出現在大眾視野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人物,2003年鍾南山院士的研發組織在戰勝非典疫情時就立下了汗馬功勞。

鍾南山院士曾有一句名言“醫院就是戰場。作為戰上我們不衝上去,誰上去?”而今,耄耋之年的他不顧生命危險毅然決然再徵武漢。

1月18日傍晚,他義無反顧地趕往武漢防疫最前線,作為戰士他再次衝鋒在抗疫第一線。


在抗疫的第一線,有千千萬萬的英勇的戰士們在拼盡全力地奮鬥著。

冬日已去,春天還會遠嗎——戰疫必勝

她們是為了更好地治病救人,而剪去一頭秀髮的白衣天使們,我們是同處於花樣年華的女孩,比誰都更能懂得剪去一頭烏黑亮麗的秀髮的勇氣與決心。


冬日已去,春天還會遠嗎——戰疫必勝


而她們,手起刀落,毫不猶豫。伴隨著一縷縷青絲掉落,她們,也全身心地投入到戰役中去。

這幾天,“一雙95後的手”刷屏了網絡,這是一雙感染科護士的手,手的主人名叫胡佩。她是湖南省兒童醫院感染科的一名護士,98年出生的她,這次疫情選擇了迎難而上、挺身而出。這麼長時間,消毒液、洗手液、滑石粉……,她的雙手已是傷痕累累,這個95後黨員說:“我做好了隨時被隔離的準備,為大家的健康守護,是一份很偉大的工作。”為了救治病人,白衣天使的雙手傷痕累累,令人心疼。


冬日已去,春天還會遠嗎——戰疫必勝


摘下口罩,我們看到的是白衣天使們滿是勒痕的臉,早已印在臉上的斑斑汗漬。

2020,我們度過了一個特殊的春節。身為普通人的我們,隔離在家,卻能享受親情的團聚。而白衣天使們,投身於工作,誓要與病患同進退,與病魔全力抗爭。

有這樣英勇的戰士,何愁疫情不破?

奮戰中,陽光下的陰影

白衣天使們英勇抗疫之際,卻讓我們看到了另一面照妖鏡。

最近在網絡上被網友熱議的鄭州鄭姓男子,疫情肆虐期間(3月1日)搭乘飛機前往意大利看球,悠哉悠哉的在意大利“閒逛”7天國外旅遊,他瘋狂般的遊走,一天一個城,3月6日,他從意大利轉機回國。回國後,他先隱瞞了出國史,也沒有進行14天的自我隔離便接觸了同事、在鄭州內到處遊走,憑藉一己之力將新冠肺炎病毒帶到了這個本該“清零”的城市。他的所作所為,讓一城的人民再次陷入恐慌。被網友稱為“毒王”,人們戲謔,“家鄉建設你不在,萬里投毒你最快”。這個憑藉自己一己之力,毀掉河南一億人努力,不報備,不隔離,隱瞞國外旅居史的“毒王”到現在都還沒站出來道一句歉。


冬日已去,春天還會遠嗎——戰疫必勝


當前國難當頭,有不少黑心商家卻趁著國難賣著高價口罩、黑心口罩發國難財:那個長期定居美國,“無事居美貢稅,有事回國治病”的女士:那個,那個不滿防疫管控,質問防疫人員“我歐洲回來的,就這待遇”的意大利回國華人:那個回國在酒店隔離,嫌條件簡陋,要喝礦泉水的女留學生,還有那些提出免費治療無恥要求的輸入性病例。那些把國家當保姆,任性吃喝拿要的“巨嬰”們,要知道國家有保護你們的責任,但沒有慣著你們的義務。


冬日已去,春天還會遠嗎——戰疫必勝


國難當頭,更應齊心協力,眾志成城,為國家出一份力,絕不給國家添麻煩,才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職責。

疫情退,黑暗後的黎明

疫情中,也有暖心的一幕。

90歲的老人因為怕浪費醫療資源,拔針拒絕治療。這是怎樣的大愛與無私?在生命的抉擇中,他毅然決然地選擇將治療的機會讓給別人,老爺爺的這一舉動,讓人十分動容。目前,在醫護人員的勸說下,老爺爺積極治療,也祝願他能早日康復,和老奶奶團聚。


冬日已去,春天還會遠嗎——戰疫必勝


今年2月12日,28歲的東北小夥“大連”本想去長沙與人洽談合作事宜,在經過武漢的那列高鐵上,誤入了外地回武漢人士專門車廂,最終在武漢下了站。困在武漢的他,主動申請成為一名抗疫志願者,為抗疫戰線增添一份力量。


冬日已去,春天還會遠嗎——戰疫必勝


白衣天使整晚守護在門口,看著患者度過難關竟然高興地手舞足蹈,開心得像個孩子,真是讓人覺得可愛又心疼。


冬日已去,春天還會遠嗎——戰疫必勝


但當疫情逐漸退去,希望終會來臨。一場疫情,讓我們見證了人間大愛,相信不久之後,荊楚大地,將恢復往日的生機與活力。

冬天即將過去,春天還會遠嗎?還曾記春日繽紛的櫻花,大疫將去,與你共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